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骨折和脱位一

一、锁骨骨折

锁骨骨折占全身骨折的5%。骨折移位以及粉碎骨折多出现于青年男性(男、女比例7:3),中年多出现外侧端骨折,而内侧端骨折多累及老年病人。

诊断

锁骨的位置表浅,全长都在皮下,用手完全可以摸到,骨折后肿胀、压痛、畸形比较明显。检查幼儿锁骨骨折时,用双手托住腋部悬空抱起,啼哭常会加剧,并且拒绝扪摸锁骨部位。

锁骨骨折多数是间接暴力引起的,常因为跌倒时掌心触地,或肩外侧着地造成,各种年龄的人都可发生。

锁骨骨折的特征性姿势:①用健侧手托住伤侧的肘部;②头偏向伤侧,下颏偏向健侧;③伤肩比健肩低。

分型

多段骨折、横断骨折重叠移位、横断骨折嵌插、青枝骨折

锁骨内侧的上缘,有胸锁乳突肌附着,外侧的下缘,有喙锁韧带附着;锁骨中断骨折时,近端受胸锁乳突肌的牵拉,向上或向后移位;远端,因上肢重力的牵引,向下或向前移位。

治疗方法的选择

①没有明显移位的幼儿或儿童青枝骨折,不必整复,只要用三角巾固定即可;

②有轻度移位的儿童锁骨骨折,可用“8”字绷带或双圈固定1~2周;

③有重叠移位的青壮年锁骨骨折,用手法整复,双圈固定,也可用锁骨外固定支架固定。

二、肋骨骨折

诊断

肋骨骨折多有明显外伤史,局部疼痛,有明显压痛点,肿胀或瘀斑,深呼吸、说话、咳嗽时疼痛加剧,在床上翻身或坐起时可有骨擦感。多根肋骨外伤骨折,局部可出现反常呼吸。

鉴别诊断

肋骨位于皮下,全长均可用手摸到,容易测得骨折处的压痛、肿胀或畸形。无移位的肋骨骨折,应与胸部挫伤相鉴别,前者有明显的间接压痛,即在远离压痛点的前后(两手亦可分别置于胸骨和脊柱)挤压胸廓,则可使原来压痛点疼痛加剧;后者则只有直接压痛。如合并气胸或血胸,呼吸困难,X线照片可见云雾状或圆形阴影。

分型

根据骨折数目:单一肋骨骨折和两根以上多发肋骨骨折

是否合并并发症:单纯肋骨骨折和合并气血胸肋骨骨折

三、肱骨干骨折

诊断

①由直接暴力引起的,常在上、中段,而且多数是粉碎骨折或横断骨折;

②由间接暴力引起的,常是机器绞伤或跌倒造成的,骨折多在下1/3,是斜行或螺旋形骨折;

③由肌肉牵拉力引起的,常在肱骨下1/3的位置,是螺旋形骨折。

肱骨干骨折的伤者中,约有80%是30岁以下的青年。肱骨干骨折处理不当,容易不愈合。

分型

①无移位或轻度移位的肱骨干骨折:外伤后局部肿胀、压痛,外侧骨的传导音减弱,伤肢功能障碍;有间接叩痛;局部有假关节活动。

②有移位的肱骨干骨折:除了有上述的体征外,还有伤肢短缩或成角畸形。肱骨干骨折,特别是下1/3骨折,容易引起桡神经损伤,应注意检查是否有腕下垂、掌指关节不能伸直、前臂不能旋后、前臂桡侧和拇指、中指背侧麻木或感觉消失等现象。

四、前臂骨干双骨折

由于暴力造成尺骨、桡骨同时骨折,称为前臂骨干双骨折。这类骨折最常见,占全身骨折的6.18%,多发生于青少年。前臂主要功能是旋转,是人体手的重要功能,因此骨折后,应最大限度恢复旋转功能。

诊断

外伤后,前臂肿胀、疼痛、皮下瘀血,伤肢短缩或成角畸形、旋转功能障碍,伤侧骨传导音减弱。X线照片协助诊断。

分型

尺、桡骨骨干骨折后,骨折断端可发生重叠、成角、旋转和侧方移位。一般骨折原因和骨折类型如下:

直接暴力:多数是被击伤,或机器绞伤,软组织损伤比较重,骨折线常在同一平面,而且多数是横断或粉碎型骨折;

传达暴力:跌倒时,手掌着地,地面冲力由下而上,使桡骨干中部或上部发生骨折;残余的暴力,通过骨间膜传到尺骨,使尺骨下端发生骨折。因此,骨折线不在同一平面上,桡骨骨折线较高,且多数是横断或锯齿状;尺骨骨折线较低,短斜面型。骨折移位较多,但软组织损伤比较轻;

扭转暴力:跌倒时,手掌着地,躯干过分向一侧倾斜,使前臂过度旋前或旋后扭转,造成尺、桡骨螺旋形骨折。尺、桡骨骨折线方向一致,多数是由内上方斜向外下方,但骨折线的平面不同,尺骨干骨折线在上,桡骨干骨折线在下。

鉴别诊断

注意鉴别合并上下尺桡关节分离以及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的损伤。

五、桡、尺骨单骨折

单独桡骨、尺骨骨折比较少见,约占前臂骨折的12%,青壮年居多。

桡骨干骨折

旋转或传导暴力均可造成桡骨干单独骨折,而上1/3桡骨干骨折多因扭转暴力,中。下段桡骨干骨折,可因传导暴力或直接暴力造成。

其移位特点是:与双骨折相同,即上1/3桡骨骨折,近端旋后移位;中、下段骨折,近端旋前移位。

尺骨干骨折

多因旋转兼传导暴力造成,常见于下1/4段。如为上段尺骨干骨折,多为直接暴力打击;如为跌伤扭转暴力引起,易并桡骨头脱位,即孟氏骨折。尺骨下1/4骨折因旋前方肌牵拉,多向桡侧旋转移位,出现假性重叠。

六、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治疗

双腿悬吊牵引法

适用于5岁以下儿童有移位的股骨干骨折。伤、健侧同时用胶布皮牵引,双腿同时悬吊,臀部离开床面,牵引重量健侧比伤侧稍轻,为了防止成角畸形,可用夹板外固定。

水平皮肤牵引法

适用于5~12岁儿童有移位的股骨干骨折

股骨干中、上段横断、重叠骨折,在麻醉下进行整复、夹板外固定后,伤肢水平牵引,或用托马式架牵引,重量为2~3Kg。

股骨上1/3骨折,伤肢应在充分屈髋、外展位牵引。

股骨下1/3骨折,要尽量屈膝,以松弛膝后方的关节囊和腓肠肌,减少骨折远端向后侧移位。









































白癜风能治疗好吗
北京中科医院都是假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okm.com/wacs/468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