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肿痛僵麻与经络不通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健康隐患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年轻化。由于人类经常开车、伏案工作、长时间打麻将,加之空调风扇越发普及,种种因素,均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颈肩腰背腿等部位的不适感,并深受其困。现代医学认为这是软组织损伤所致,而传统医学却认为经络不通是百病之源。于此,九清温通君通过与名老中医交流,遍览文献典籍,为您呈现了经络不通与酸僵肿痛麻之间的种种关联。
一、经络:气血运行的唯一通道
中医认为,气血的流通有着一定的走向和顺序,维持人体气血在正常轨道运行的通路就是经络。经络主疏导气血,维持着人体全身内外、上下、前后之间的相互联系,脏腑、形体、官窍之间的协调统一,亦完全依赖于经络的疏导作用。若经络不通畅,则会在人体身上出现一些令人烦扰的症状,这些症状亦是经络系统向人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二、经络不通的异常感觉
疼痛:其实疼和痛是两个概念,两者虽均与经络不通有关,但程度上略有差异。中医认为“初病在经,久病在络”:疼的症状较轻,一般在“经”,来得急且突然,成点状或者散点状;痛的症状较重,“一般在络”,具有阵发性和反复性,只有通过按压触摸才会感觉到,呈现面状区域,痛的部位深按下去基本都有条索状组织或者结节。
酸麻:酸说明经络气血供应减慢,补充不及时。如果机体某个部位无故发酸,或者轻微运动也发酸,则说明该部位经络不畅通,气血供应减慢。经络不通引起的疼痛进一步发展就是麻木。比如我们盘腿坐得太久,下肢气血不通,双腿就会麻木,只有改变坐姿,气血通畅才能恢复知觉。
肿胀:中医认为,肿是肉眼可见的症状,常由血瘀引起,而胀则是肉眼不可见的症状,由气滞引起,且通常是由于气在流通不畅时形成的“涡气”压迫周边组织所致。
僵硬:现代医学认为,当皮下毛细血管循环减少时,肌肉组织得到的营养物质也会相对减少,导致肌肉变性,局部感知能力下降,易使肌肉出现僵硬和紧迫感。
寒冷:排除天气因素,身体的某个部位经常无故发凉,用手触摸时温度也偏低,如常见的腰背部发冷,通常是经络不通的信号。人体体温是体内的糖燃烧而来,糖的输送是由气血的循环决定的,气血旺盛,体温才会正常。身体中某一部位无故发冷,说明该部位经络不通,气血难以到达。
三、引起经络不通的三大原因
1.慢性劳损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人体气血要在经络中不停地运转,才能维持人体各项生理机能。人在运动时,气血的流动速度会随着运动强度而适当加快,相反地,若是长期处于某一个姿势不活动,气血的流动速度则会减慢,甚至出现气血瘀滞、经络不通的情况。
慢性劳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引起颈肩腰背腿不适的最主要原因:
①不良的工作姿势及生活习惯,如长期低头工作引起的颈椎病,长时间开车引起的腰肌劳损。
②不良的睡眠体位,如睡高枕久而久之必引起颈椎椎体平衡的失调,引发颈椎退变,出现颈部酸痛,可谓“高枕有忧”。
③特殊的职业损伤,如杂技员、运动员等人群,因工作需要而常常要使头颈部负重。
2.感受外邪
中医把颈肩腰背腿出现的酸僵肿痛麻统称为痹证。痹证大多是由于感受外邪引起的。正如《黄帝内经》中记载:“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痹证的致病因素主要包括风邪、寒邪、湿邪。
风邪为“百病之长”,颈肩腰腿疼痛基本上是由风邪入侵引起,并且风邪入侵机体时,容易堵塞经络,影响气血运行。现代生活中,过度吹风扇或是在户外不注意保暖,均容易引起风邪入侵。
寒性凝滞,当寒邪侵犯人体时,易使气血凝结、经络阻滞,并且寒邪最易伤害人体的阳气。人体气血之所以畅行不息,全赖一身阳和之气的温煦推动,一旦阳气受损,则会由于经络不通,而呈现不通则痛。现代生活中,人们夏天过度吹空调或睡觉时不注意盖被子,此等不良的生活习惯都会引起寒邪入侵。
湿性黏腻,当湿邪侵犯机体时,表现出疾病的缠绵性,引起的颈肩腰腿的不适感觉多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比如目前非常常见的慢性腰肌劳损、膝骨关节炎、肩周炎等。并且湿性重浊,湿邪入侵会出现以沉重酸楚为特征的感觉,如四肢酸楚沉重,头身困重等。下雨天淋雨或是长期处在湿气较大的环境中,都会引起湿邪入侵。
3.急性损伤
当肌肉组织受到大量外来应力的作用时,所带来的压力会超过软组织的承受负荷,造成组织急性破坏和生理功能的暂时紊乱而产生损伤,出现局部肿胀、皮下出血、疼痛。运动员和户外运动者由于突然扭伤或不慎跌倒引起的疼痛都属于急性损伤。
酸肿痛僵麻与经络不通
四、改善经络不通的四大途径
1.中医按摩
按摩是中国从古代一直传承至今的以疏经通络为目的的一种养生方法。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现代医学证明,按摩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和淋巴的循环,改善局部组织代谢,加速瘀血的吸收,使气血通畅。
2.器具理疗
器具理疗是利用自然界物理因素作用于人体,使之产生有利的反应,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目的的方法,是康复治疗的重要内容,也是适合现代人健康需求的一大选择。主要包括电疗、磁疗、光疗和超声疗法。此类物理疗法通过对局部的直接作用,可以调整血液循环,改善营养代谢,提高免疫功能,促进组织修复,因而消除致病因素,达到治病目的。
3.运动疗法
通过疼痛部位各方向的放松性运动,活跃其血液循环,消除瘀血水肿,同时牵伸局部韧带,放松痉挛肌肉,从而减轻症状;还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增强其对疲劳的耐受能力,改善肌肉组织的稳定性,从而巩固治疗效果,防止反复发作。
4.中药外用疗法
中药外用疗法是通过皮肤吸收药物直达患部的一种区别于口服的治疗方法,其研制过程是通过药物的精妙配伍和药材的精心选择而组成具有高效吸收率的配方,把所有的药物混合研磨,然后在药物中加入可以起到保湿、润滑作用药物的鲜汁,最后把整副药贴附在患部的皮肤上,可以起到疏经通络、活血化瘀的作用。现代研究表明,采用中药外用疗法的同时,配合中医按摩和器具理疗治疗颈肩腰背腿等部位出现的酸僵肿痛麻有更为显著的效果。
五、如何预防颈肩腰背腿等部位的酸僵肿痛麻冷
采用正确的姿势
正确的姿势不仅能够省时省力,减少人体骨关节、肌肉、韧带的磨损,又可避免不良姿势造成的各种损伤。人们在平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中应该防止长时间的单一姿势,纠正不良姿势或防止劳累过度,特别是颈椎和腰部的超负荷使用必然会造成颈椎和腰部肌肉、韧带和关节等的损伤。
坚持科学的睡眠
睡眠也是有讲究的,床铺的合适与否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问题。与软床相比,在硬床上睡眠更有利于人体脊柱的保养,于软床睡上睡眠易引起脊柱的变形,久而久之会出现颈肩腰腿痛的症状。同时睡枕的高度宜适中(以自己拳头竖起的高度为准),长时间睡高枕会影响颈椎生理曲度,睡矮枕易引起枕。
防止风寒湿邪的侵袭
日常生活,难免遇到狂风暴雨的侵袭,若无有效避免湿邪侵入人体,则易导致颈肩腰腿痛疾病的发生。为此,在生活的起居、工作学习的环境中要保持干燥,特别注意在淋雨后应及时更换衣服,剧烈活动和出汗后不要立即冲冷水澡。良好的习惯,可以起到预防和治疗颈肩腰腿痛的双重作用。
适当地增加户外运动
人体的骨骼和姿势是依靠肌肉来维持的。经常坚持作腰背腹部的肌肉锻炼活动,可以增强腰背腹部肌力,这不仅可以避免脊柱畸形的发生,更可保持脊柱关节的稳定性。应注意,剧烈运动后不应立即用电风扇吹腰部或用冷水作淋浴。适当的户外运动,对预防腰腿痛十分有效。
更多问题咨询请加北京中科医院十一年专注白癜风医学中科白癜风医院用疗效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