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读片每周学看一张X线片
每周学看一张X线片”又来啦,以后每周四大家不见不散啦~小编在这也郑重向大家征集这个形式的稿件啦~录用的稿件有稿费有福利,大家快把稿件投过来吧~
来源:医学之声
因为没有相关病史,我们只根据片子的影像学表现来考虑。根据国际惯例大家先自己看片,然后文章下面有详细解答。欢迎大家积极讨论,也欢迎分享给同事讨论~
影像表现:
双手指间关节周围软组织稍肿胀,关节面模糊,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邻近骨质疏松,其间可见斑点状及小囊状骨质密度减低区,左手第1掌指关节及右手第5指关节呈半脱位,各腕骨骨质疏松,边缘不清,见斑点状及小囊状骨质密度减低区。
诊断意见:
1.双手类风湿性关节炎。
2.左手第1掌指关节及右手第5指关节呈半脱位。
★类风湿性关节炎(RA)典型表现:
1.好发于45-54岁,男:女=1:3。
2.常对称性侵犯手足小关节。
3.表现为手指关节梭形肿胀、疼痛。
4.实验室检查类风湿因子阳性。
5.典型X线表现:手足小关节多发对称性梭形软组织肿胀,关节间隙变窄,晚期关节边缘骨质破坏,关节软骨可见囊状透亮区。
骨样骨瘤。
骨样骨瘤。
骨样骨瘤为良性成骨性肿瘤,由成骨细胞及其产生的骨样组织构成。约占全部骨肿瘤的1%,占良性骨肿瘤的10%。病灶为一小的瘤巢,周围有许多成熟的反应骨。
常见于30岁以下的青少年,好发年龄为8-18岁。好发于男性,男、女之比为2:1。最常见部位为股骨小粗隆、肱骨近端内侧皮质、胫骨远端1/3,也可见于脊柱的附件,发病率依次为腰椎、颈椎、胸椎。以胫、股骨最多见,合计约占50%,很少见于扁平骨、髓腔内和松质骨,可发生于骨皮质和骨松质。
1.X线表现:病灶“瘤巢”呈圆形或椭圆形,透光阴影最大直径不超过2cm,透光中央有点状密度增高阴影,在透光区周围常有反应性骨质增生。在长骨可分为以下3型:
(1)骨皮质型:表现为位于皮质内的圆形或卵圆形小的低密度阴影,瘤巢内有时可见高密度点状钙化区。外围有致密的反应骨,反应范围一般呈梭形,但也可呈不对称状,严重时可将瘤巢掩盖而不显示。
(2)骨松质型:瘤巢偶位于松质骨内,仅在瘤巢周围有轻度至中度硬化边缘,瘤巢中央可出现钙化,也可有骨膜反应。
(3)骨膜下型:少见,瘤巢周围有轻度硬化,中央瘤巢可使骨皮质表现有轻度压迹。
2.放射性核素扫描:在活动期表现为广泛的放射性核素浓集,由于瘤巢和反应区均摄取放射性核素,所以核素浓集范围大大超过X线上所示的瘤巢范围。
3.CT检查可显示出瘤巢的大小、位置和中心的钙化,瘤巢中心血运丰富,增强后有明显强化。
4.MRI检查瘤巢在T1加权像上呈低到中等信号,在T2加权像上呈低、中等或高信号,内部钙化或骨化明显者则大部分为低信号。增强后多数瘤巢强化明显,少数瘤巢可呈环状强化。
鉴别诊断
通过临床表现、组织学及放射学检查可以确立诊断。某些病例在特征性的X线表现以前已有长期疼痛,诊断较为困难。如果年轻成人或儿童存在不能解释的持续性疼痛时,应考虑本病的诊断。
1、Brodie脓肿二者均表现为低密度的巢,Brodie脓肿位于髓腔或松质骨,而骨样骨瘤多位于皮质,前者多有感染史,局部有红肿、热、痛等炎性表现,常反复发作。由于骨样骨瘤血运丰富,注射造影剂后强化明显,而Brodie脓肿为无血运的脓腔,注射造影剂后不强化。
2、骨母细胞瘤组织学上,骨样骨瘤和骨母细胞的细胞特征几乎一样,只是骨母细胞瘤的骨母细胞更丰富,新生血管更多,二者鉴别很困难,其鉴别主要通过临床和影像学,骨样骨瘤有典型的临床症状,位于皮质内,瘤巢小于2cm,反应骨多。而骨母细胞瘤病灶大,位于松质骨,反应骨壳较薄。
3、慢性骨脓肿为低度慢性化脓性感染,具有红、肿、热、痛等炎性症状,且有反复发作病史,好发于长骨干骺端,破坏区较大,骨皮质局限破坏,周围致密,有时有小死骨,但无瘤巢。
4、慢性硬化性骨髓炎(Garre型)疼痛性质与骨样骨瘤不同,常为间歇性,骨干皮质广泛增生,对称性。一般无脓肿及死骨,无痛巢,髓腔可闭塞。
5、成骨细胞瘤二者同属良性或骨细胞性肿瘤。成骨细胞瘤无骨样骨瘤特有夜间疼痛,但发展较快,破坏区较大,常2cm。皮质膨胀明显,周围硬化轻微。
6、单发性内生骨疣无周围骨质硬化,无疼痛。多发于手足小骨。
7、动脉瘤样骨囊肿多位长骨干骺端及脊椎骨附件(椎弓根、横突或棘突)。大小不一,薄壳间软组织膨出,与周围骨质分界清晰。发生在骨内为中心型,在骨外分偏心型和骨旁型。
8、内生骨疣(Enostosis)亦称骨斑(Bovespot)或骨岛(Boneisland),为松质骨内骨发育异常,呈骨岛状,一般无症状,无需治疗。
投稿邮箱:yxjguke
yxj.org.cn来稿邮件主题为:医院+科室+姓名
小编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的好北京治疗白癜风一般下来得多少钱转载请注明:http://www.mookm.com/ways/1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