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结节的六大穴位,抓紧学习收藏
1,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名意指足部的三条阴经中气血物质在本穴交会。本穴物质有脾经提供的湿热之气,有肝经提供的水湿风气,有肾经提供的寒冷之气,三条阴经气血交会于此,故名三阴交穴。
位置:用度骨同身寸的方法在内踝尖上直上3吋,自己的手指,4指幅宽,按压有一骨头为胫骨,此穴位于胫骨后缘靠近骨边凹陷处。
功效:健脾益血,调肝补肾
2,血海穴
出《针灸甲乙经》。别名百虫窠。属足太阴脾经。本穴物质为阴陵泉穴外流水液气化上行的水湿之气,为较高温度较高浓度的水湿之气,在本穴为聚集之状,气血物质充斥的范围巨大如海,故名
位置: 位置很好找,用掌心盖住膝盖骨(右掌按左膝,左掌按右膝),五指朝上,手掌自然张开,大拇指端下面便是此穴。
功效:调经补血健脾化湿
3,合谷穴
合谷名意指大肠经气血汇聚于此并形成强盛的水湿风气场。本穴物质为三间穴天部层次横向传来的水湿云气,行至本穴后,由于本穴位处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肌肉间间隙较大,因而三间穴传来的气血在本穴处汇聚,汇聚之气形成强大的水湿云气场,故名合谷。
位置:在第一、二掌骨之间,当第二掌骨桡侧之中点处;或拇、食两指张开,以另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放在虎口上,当虎口与第一、二掌骨结合部连线的中点;拇、食指合拢,在肌肉的最高处即是。
功效:镇静止痛,通经活经,清热解表
4,膻中穴
膻中名意指任脉之气在此吸暖胀散。本穴物质为中庭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之气,至本穴后进一步吸暖胀散而变化暖燥之气,如羊肉带有辛臊气息普通,故名。
位置:在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之中点。
功效:活血通络,宽胸理气
5,少海穴
海为诸川之汇,深阔无量。在人身以少阴为六经之最里。又本穴治症,极为复杂,牵及多经之病,有如众症来归者,故曰“少海”。
位置:屈肘,当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功效:消寒散结,理气通络
6,曲池穴
曲,屈曲。此穴为手阳明之合,脉气流注此穴时,似水注入池中;又取穴时,屈曲其肘,横纹头有凹陷,形似浅池,故名。
位置:屈肘成直角,当肘弯横纹尽头处;屈肘,于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功效:清热解表、疏经通络
以上六个穴位,每天晚上轻柔按压3—5分钟,坚持下去对改善结节有很大的帮助!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okm.com/wacs/13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