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炙如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增生腰酸痛

腰椎间盘突出、增生

腰椎间盘突出症系腰椎间盘髓核从纤维环的破裂处突出,压迫脊神经根,而引起以坐骨神经痛为主的临床综合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多发于青壮年。最常见的是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搬运或抬重物,长时间弯腰后猛然直腰造成的。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起因,主要是患者肾气虚弱,但患者总以为自己身体依然强健,弯腰用力时总是按照年轻强壮时的感觉,所以,用力过猛才会造成此症。

西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的髓核不可能自然复位,只有用手术的方法才能治愈,不可能有其它方法,这是通过解剖学原理而下的结论,而手术具有极大的危险性。

注意:复位,静养。

必须先用针灸推拿的手法将腰椎变直,然后才可以施灸。

取穴1:阿是穴。

取穴2:腰部夹脊穴、殷门穴、承山穴、后溪穴、足三里穴、昆仑穴、阿是穴。

取穴3:腰部夹脊穴、肾俞穴、命门穴、腰眼穴、委中穴、经验穴、志室穴、阿是穴。

腰酸痛、腰椎间盘劳损

症状:由腰肌劳损、腰扭伤等所致酸痛,严重者不可俯仰,痛至臀腿部,活动不利。

主灸穴位:命门穴、肾俞穴、腰眼穴、委中穴、经验穴、足三里穴、关元穴。

腰夹脊穴:腰夹脊穴在腰部脊柱棘突间两侧,正中线旁开0.5寸,是夹脊穴在腰部的一段,简称腰夹脊。夹脊在背腰部,当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个穴位,乃华佗所创。

夹脊穴指背部脊椎两旁的穴位。《黄帝内经素问·缪刺论》:“从项始数脊椎侠脊,疾按之应手如痛,刺之旁,三痏立已。”杨上善注:“脊有二十一椎,以两手侠脊当推按之,痛处即是足太阳络,其输两旁,各刺三痛也。”《华佗别传》:“又有人病脚躄不能行,……后灸愈。灸处夹脊一寸上下行,端直匀调如引绳也。”即指脊椎旁0.5寸处为穴位。近代诸书多同此说。即自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各椎棘突下旁开0.5寸,左右共34穴。亦称华佗穴、华佗夹脊、佗脊、脊旁等。亦有以第一颈椎至第五腰椎各椎棘突下旁开0.5~1寸为穴者,计48穴(见《针灸学》上海中医学院)。简要取穴:患者俯伏或俯卧位,在所有脊柱棘突间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处取穴。

夹脊穴的功效主治病症:主治范围比较广,其中上胸部穴位治疗心肺、上肢疾病,下胸部位治疗胃肠疾病,腰部的穴位治疗腰、腹及下肢疾病。

殷门穴:当承扶与委中的连线上,承扶下6寸。

承山穴:位于小腿后面正中,委中穴与昆仑穴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的尖角凹陷处。

后溪穴:第5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

昆仑穴:足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具有清热安神、舒经活络之攻效。

足三里穴:坐位屈膝,取犊鼻穴,自犊鼻穴向下量4横指(即3寸),按压有酸胀感。

命门穴:在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

肾俞穴: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

腰眼穴: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寸凹陷中。

委中穴:位于膝弯横纹的正中间。

志室穴:位于人体的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通常寻找志室穴时都是采用俯卧的姿势,志室穴位位于身体腰部,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方,左右五厘米处(或左右旁开3寸)。

经验穴:委中穴下三指处。

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处。

[掌灸方法]

1、洗净手掌、搓热,在手掌心倒入适量(0.1毫升)掌灸,快速把手掌压在以上穴位,直到穴位感觉灼热难忍时,再放开手掌即可。

2、对于皮肤敏感者可掌灸量少时间短、多次做。

3、根据病情每日做1~3次,5天一疗程,休息一天,再进行下个疗程,需要1~5个疗程。

[注意事项]

1、症状较重时,要注意休息,睡硬板床,切忌睡软床热垫。

2、如在弯腰要起身时,动作要缓慢,不能用力过猛,以免加重病情。

3、注意腰部保暖,可以戴护腰来保持腰部。









































北京最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药物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okm.com/ways/497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