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董氏奇穴针法临床应用验案转载

董氏第一奇穴———灵骨,大白;

灵骨,大白为吾恩师董公之第一大奇穴,现就个人临床;了;一,位置(略);二,运用;以上就吾师原著录述,今就个人临床所得,简述如下:;(1)用于坐骨神经痛:灵骨,大白常两两合用;病分分为胆经,膀胱经,或肝经,肾经...等等;(2)各种头痛:主要运用于各种偏正头痛;皆足以治病,当然是右

董氏第一奇穴———灵骨,大白

灵骨,大白为吾恩师董公之第一大奇穴,现就个人临床二十年心得,不揣愚陋,作一简介,以飨读者。要用董氏奇穴,第一个步骤,当然须先明位置,第二明穴性,第三须有正确的诊断。如能将前三点了然于心,那么用起来就可得心应手

了。

一,位置(略)

二,运用

以上就吾师原著录述,今就个人临床所得,简述如下:

(1)用于坐骨神经痛:灵骨,大白常两两合用。所谓肺机能不够之坐骨神经痛,医者请特别注意这“肺机能不够”五字,我们董派学生,从掌诊上可以很轻易的从董氏掌诊上看出来肺机能不够,但未入董氏门者,请将中医脉诊应用就可以了。只要病人右寸虚而无力,这样的病人若有坐骨神经痛,一针下去,马上见效,不必拘泥于十四经之经络流注,将

病分分为胆经,膀胱经,或肝经,肾经...等等。记住,只要“肺机能不够”,这是董师临床之真决。

(2)各种头痛:主要运用于各种偏正头痛。但要注意,此处之头痛,必须是肺经或大肠经引起者,因为气虚,气逆,

皆足以治病,当然是右寸过于浮大或过虚,若掌握此要领,无不针到病除。

(3)应用于咳嗽:本病若风寒风热皆足以引起,临床上,只要不是急性扁桃腺炎引起者,皆能立刻奏效,尤其是脾胃气逆引起者,真是混如“汤泼雪”。记住,右关脉浮大,右关为脾胃之诊处,但脾胃之邪上逆,肺金受影响,能不咳那

才是怪事,但是,只要针上那么两针,二十分钟后,就可以不咳。此外伤中气之咳,不必讲脉,针之即愈。

(4)心脏病:若脾胃胀气,则横膈膜受气之挤压必略上升;横隔膜上升,则胸腔之压力必增高;胸压增高则心脏受压迫,能不胸闷心跳心慌乎?如此之病,很多医学博士无法治之,但董师却谈笑间,病去人安。记住董师妙决:病人腹胀

而右关脉浮大者,针之神效。

(5)耳鸣耳聋:本病我们的庄师兄,临床最多,只要诊断是肺或大肠之病,不论气逆或气虚,无不著手回春;但临床上,以气逆的收效较快,而气虚的余用驷马而获安。记住若肾虚引起者,当酌配补肾穴位如肾关,复溜,太溪等,以收速效。

(6)四肢扭伤:不论伤手伤足,灵骨,大白与四肢穴加倒马(加三阴交),无不立刻收效。此处外伤,不必论脉,左治右,右治左;或四肢倒马用对侧,灵骨大白用同侧,皆可。

(7)肠胃胀气:本病在临床上常见,只要右关脉浮大,即可用之。针后肚中如响,此为欲矢气之故,请走远点,味道不太好。

除了董氏掌诊或赖金雄师兄介绍的肺机能不够的脉象外,也可以用骨科检查法,即问病人用力咳嗽,擤鼻涕,或用力大

便时,会不会产生从腰到腿的坐骨神经痛,若会,也是肺机能不够的坐骨神经痛的一个佐证。

是的,在西医的骨科检测里,称之为DejerinesSign(很抱歉,不知中文的翻译)要求病人咳嗽,擤鼻涕或用力向下如用力大便般来做测试。其中用力向下如用力大便般的测试,又叫做ValsavasManeuver(仍不知中文翻译)。如果病人做以上测试时,会产生放射性的痛到肩膀或上肢(尤其到小臂或手),是因增加增力到颈椎。如放射性的痛到腿部(尤其到

小腿或脚)),则增加压力在腰椎。代表了颈椎或腰椎有所阻滞(aspace-occupyinglesion),诸如椎间盘退化,骨刺,或有肿瘤等等。从中医而言,肺主气,即与这个骨科测试相合。再举例,有过便秘的人都知道,当便秘严重时,一次大便下来,几经向下用力,都会有气虚脱的感觉。故DejerinesSign是肺机能不足坐骨神经痛诊断的一个佐证。

由此,灵骨大白主治许多痛症,为董氏针灸最重要的组穴(倒马穴)的道理,亦可推知。而灵骨大白两穴对应到掌侧的重子与重仙穴治背痛(尤其膏肓痛)的机制,也就更为明白了(咳嗽也会激发背痛)。

董氏奇穴“小节穴”治疗踝关节扭伤疼痛最有特效,屡用屡验,极少失手。

体表位置:在手掌大鱼际赤白肉际线上,第一掌指关节结合处那个点即是。

针刺方法:取健侧穴。用1寸半——2寸32#毫针,从该穴进针,针尖朝向腕横纹中点,进针约1寸——1寸半,得气为度。行针得气的同时,令患者活动踝关节,施动气针法,收效出针或留针半小时。

曾治澳门林医师之子,16岁,右踝关节扭伤3个月,疼痛,活动不利,右踝关节呈明显硬性肿大,口服、外洗中药及理疗,未见显效,依上法施针,第3天即见右踝关节硬性肿大消失大半,疼痛明显减轻,继针3次而愈。见者程奇。

董氏奇穴特效治疗胸痛

大家都知道“心胸内关谋”,内关,覃中等治疗胸痛好用吗?或效或不效,或效速或效迟。董氏奇穴四花上穴或足三里直刺三寸,可止胸痛于顷刻!适应证各种原因所引起之胸痛,如若不信,盍不一试?

其实四花上穴对胸部疾病有特效,大家平时用为什么效不著呢?关键在于针刺深度,一定要达到3寸,兹再举一例。一胆石症患者,多发性小结石,左侧(非右侧)胸胁部顽固性胀闷不适,多方治疗无效,查心电图正常,胃镜正常,为之刺四花上穴,当时胀闷不适感消失,留针期间胸部有气流蹿动感,病人自述就像跑步一样。一次治愈以治病为是,不以炫技为是!我一般取双侧,临床效果奇快奇好!

教授有三针消痛方治疗颈、肩、背部之病症及疼痛等效果显著。

取穴:后溪透中渚,列缺、阳陵泉。

功效:疏筋利节,通经活血止痛。

用法:后溪穴透刺中渚,列缺穴与阳陵泉针尖逆经刺入,针刺深浅视患者体形而定。针刺得气后,嘱患者活动针之部位及疼痛处,活动范围以患者舒适或能忍受为度,这也叫作患者自我行针候气。最好是自觉针感达患处效果更佳。留针15~35分钟,1日1次或隔日1次,5~7次为1疗程。

坐骨神经痛——“四花穴”针刺治验

[取穴]主穴:四花穴(膈俞、胆俞)。配穴:环跳、丘墟、阳陵泉、承山、风市、承扶、命门、54次髎(均患侧)。

[方法]患者俯卧位,尽量放松腰背部肌肉,穴位常规消毒后,取26号6寸长毫针,先垂直快速刺入膈俞穴皮下,得气后将针向下透刺至胆俞穴,边推进边捻转,使针感沿足太阳经脉向下传导至腰骶、臀部。然后根据疼痛部位,局部选配穴,用26号2.0-3.5寸长毫针针刺,得气后行提插手法,使之产生明显的酸、麻、胀或沿经传导的针感,留针25分钟。起针后,再在疼痛明显或压痛点处,施以闪罐或走罐术,至局部皮肤红润、温热为佳。疼痛重者每日针治1次,疼痛减轻后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疗效]本组共例子,痊愈例,显效37例子,好转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8.3%。

[医案]张某,男,36岁。因晚在工地办公受凉后,发生左腰、臀、大退后侧、小腿外侧至足后跟持续性酸胀、疼痛半月余,近日来症状加重,影响睡眠。腰骶椎正侧位X线摄片,以及血沉、抗“O”化验均无异常。查体:患者行动困难,需要人搀扶,左侧直腿抬高试验验阳性(20°),环跳、阳陵泉、踝点等处有明显压痛,舌淡暗,苔薄,脉弦。诊为左侧坐骨神经痛。治疗以长针透剌四花穴,配刺环跳、丘墟,25分钟后起针,继施走罐术,术后即感疼痛大减。又如法治疗6次,症状、体征全部消失而告痊愈。

[按语]坐骨神经痛属中医痹证有瘀血“,说明经脉瘀阴不通为坐骨神经痛的病理变化基础。因其疼痛多在下肢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的循行线上,所以选取膀胱经、胆经的腧穴予以治疗。四花穴位于膀胱经上,其中隔俞是八会穴之一“血会”,针刺之可直达血所而起到活血祛瘀通经的作用;胆俞是胆腑之输注之处,肝与胆相表里,针刺之可疏调气机以行气活血消滞。二者配合,并施长针透刺,可使气行、滞消、血活、瘀祛、痛止;同时,再辨证选项用这两条经脉上的有关局部腧穴,并辅以拔罐术,从而较快地疏了经络气血,达到了“通则不痛”的目的,治疗本病有较好的疗效。

董氏奇穴特色疗法专题技术培训,由邱雅昌教授(早年师从董景昌先生嫡传弟子,拜台湾针灸泰斗杨维杰为师,后再拜师中国名老中医颜德馨教授学习内科疑难重症。)亲自授课,并且现场示范教学。保证每位学员都能掌握董氏奇穴疗法。

7月22日—7月27日(22日全天报到)南宁举办,

8月12日—8月17日(12日全天报到)北京举办,

8月20日—8月25日(20日全天报到)贵阳举办,

报名刘老师(







































吡美莫司
贵阳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okm.com/ways/455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