我来我来

香城都市报新闻-

以身作则勇于担当

通城县城北中学掀起“我来”风

“我来!”这是通城县城北中学胡仁克校长时常挂在嘴边的话。

“我来!”这是通城县城北中学全体教师挂在嘴边的话。

“我来!”这是通城县城北中学全体学生挂在嘴边的话。

30年来,胡仁克从一名普通教师到初中校长,一直用他的“我来!”精神,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着自己的同仁,学生,在通城县城北中学,掀起了“我来”风,深得家长好评。

“疫”无反顾,“我来”校长!

年新春,新冠疫情猝然而至。正月初四,胡仁克接到镇中心学校何成林书记电话,县里正组织医务人员到抗疫一线救治病人,需要招募几位抗疫志愿者。

“我来!”胡仁克毫不犹豫,立马答应。妻子有些担忧,胡仁克说,我是党员,又是校长,疫情面前,我不上谁上?

抗疫争分夺秒,胡仁克立马参与到县里的抗疫行动。他与六位隽水教育同仁一样,穿上密封的防护服,戴上口罩与护目镜,背上重达四五十斤的药桶,医院、医院、疑似病例留观点及患者家中,开始“消杀”工作。当汗水模糊了双眼,雾气遮蔽了护目镜,胡仁克只是甩掉汗水,歇息片刻,又投入工作;当电梯停摆,胡仁克拖着沉重的脚步,咬牙一步一个台阶,“噔!噔!噔!”爬上十几层的高楼。疫情紧急时刻,随时待命,饭不能按时吃都是常事。

“最为难受的还是次氯酸钠药水的刺激性。每次消杀时间过长后,我们的头常晕乎乎的,不思饮食,有时还引起胃疼,长期举着喷洒器的右手臂也总是酸胀,回宾馆后要揉很久才感觉舒服一点。”胡仁克回忆说。

抗疫中期,胡仁克又增加了一项工作任务,医院黄树林主任做取样调查工作,医院及隔离酒店的十多处化粪池及县污水处理厂。每当揭开一处水泥板,臭气便会迎面扑来,黄主任眉头都未皱一下,就开始舀取粪水、污水做样本,通过检测,查看消杀后剩下的余氯含量是否达到规定值。取样完毕,胡仁克立即为他全身喷洒消毒药水。

“我来!”湘汉社区的一位疑似患者不配合调查,胡仁克主动请缨,不畏麻烦,连跑了三趟,做了许多思想工作。在他的劝说下,家属终于认识到新冠肺炎的严重性与传染性,积极配合,详细的交代了自己近期的活动轨迹与密切接触人员,最终得到了一份详实的调查记录,避免了意外发生。

“遇到事情,父亲的这句‘我来!’早已成为他挂在嘴边的话,如十五年前一样,从没有变过。”女儿胡若兰说。

年,胡仁克还是北港中学一名普通教师,可学校却发生了一件不普通的恶性事件,一时间风声鹤唳,综治主任被处分辞职不干了,其他人都怕接这个烫手山芋。

“我来!”这时候,胡仁克站了出来,他接手后,迅速整治学生中的不正之风,学生之间再也没出现恶性事件。

三年后,学校初三年级主任由于工作调动,需要业务能力强,会管理、能带头、肯吃苦的人担任,很多同志都畏难推辞。胡仁克还是那句“我来!”他上任后,与初三的教师、学生打成一片,初三的教学很快步入正轨,迅速扭转了不利局面。

“其身正,不令而行”。年胡仁克调入通城县城北中学任校长,正是他一以贯之的“我来”,城北中学一改过去的颓势,学校教学质量连年攀升,学校工作得到上级与社会的广泛好评。

以身作则,“我来”教师!

在胡仁克“疫”无反顾的带头下,城北中学数十名教师争当志愿者,积极参加到社区组织的疫情防控工作中。胡红燕、万璐、廖洛林三人被社区就近安排在青山村疫情防控卡点。

“我们的工作任务主要是入户排查,代购生活物资。”廖洛林说,入户主要是对管控点内群众健康状况进行摸排,了解近期人员流动情况,宣传疫情防控知识!

“刚开始的时候,群众对我们的到来有很深的抵触心理”。万璐说,我们摸排的对象有一户是确诊病例家属,他们心理脆弱敏感,总觉得周围的群众及工作人员会歧视他们。三人不怕“碰壁”,多次上门耐心细致的开导劝说,才摆脱家属对家人生病的恐慌。

“我来买!”银城西路李女士走楼梯扭到了脚,需要买栀子花和白酒入药治疗扭伤。当时药店只有一些常规药,很多药品由于进货困难而没有,胡红燕听说了之后,自告奋勇,冒着风寒走了好几家药店,终于买到栀子花给患者送去。“要没有胡老师,我都不知道怎么办呢!”李女士感激又充满歉意地说。

“帮助别人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知道了栀子花有治疗跌打损伤功效!”胡红燕说,遇到事情“我来”做,是我们该有的责任感。

“我来做!”疫情期间的网课教学是个大问题,何汉平没有推脱。“通过电话、视频家长会等形式做学生、家长的工作,最终我班64名学生全员参与网上学习。”何汉平说,正因为学生真正做到了听课不停学,学业没有耽误,所以本次我班在中考中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

杜八英当毕业班班主任的时候,班上有一个单亲女学生,爸爸意外离世,导致这个学生对她妈妈有严重的抵触情绪,开始厌学,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潘淳主动进行家访,多次把学生和家长叫在一起面对面谈心,化解了这对母女的误会,女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我来照顾!”程丹芳得知一位学生的奶奶确诊为新冠肺炎,该生也出现了低烧、肺部感染等症状,医院住院治疗时,二话不说,医院。

监护室的房间有些清冷,洁白的墙壁如清晨的霜。一个12岁的孩子,医院里与病魔作斗争。“我每天和他讲故事,谈生活,让他心里充满阳光!”程丹芳说。

经过数日的治疗,学生康复出院。“程老师不像个老师,倒像我的朋友!”学生低着头,有些不好意思。

勇于担当,“我来”学生!

“我来!”初二王璟(化名)听说学校的篮球运动会需要学生报名参加,瘦弱的脸上散发出自信的光芒,第一个举手报名。

王璟(化名)父母离异,产生厌学情绪,沉迷于网络游戏。有一天晚自习后,他突发急病,脸色苍白,全身抽搐,程丹芳和几位医院,医生检查后要求立刻住院,程丹芳二话不说,立马帮他支付了住院费,并且和学校老师、医院里陪着他到凌晨两点,直到他家亲属到来才离开。

住院期间,程丹芳多次和王璟(化名)谈心,鼓励他。王璟(化名)病好后,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变,勤奋上进,什么事情都争着干,“我来!”更是成了他的口头禅,他成了一名品学兼优,阳光快乐的好学生。

“我来!”“我来!”班级组织开展读书活动,需要主持人的时候,同学们个个争先恐后,踊跃报名。

“积极组织开展读书活动、演讲比赛、文娱表演等形式的主题会,展示学生才能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谌润薇说。

谌润薇教学的班级正是有了“我来!”这种精神,经常被评为校级“先进班集体”。年带班八年级,4位同学提前招录一中奥赛班。

初二家长刘先生说,自己的孩子读了一年初一后,回家刷碗、扫地抢着干,一句“我来!”让我特别感动,调皮的孩子长大了!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通城县城北中学的“我来”之风持续飘扬,在优质生源极少的困境中,年中考考入鄂高学生1人,升入通城一中学生91人。正是拥有了“我来”之风的责任与担当,城北中学的师生们不甘落后,勇于追赶,交出了一份又一份可喜的成绩。我只是一颗螺丝钉、铺路石,做了一些自己应该做的事。”胡仁克校长如是说。

作者:胡雄文

编辑:周园媛

监制:程昌宗

出品:香城都市报新媒体中心

近家湖北A级景区免门票

(名单)

如何进行预约?

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okm.com/wazlyy/114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