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经rdquo彩十四运
4月1日晚,为期3天的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篮球项目测试赛暨陕西省篮球邀请赛(西安赛区)在位于经开区的城市运动公园体育馆落下帷幕,此次比赛共有陕西省青年男子篮球队以及铁一中、高新一中和交大附中男子篮球队等4支队伍60名选手参加,经过3天激烈角逐,陕西省青年男子篮球队以三战全胜的成绩获得冠军。
作为十四运会的第二场测试赛,本次比赛中,经开区对赛事组织、场馆运行、接待服务、疫情防控、安全保卫等方面进行全流程、全要素、全方位的演练,通过测试赛检验场馆设施、锻炼运行团队、摸清办赛规律、磨合工作机制、落实属地保障、测试运行指挥、积累办赛经验,为顺利圆满完成十四运会篮球比赛任务奠定了基础。
对标正赛:不落环节,全要素测试
此次,经开区按照十四运正式比赛要求,对竞赛组织、场地环境、运行流线、行政接待、志愿服务、体育展示与颁奖、赛时工作体系等进行全面测试。尤其是赛程安排跨越白天和夜晚,气候状况突遇阴雨天气,医疗保障出现运动伤员救治实况,疫情防控环节覆盖到证件办理、酒店消杀、进场安检等各环节,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岗位大练兵”。
测试赛最后一天,经开区在执行防疫政策前提下,首次组织近名观众入场观赛,从观众组织、验票入场、文明观赛与有序离场等方面,全面测试场馆和赛事组织方面“接待观众”能力,确保了测试的全要素、全覆盖。为有序引导观众入场,经开区以观众流线重要节点为中心,定人定岗,确保引导服务涵盖入场、进馆、就座、离场全流程。同时,在每个观赛区安排志愿者,他们手举“文明观赛”指示牌,引导观众文明观赛,展示文明西安形象。
测试赛颁奖典礼结束后,经开区召开新闻发布会,竞委会相关负责人刘明利围绕“精彩圆满”的办会目标,全面总结测试赛相关经验,对赛事保障、创新举措等进行细致介绍,回答相关记者提问,为随后的测试赛提供了经开经验和方法。据悉,每场测试赛结束后,经开区都及时召开赛后混合采访和新闻发布会,媒体及电视转播协调处工作人员杨庆收表示,“当日比赛结束后,我们会组织媒体进行现场采访报道,同时召开赛后新闻发布会,邀请比赛中的优秀球员与媒体面对面,时常守候至半夜甚至凌晨,但看着年轻人在赛场上朝气蓬勃的样子,我们虽有苦有累,但更多感到的是甜。”
精细服务:不留问题,及时优化保障服务
为圆满完成测试赛各项工作,经开区优化人员结构、抽调业务骨干,制定7项工作制度及11项工作方案,细化工作任务,完成定人、定岗、定职、定责,同时邀请市执委会首席专家刘清早教授对竞委会开展了6次现场检查指导、主持桌面推演等,全面完成组委会3轮场馆检查发现的问题。测试赛期间,召开5次“零点会议”,确保发现的问题“不过夜”,不断总结经验、查漏补缺、消除隐患。
测试赛中,经开区组建医疗保障团队,针对篮球赛事激烈对抗的特点,脚踝扭伤、小腿破裂等外伤出现频率较高,仅赛事第一天就出现10余例,医疗团队迅速调整策略,抽调骨科医生加强场馆医疗力量,为运动员的有效救治做好准备。与此同时,医院建立了4小时绿色保障通道,在铁一中男篮和高新一中男篮的对抗赛中,一名受伤球员经过止血、包扎等有效处理后,经绿色通道迅速医院进行诊治,整个过程不超过10分钟。
据悉,比赛过程中,每天都有将近名保障人员工作在各个岗位,包括余名民警、交警、消防和安保人员;90名医疗卫生保障人员;8名志愿者团队;60名网络、通信和信息化运维保障团队;46名电力保障人员;35名场馆保障人员等等,正是这些幕后“英雄”,精心精准保障测试赛圆满进行。
实践创新:聚焦赛事,向“一流办赛水平”看齐
值得一提的是,经开区在做好赛事各项服务的同时,进行信息技术创新,搭建5G智慧观赛系统,联合相关运营商在现场布置专用摄像机位,搭建了远程体验平台,利用自由视角、VR、4K多机位拍摄技术,依托5G技术高带宽、低时延、高可靠性的优势,使现场直播的传输速率达到4G网络的十几倍,打造了用户深度参与模式,给用户带来最及时、最丰富、最深度、最震撼的赛事体验,引起社会各界的持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okm.com/wadzz/11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