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损伤,问题在哪
美国运动协会数据显示,55%的运动损伤都在于膝盖。
膝关节当之无愧是身体最易受伤的部位,26%的成年人都有膝盖痛的经历。
研究表明,平躺时膝盖的负重几乎为零,站起来和平地走路时负重是体重的2-3倍,上下坡或者上下楼梯时是3-4倍,跑步大约是4倍,蹲和跪大约是8倍。
膝关节是人体活动最多、负重最大的屈曲关节,在外力作用下极易发生膝关节损伤。膝关节为铰链结构关节,主要发挥称重及运动功能,由股骨、髌骨及胫骨及周围软组织包绕形成,且含有胫骨关节、髌骨关节2个关节结构。膝关节运动是指胫骨髁及股骨髁间的关节面相对运动,由于膝关节独特的解剖结构,关节活动主要限于矢状面运动。胫骨与股骨间有内侧半月板和外侧半月板,起到稳定、保护、营养关节等作用,同时可增加胫骨关节的接触面积。髌骨处于膝关节前侧,股四头肌肌腱止点附着于其上,起到增加股四头肌力臂的作用,同时由于其与股骨接触面积较大,对均匀髌骨关节面间应力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膝关节独特的解剖结构,膝关节主要行伸屈运动,同时可允许一定程度的内旋外旋、内翻外翻等运动。解剖学研究证实,人体运动时膝关节需承受较大的应力,正常状态下,通过半月板及关节软骨的缓冲作用,关节面单位面积负荷减小,从而维持关节活动正常进行。剧烈运动或外界暴力损伤刺激膝关节时,往往根据受力方向的不同导致不同的骨性结构、韧带及半月板损伤,从而影响膝关节的稳定性,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关节肿胀、疼痛,患肢运动功能受到严重影响。下肢肌肉力量训练,可以增加关节的稳定性,较强的肌肉力量可以协同关节周围结缔组织,在运动过程中增加稳定性,减小损伤的风险。一些针对本体感觉的训练,可以增加在运动中的躯体姿势控制能力,进一步减小损伤的风险。除了骨骼之外,膝关节的韧带也很重要,膝关节周围有4条主要的韧带,提供力量与稳定性方面的支持。那么,膝关节为什么会痛?痛了该怎么办?想解决疼痛问题,先要清楚什么原因引起
常见的情况如下:
过度使用,关节劳损
如果你做了过量重复性、高强度的,需要膝关节屈伸的训练,膝关节就会“有脾气”,不断重复的腾空落地以及关节屈伸,难免发生过劳伤。
下肢体态异常,导致动作不标准
最常见的X、O型腿等腿型问题,再加上下肢力量不足、不均衡,造成动作不标准,膝关节压力增加。比如,深蹲时的膝关节与脚尖的朝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就造成膝关节某个点压力的激增等。
肌肉力量不均衡,超负荷运动
膝关节由腿部其他肌肉支撑,尤其股四头肌、腘绳肌和臀大肌。如果这些肌肉群过弱或者太紧,也会造成膝关节不适。比如,在我们弯曲或者伸直膝关节的时候,大腿前侧的股四头肌负责保证髌骨的稳定。如果股四头肌太弱或太紧,运动时,髌骨就很难保证在正确的位置上,从而造成膝盖不适。
韧带损伤
韧带负责维持膝关节的稳定,主要有前、后交叉韧带以及内、外侧副韧带。韧带是强韧、能够弯曲的肌纤维组织束,将关节周围的骨头链接在一起。平时我们走路、跑步、深蹲都要靠它来控制。太突然或者太强烈的运动,韧带的纤维就有可能被撕裂。
大部分运动后膝关节的疼痛并非来自运动本身,而是我们对于膝关节的使用方式的正确性还未掌握。不要觉得运动后膝关节会损伤,索性不进行运动,我们来看看膝盖痛的解决办法髂胫束综合症膝关节侧面疼痛,但没有肿胀和僵硬,疼痛并不持续,休息后就会消除原因:运动前后没有足够的热身和拉伸,阔筋膜张肌、髂胫束过度紧张;髌骨疼痛综合症膝关节前面痛,上下楼梯、上下坡疼痛、蹲下、久坐时感觉不适,膝关节活动时发出声响;原因:髌骨周围的肌肉不平衡,导致髌骨滑动轨迹偏移,进而造成髌骨与股骨间的磨损缓解方法:1.放松过于紧张的肌群对阔筋膜张肌、臀中肌、臀大肌进行放松,对髂胫束进行拉伸泡沫轴滚动按压,持续2分钟,根据情况选择组数,建议2-3组。侧身倚靠墙边,膝关节不适的腿靠内侧,手扶墙以作支撑。让没有受伤的那侧腿交叉置于受伤腿的前面,保持膝盖不适腿的足部稳定,使髋部倚靠向墙壁,保持10秒,回到原来姿势重复2次。2.加强薄弱肌群这里小提示,小编前几期有专门写臀部肌肉的力量练习,大家有兴趣可以再看看再好的缓解疼痛方法都不及有效的预防措施;所以在运动前后,需要做的预防措施很重要:积极热身、拉伸放松
纠正错误的动作模式
加强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锻炼
促进肌肉间协同用力,提高膝关节的平衡和稳定性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okm.com/wahl/11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