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正骨治疗腕关节脱位的操作要领
1.腕关节脱位
病因病理;
患者跌倒时手掌及手背着地,致使腕关节过度屈曲。暴力传递而致腕关节脱位。
症状与诊断:
腕关节脱位,患处疼痛,有外伤史,关节周围肿胀,重者畸形,腕关节运动功能障碍。
2.尺桡关节分离
前臂尺挠骨的连接,包括间断连接和不间断连接。不间断连接即前臂骨间膜的连接。骨间膜为附着于桡尺二骨骨间脊上的结缔组织膜,它可加强两骨间的连接。间断连接是桡骨远端关节的连接。
横行间隙位于三角纤维软骨与尺骨头远端之间(三角形纤维软骨起于桡骨远端尺骨切迹与挠骨远侧关节面之间.附着于尺骨茎突的基底,与腕尺侧副韧带相连。桡尺近端和远瑞关节囊韧带也附着于此软骨)。
桡尺近端和远端关节共同活动,完成前臂的旋前和旋后活动.
病因病理:
桡尺关节分离伴韧带损伤较常见,以青壮年发病率最高。常有前臂急性过度旋转扭伤史,或是长期做前臂回旋活动工作,而致腕部慢性积累性损伤。
症状与诊断:
前臂旋前或旋后活动受限,疼痛.偶有弹响.腕关节背屈下压疼痛加重,患手不能端举重物,腕无力。尺骨小头向掌侧或背侧移位.前臂远端变平、变宽:指压尺骨小头有浮动感或“沙沙”作响声。
3.桡骨小头脱位
4岁以下的幼儿,桡骨小头发育尚不完善,环状韧带松弛,极易在携拉手臂时,造成桡骨小头半脱位。
症状与诊断:
幼儿哭闹.前臂不能旋后。肘关节不能自己屈曲,伤肢不能上举。前臂常处在旋前和半屈曲位;被动屈肘和指压桡骨小头部位明显疼痛。
5.拇指掌关节脱位
病因病理:
拇指掌侧关节囊两边有屈拇短肌腱和籽骨附着,当受伤后,掌骨头从关节囊的中间线比较薄弱处的裂口脱出,被卡在破裂的关节囊壁中与两侧屈拇短肌腱之间,这些都能增加手法复位的困难.
拇指掌关节脱位多见,患者多为青壮年,常见于打篮球,暴力作用伸手指时,造成掌指关节后脱位.
症状与诊断:
有外伤史,患指疼痛向上(背侧)呈屈曲畸形,关节活动受限或功能障碍。
罗氏正骨每月1期,长期举办,咨询冯老师
课程咨询扫码即可
课程冯钰
课程冯钰
龙氏正骨、罗氏正骨培训班咨询冯老师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okm.com/ways/7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