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松解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临床操作技术
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是针灸推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属祖国医学经筋病的范畴。主要表现为患指屈伸不利,关节疼痛,功能受限。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又称“扳机指”、“弹响指”,系指屈指肌腱及其纤维鞘管因反复损伤而致无菌性炎症,表现为掌指关节处弹响及疼痛。多见于手工劳动者的拇、中、环指。
一、应用解剖掌骨颈之掌侧,有一浅沟与鞘状韧带形成坚韧无弹性之纤维骨管,即鞘管。拇长屈肌、指浅屈肌、指深屈肌三者之肌腱通过此管进入各个手指。在拇指掌指关节前有一对籽骨,其软骨面构成关节位于关节囊内,而其背面粗糙位于关节囊外,拇指之屈肌腱则由此通过,并被环状韧带所包绕,成为日后发生腱鞘炎的解剖学因素。
二、病因病机(l)慢性劳损:生产工人掌指关节长期过度屈伸活动,使深、浅屈肌之间互相摩擦,或长期手执工具,纤维鞘受硬物与掌骨头挤压,而导致肌腱及微鞘的无菌性炎症。
(2)解剖因素:病变易发于与掌骨头相对应的屈指肌腱纤维鞘管的起始部,拇指则发生于掌指关节部位于骨与韧带所形成的环状鞘管处,上述部位均为相对狭窄的骨性纤维鞘管,为产生腱鞘炎的解剖因素。
(3)籽骨肥大或韧带增厚:导致拇指屈肌腱之腱鞘狭窄多见于儿童。(4)全身性因素:如产后、风湿及类风湿等结缔组织疾病等。
病变处纤维管水肿,继而纤维化,鞘管增厚,管腔形成环形狭窄,甚至出现鞘管的软骨变性及钙化。病变处肌腱呈梭形膨大,色暗黄、失去原有光泽。当膨大之肌腱被狭窄之腱鞘所卡顿,屈伸受限,若勉强用力主动或被动屈伸时,膨大的肌腱挤过狭窄之腱鞘发生一个弹拨动作及响声,当肿大之肌腱不通过时,患指不能屈和伸,即闭锁。
三、临床症状与体征(1)多见于从事包装、纺织、缝纫、装订、绘画、机械装配等长期依靠手指用力工作或需手持坚硬物体的工作者。以拇、中、环指多见,右手较多。可单发于一指,亦可多发于数指,后者约占20%。女性多于男性,多见于青壮年。起病缓慢,且日趋加重。
(2)早期患者仅在晨起感掌指关节酸楚不适,手指僵硬,欠灵活,活动后可消失。工作劳累后手指活动受限,掌指关节掌侧可有局限性酸痛,有时向腕部放射。
(3)“闭锁”现象:随鞘管进一步狭窄及肌腱的进一步膨大,肌腱滑动时膨大部分将不能或难以通过狭窄之鞘管,发生弹响。严重者,手指被停留于伸直或屈曲位,产生“闭锁”现象,须经被动屈或伸,才能解锁,并发生弹响,明显影响手指活动。
(4)于掌指关节掌面可触及结节样隆起,压痛明显,在伸屈活动时在结节处可能有摩擦感及弹跳感。(5)屈指抵抗试验:令患侧掌指关节伸直,检查者施阻力对抗后再嘱患者掌指关节主动屈曲,若诱发疼痛则为阳性。
四、针刀治疗方法腱鞘炎为针灸推拿科常见病,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是激素封闭及手术治疗。封闭治疗复发率高,而手术治疗其创伤大,术后留下瘢痕。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例我科室王卫刚科主任运用小针刀治疗“拇指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个案:
检查:患者拇指处存在“弹响”
针刀治疗:定点
针刀治疗:术前准备
针刀治疗:定向,针刀垂直于皮肤进针,针刀刀口线与肌腱走行方向一致。
针刀治疗:病位
针刀治疗:切割深度
针刀治疗:内收法示
针刀治疗结束,患者拇指无弹响症状消失。
针刀微创闭合性松解术治疗狭窄性屈肌腱鞘炎,针对其发病机理有的放矢治疗,故疗效显著,对正常组织干扰少,几乎无损伤,施术时几乎在无痛苦状态下进行,病人痛苦小,无切口,不出血,时间短,大多5~10分钟内可完成或立竿见影的优点,说明针刀微创闭合性松解术的科学性、可靠性,也进一步证实了肌腱卡压与其解剖结构及受卡压肌腱、腱鞘之间粘连的密切相关性。一般1次即愈,必要时于半月后重复治疗一次,术后嘱咐患者第二天后开始功能性锻炼半月,可提高疗效。针刀松解已经逐步替代开放性手术治疗本病。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okm.com/wahl/1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