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关节之上肢关节

(一)颈肩肘腕

:颈部有三组非常重要的管道通过。第一组是脊柱中央的通道,脊柱里装着人体主要神经-脊髓;第二组是气管:第三组是食道。颈部是人体内气管、许多重要神经、血管及淋巴管的集中处,左右颈动脉负责把血液运送到头部和脑部,内颈静脉负责把其中大部分的血液送回心脏,而外颈静脉则负责送走脸部与皮肤里的血液,在人类和其它有些动物身上,这些血管非常接近颈部表面,因此很自然成为被攻击的目标,也是最容易受伤的部位。:颈椎由7块椎骨构成包括寰椎和枢椎:在脊柱顶部,比其它椎骨更像环状。脊柱在寰椎处与骨头连接起来。在骨头基部的枕骨上有两个隆起,它们正好扣在寰椎的两个凹陷理。它两侧滑动的关节使头部能仰起和低下,紧接在寰椎下面,有一个扣进寰椎凹槽内的栓状齿突,这种栓环系统使颈部可以转动及回头看,每一节椎骨都有突出的侧翼叫做,脊动脉就贯穿在这些横突的孔内,也是椎骨肌肉的固定点,在第七椎骨上有一个向后伸的钩,叫,上面固定一条颈韧带,它是颈基部的突起,只要摸摸看就能感觉到。:斜方肌、斜角肌、提肩夹肌、胸锁乳突肌、头夹肌、颈最长肌、枕下诸肌…等等1.斜方肌:是最大的肩部肌肉之ㄧ。它的形状扁平且呈三角状,能帮助头部转动、抬头与倾斜,使手臂举起和扭动,并且使肩膀耸起或不动。2.胸锁乳突肌:当你把头歪向两侧,或把脸转到反方向时,就会使用到位于颈部的胸锁乳突肌。3.头夹肌:两条头夹肌,是把头骨基部与脊柱连结起来的肌肉群中的一组。它们能使你的面部转动,并且让你的头左右歪斜。4.提肩夹肌:这块肌肉固定在上方的寰椎、枢椎与颈椎上,以及下方的肩胛骨上方。当你的肩膀承受重量时,提肩夹肌就会绷紧,变的又僵又硬。:中立位为面向前、眼平视、下颌内收1.前屈:约35—45度。2.后伸:约35—45度。3.左右侧屈:约45度。4.左右旋转:各约60—80度1.颈部拉伤及扭伤:约有85%的颈痛是因肌肉或韧带伤害而引起,原因多为长时间姿势不良或突然受到牵扯(如车辆、跌倒)而受伤,俗称的『落枕』即属此伤害。2.肌膜疼痛症候群:约有50%的人可能患有肩颈肌膜疼痛症候群,主要的症状是肩颈部肌肉酸痛僵硬,且常有压痛点。此外,疼痛往往会传导至其它地方,如后脑、头顶、膏肓处、前额。眼框及手臂处,此症状常与姿势不良,长时间使用计算机或维持一个固定姿势有关,通常休息后酸痛即可改善。3.颈部椎间盘病变:多发于中年人,症状为颈部或肩胛骨中间疼痛,若神经根受到压迫手臂会有刺痛,麻电感或肌肉无力,若脊髓神经被压迫,则可能导致四肢麻木,无力。4.感染、肿瘤、也可能引起颈部或上背部疼痛。:颈椎有问题千万不要随便去整脊,以免造成骨折、中风、脊髓损伤,甚至死亡等更严重问题。

:1.侧弯牵引运动:左手掌勾住头往左侧斜拉,脸朝正下方。2.旋转及侧弯牵拉运动:头向左侧转45度,低头看着左侧,再用左手勾着头,往左侧下压。3.前屈牵拉运动:手交迭抱在头后,再轻轻下压。4.耸肩及放松运动:将两侧肩向上提起,然后放松,强化斜方肌。5.肌力运动:左手掌至于左颞骨处,脖子用力将头靠向左肩,与左手掌相对抗,然后放松。6.睡觉时头部后面可垫毛巾,毛巾高度约一个拳头高,让颈椎能获得适当支撑。1.长时间固定不动的姿势与情绪紧张,都会造成颈部与肩膀僵硬与不适。只要一天3次,每次10分钟的颈部保健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就可以有效预防肩颈酸痛。2、做颈部运动时速度尽量放缓、动作放慢配合有规律慢慢进行。3、颈椎尽量不做度旋转、如想做也请伸长颈椎不挤压颈椎(想象木偶头顶牵一条线再旋转)。4、颈椎避免快速左右压,容易造成颈椎长骨刺。(计算机族很容易的习惯的动作)、5.姿势正确,避免快速突兀动作,以免伤害颈椎构造。6.体位法伸展时不折颈(利用延伸),例蛇式、后弯、猫式等。

例::在后弯的动作颈椎最后延伸,不先抬头,延伸颈椎的前提是背后肩胛骨要有力,肩胛骨有力内收,胸自然扩展开来,就像做了一个稳定的枕头,颈椎顺着胸扩展开来的弧度再往上延伸。(其实颈椎没延伸反而会有卡卡的不舒服感觉)颈椎的延伸可以帮忙胸更加扩开。抬头时眼睛顺着鼻尖往远处看(凝视)不要翻白眼,如此可减轻颈椎的压力。※瑜伽动作:如蛇式、蝗虫式、弓式-----等等:不要用颈椎去支撑身体的重量,要利用肩膀、头后枕骨下压的力量,下巴上提,制造颈椎的安全空隙。(颈椎的构造微前屈)若不舒服可于颈椎后垫毛巾。头倒立时也不可压颈,要锁骨往上,颈部延伸。瑜伽动作:如桥式、锄式、肩立、-----等

由锁骨、肩胛骨及肱骨所构成的肩膀可提供大范围的运动,由肩胛骨和肱骨所形成的杵臼关节(球窝关节)是全身最可动关节,这里说的球就是肱骨的圆头,所指的窝,则是在肩胛骨上的一个凹陷,又叫做,为了达到最大程度的活动范围,关节盂不像髋骨窝那么深,很灵活但不稳定,这就是为什么肩膀在重压下容易脱臼的原因。1.胸锁关节:胸骨与锁骨的关节。2.肩锁关节:肩膀与锁骨关节。3.肩关节:肱骨与肩胛骨关节。4.胸廓肩胛关节:肩胛骨位于可滑动肋骨上方,所以又称为滑动关节。最主要的韧带有三条:喙锁韧带、肩锁韧带和喙肩韧带。:将肱骨连到肩带的肌肉,包括三角肌、胸大肌、阔背肌、冈上肌、冈下肌、大圆肌、以及肩旋转袖肌群(棘上肌、棘下肌、肩胛下肌及小圆肌四条连接肩胛骨和肱骨所组成的肌肉群)???等肩膀疼痛而致抬不起来,可能是肩旋转袖肌发生问题所致。肩旋转袖肌包在肩关节外面,主要控制肩膀侧举、内外转的动作,一旦发炎或破裂,就会出现肩膀疼痛手抬不起来得症状。冈上肌、冈下肌和小圆肌能支持和保护肩关节,使肱骨的头固定起来。将肩带连到躯干的肌肉,包括菱形肌、提肩夹肌、斜方肌、阔背肌、前锯肌及胸小肌????等。和肩膀有关的肌肉群和关节非常多及复杂,所以肩膀酸痛其实是不容易治疗的症状。肩关节之所以可以如此灵活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肩胛骨,肩胛骨的运动能改变窝状部位的角度,而肱骨上端的球状部位就套在这窝上,当你把手由大腿侧高举过头部,做度摆动时,肩膀有一半的活动度就是靠肩胛骨不断改变位置而达成。

1.外展(两肩胛骨距离加大):圆背2.内收(两肩胛骨距离变小):扩胸3.上举:举肩4.下压:压肩5.内旋:旋前6.外旋:旋后1.前屈.:(手往前举平,关节最小)约70-90度2.后伸:(手往后举平,关节最大)约40-45度3.外展:(手往两侧伸直举平)约80-90度4.内收:(手往下朝身体中线收回)约20-40度5.内旋:(姆指朝下转手)约70-90度6.外旋:(姆指朝上转手)约40-50度7.水平外展:双手平举往左右展开8.水平内收:双手平举往中间收回:又称冰冻肩,正式名称为「粘黏性肩关节囊炎」。主要是肩关节囊发炎,附近软组织受伤、外伤后固定不敢活动,或不明原因导致粘黏,因而使肩关节活动角度受限。因为好发于中年以上女性,所以称。关节粘黏,活动度低,附近的肌群、韧带僵硬紧绷无力,便会影响到平时的生活作息,手无法伸到背部,侧睡时若有压到患处,会痛到无法入眠。:钟摆运动、抬手运动、手指爬墙运动、肩膀毛巾运动----等等全方位肩膀运动(内旋、外旋、内收、外展----等)。:1.缩颔运动:长时间坐着脖子容易向前倾,增加后颈压力,需要多做回复性动作。(下巴向内缩,注意头不可低下来)2.耸肩运动:可放松肩部斜方肌。3.夹背运动:松弛背部肌肉,强化肌肉力量。(肩膀不耸高,让肩胛骨尽量靠近):1、平时提重物时,需衡量自己的能力,不要超出肌肉、关节承受度,以防拉伤。2、肩关节是人体最不稳定关节,所以平日需多训练关节周围相关肌群和韧带,保持肌肉柔软有弹性。3、运动时过度抬肩的动作,需维持在安全范围内。4、如果有发生肌腱发炎,或不明原因肩痛,应尽速就医。5、每天都能作一些关节全方位运动,预防五十肩。:1.蛇式伸展时,肩胛骨朝上尽量靠近耳朵,肩膀外旋不下压、将锁骨拉宽,往后延伸。2.双手举高时,小指头往内旋,使腋下前锯肌、肋间肌延伸,而非肩背往内挤压。3.下犬式、棒式;肩胛骨上缘往外开(拉宽锁骨),肩胛骨下缘往下、往内收。4.做双手背后互扣的动作时,手伸直手心需朝上,像端盘子一样,肩膀先往前往内旋,等手扣住肩膀再往后往外旋。※瑜珈姿势:扭转(绑手)、背后祈祷式、锁莲式等等。a.肩膀拉宽b.锁骨拉开c.肩胛骨上缘外开下缘往内收,适用于着重手用力的瑜伽所有动作。如手倒立、头倒立、乌鸦式、孔雀式等。

:肘关节是一个三重关节,肱骨与尺骨、肱骨与桡骨、尺骨与桡骨的交汇点在此汇合,整个关节称为或。肘关节与球窝关节不同,它只是一个简单的铰链关节,功能在使手臂弯曲或伸直,这个关节虽然能使前臂稍作扭转和旋转,大部份动作是靠肱骨的旋转,或桡骨及尺骨互相旋转来完成,韧带是坚韧粗大的带状组织,它们把骨头连结起来,并且防止关节过度屈张。:手臂的许多肌肉运动仍源自肩膀,有助于整个手臂运动的肌肉,包括三角肌、肱三头肌、肱二头肌、肱肌,前臂肌肉包括肱桡肌、肘肌、旋后肌、旋前方肌、桡侧伸脕长和短肌---------等等肌群。:肘关节中立位为前臂伸直1、屈曲:约-度2、过度伸直:约10度3、旋前:约80-90度4、旋后:约80-90度

:网球肘(肱骨外上髁肌腱炎)、高尔夫球肘(肱骨内上髁肌腱炎)、肘关节炎(退化性关节炎居多)、-----等等:网球肘,正式病名肱骨外上髁肌腱炎,是因附着在肱骨和其外髁的伸展肌腱受伤所导致。患者在手肘外侧附近会感到压痛,疼痛会进一步影响前臂,腕部或上臂,以致无法提重物,尤其是用力紧握、扭转东西如毛巾,疼痛就会加剧。:1.平时注意工作或运动姿势,避免手提重物。2.打球前,确实作好手肘、手腕暖身操。3.可配戴适合的手肘护具。4.勿长时间重复、固定作一个工作或运动。5.在桌上工作,尽量不要将手肘长时间紧靠桌上。6.手肘、手腕、手指若有骨折、脱臼、发炎不可以轻忽,早期治疗是痊愈不二法门。7.疼痛症状消失后,可配合正确的伸展拉筋,肌力训练运动。:1.需用手撑地的动作,手肘微弯,肘眼相对,肘关节不用力前推,不让肘关节过度伸张,关节不死锁,尤其手肘天生有过度伸张的人更需要注意,微弯手肘可保护关节,避免关节直接承受身体重量。瑜珈 动作如:蛇式、斜棒式、猫式、下犬式--、乌鸦、手倒立????等2.手肘特殊性,手肘固定住,上手臂不动(肱骨不动)只转动小手臂(桡骨与尺骨转动),公主手臂原理。

手腕上有八块骨头(腕骨),可连接前臂骨头(桡骨、尺骨)和手部骨头。腕骨外形可创造出每一块骨头间的滑动关节,故使其可彼此滑动而造成如屈曲、伸展及左右等手部运动。大约有40条韧带把手骨紧束在一起,这些韧带大都集中在:腕关节中立与前臂成直线,手掌朝下1.背伸:约30-60度2.掌屈:50约-60度3.桡侧倾斜:约25-30度4.尺侧倾斜:约30-40度在解剖学上,在手掌理有5块掌骨起自手腕,一直延伸到掌指关节上,手指的形状是由14块指骨构成。手部的骨头位在手腕的腕骨和手指的指骨之间,在手部骨头(掌骨)和手腕相接区及手指间的关节可使手部获得整体的灵活。:妈妈手、腕隧道症候群、板机指------等等:腕隧道症候群是手上的正中神经在经过手腕处,会经过由腕骨与韧带围成的腕隧道,受到位于神经上方的韧带压迫所造成的临床症状。症状为正中神经所支配的感觉神经分布区域(拇指、食指、中指及无名指的一半)出现麻木、疼痛等症状。麻木、疼痛在夜间会加剧,甚至会痛到醒过来。麻木、疼痛症状逐渐在白天也会出现,且因重复手腕动作而让症状加重。严重者会出现感觉丧失、肌肉萎缩等症状。:1.手腕摆正,手指、拇指弯曲。2.手腕摆正,手指、拇指伸直。3.手腕摆正,手指伸直,拇指外展伸直。4.手腕向背面完全伸直,手指伸直,拇指外展伸直。5.先将手心朝上、手腕、手指、拇指伸直,再以另一手轻拉拇指。:1.手掌贴于地面的动作,手掌4个点需稳稳贴于地板,5根手指尽量张开,中指朝前,指腹扣地,虎口不离地。两手腕横线成一直线,而且手腕横纹线均匀用力深浅一致,内侧不用力过多。2.腕、肘、肩成一直线垂直地面,宽度以虎口对肩膀为准,若肩膀比较紧,手掌可微微外八状。

树波健身培训:

-/

(公众平台)

hehongbo(私人号码)

微博:







































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庡湪閭d釜鍖婚櫌姣旇緝濂?
娌荤枟鐧界櫆椋庡摢瀹跺尰闄㈡渶濂?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okm.com/wacs/55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