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医堂微创椎间盘镜下治愈腰椎间盘突出合并
王葵光博士——毕业于中法合作苏州大学附二院获博士学位,拥有近三医院、医院工作经验并掌握其全部技术精华。多次获卫生部、山东省、青岛市科技进步奖,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性专利4项。师从三届中华脊柱外科主席胡有谷教授、唐天嗣教授、党耕町教授,师从中国椎弓根钉之父、留法学者郑祖根教授。师从英国皇家脊柱外科主席Porter教授、法国关节外科主席Henly教授、德国创伤外科主席Matter教授、日本颈椎外科权威山田教授、韩国腰椎外科权威金荣水教授等国际一流专家,具有母语般的医学英语交流能力,更完美、精确掌握当代国际最先进的各种微创骨科技术,使广大患者不出国门就可享受国际最先进的骨科诊疗技术及疗效,极大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今年43岁的赵女士是即墨人,3年前赵女士搬东西时不慎扭伤腰后即感到腰痛、右下肢痛,刚开始休息、服药还能缓解,但是之后反复发作,右下肢逐渐出现麻木无力,行走5分钟就需要休息一会,才能再行走,最近1周来赵女士更是出现走路时右脚抬不起来,很容易绊倒,而且腰痛加重,身子歪向一边。到医院做磁共振检查,发现腰5骶1椎间盘突出非常巨大,已经游离、脱出椎间盘正常的位置进入椎管,位于腰5椎体后方,严重压迫硬膜囊,医生建议做腰4.5和腰5骶1椎间盘摘除术,但是手术创伤较大,要切15厘米长的刀口,赵女士有点担心,是否同时要做腰4.5椎间盘手术呢?赵女士和家人拿不定主意。医院王博士技术高超,于是找王博士就诊,王博士仔细查体发现右拇背伸力减弱,右小腿前后外侧痛觉减退,膝踝反射消失,属于右侧腰5和骶1两条神经根受压,经CT检查发现腰5骶1右侧侧隐窝严重狭窄,压迫右侧骶1神经根和上位腰5神经根,是造成腰腿痛的主要原因。而腰4.5椎间盘只是轻度膨出,不需要手术,否则破坏大、创伤大,容易造成腰椎不稳。
王博士采用椎间盘镜微创手术,手术非常成功,术后第二天赵女士的腰腿痛症状完全消失,术后第三天赵女士就能下地行走,术后1个月,赵女士又能正常工作了,赵女士高兴地说:“多亏王博士技术好,现在我的右腿一点也不疼了,腰板直、腰背感觉很有力,根本没有腰背痛,没想到刀口那么小,还没有指甲盖长。”据主刀王博士介绍,目前国内能做美国第二代椎医院只有重庆三军大,而像赵女士这样有严重的侧隐窝狭窄的患者国内尚没有微创手术治愈的报道,手术要通过1.6厘米的微小切口,插入1.6厘米的工作套管,在如此狭窄的通道内要完成侧隐窝减压、暴露腰5和骶1两条神经根,而且还要将巨大的突出游离的腰5骶1椎间盘完全摘除,而主刀医生只能盯着液晶显示屏双手在下面操作各种精细器械,还不能损伤任何神经组织,难度可想而知。
术中在电视屏幕监控下保护好神经根,取出巨大游离的椎间盘
仅有1.6厘米的微小切口,不损伤肌肉,恢复快,3天下地
友情提示:第一代微创技术包括电动切吸、臭氧、射频、激光、椎间孔镜等等,疗效差,不持久,一般3月至半年左右症状复发,CT复查突出的椎间盘组织还是照样突出,这是因为腰椎间盘突出都是后外侧、后中央突出为主,而第一代技术是以45度角插入椎间盘中央,破坏相对正常还有生理功能的中央椎间盘组织,靠减压、术毕注射封闭药物起到临时止痛的效果,后方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根本无法去除。
中国绝大多数病人都恐惧手术,腰椎间盘突出症长期腰腿痛使很多病人接受过硬膜外、骶骨封闭、针灸、按摩、复位等等保守治疗,其结果是造成椎间盘组织和硬膜、神经根之间严重粘连,大量瘢痕组织、束带、纤维带将椎间盘和神经根、硬膜外静脉丛粘连在一起,椎间孔镜等无法以手术精细操作的方式松解粘连、切除纤维束带和瘢痕组织,生拉硬拽椎间盘很容易撕断神经根,导致术后病人下肢麻木、足下垂甚至瘫痪。这根欧美不同,欧美病人很少保守治疗,所以孔镜一般不会损伤神经根,不会造成病人瘫痪。第一代技术相对简单,不是手术操作,很多不是骨科脊柱专业的医生(如麻醉师、理疗科医生、介入专业医生等)积极开展所谓的微创手术,结果造成很多病人终身残疾。医院医院接受所谓的微创孔镜,术后下肢瘫痪不会走路。
王博士是山东省唯一能安全开展美国第二代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专家,通过精细手术操作,在保护好硬膜和神经根的前提下,彻底去除突出的椎间盘组织,保留相对正常的中央椎间盘组织,最大限度的保护了病人的腰椎生理功能,术后复查CT突出椎间盘组织完全消失。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okm.com/ways/6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