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它折磨20年,55岁女子多处关节畸形
医学指导:
中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戴冽
这两天
广州的天气直线下滑
这呼啸的大风
差点把我的颜值保镖(假发)给吹走了
最关键的是
风中夹杂的凉意
真叫人瑟瑟发抖
于是
手指痛
膝盖疼
全身都疼
.....
许多“老病号”旧疾复发
直呼受不了
10月12日是“世界关节炎日”
今天教你如何爱护你的关节
先来看看几个案例
从手指关节僵硬、畸形,到膝关节疼痛、畸形,家住湘西的张女士(化名)20年来饱受关节问题的折磨。
55岁的张女士是一位普通农妇,20年前出现双手指指尖关节畸形,活动受限等情况,检查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张女士一直服药治疗,但10多年前,张女士膝盖开始出现疼痛、肿胀,走路、上下楼等都不方便。原来,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累及到了膝关节。然而,由于经济条件限制等原因,张女士未进一步治疗。
近1个月来,张女士病情加重,两个膝盖稍走几步就疼痛难忍,必须停下来休息,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于是,张女士医院骨关节运动医学科就诊。
经全面检查,医生发现张女士的左髋关节、双膝关节病变,尤以双膝关节严重,考虑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改变所致。双膝关节不仅疼痛、肿胀,而且已屈曲畸形,需要手术治疗才能有效改善关节功能。经与张女士及其家属沟通,决定对张女士实行膝关节置换。
术后,张女士的膝关节问题明显好转,目前已顺利出院。医生提醒,对于张女士这样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仍要继续进行科学的抗风湿治疗,控制源头,并加强双膝关节的功能锻炼,定期复诊,做好病情监测。
医师介绍,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病程长,致残率高,可以引起关节严重畸形和功能丧失。该病多发于40~60岁人群,女性更为多见,常常表现为早晨起床时关节活动不灵活,关节疼痛、肿胀和畸形。
近年来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肥胖问题的加剧
关节炎患病率明显增加
相关案例网上经常可见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关节炎患者有3.55亿人,在亚洲,每6个人中就有1人患上关节炎这种头号致残疾病。
那么如何判断是否患了关节炎?
又如何预防关节炎?
中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戴冽带来四点自测,五招预防!教您正确认识关节炎~
关节炎可在各个关节发病,除膝关节外,手指关节、髋关节、趾关节、脊柱关节等也是易发部位。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有无关节炎呢?
戴冽介绍,首先可以根据关节有无红、肿、热、痛以及功能障碍来进行判断。
“红”是指关节急性炎症时会出现皮肤发红。
“肿”是指因关节腔内积液或关节周围软组织炎症引起关节肿胀。
“热”是指正常人的关节摸起来是凉的,如果关节部位摸起来是热的甚至发烫,那么就证明关节有炎症存在。
“痛”是关节炎的最主要表现,多在活动时出现,有些疾病可在休息时出现,炎症明显时外力压迫疼痛加剧。“功能障碍”是指关节肿痛或结构破坏导致活动受限。
常见的关节炎有四种,分别是: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和痛风,这四种关节炎各有不同的特点:
骨关节炎是一种退行性骨关节病,多见于50岁以上者,因此被称作“中老年人致残杀手”。骨关节炎主要累及膝、脊柱等负重关节。通常表现为上下楼梯、蹲起时感觉膝盖疼痛不适,早晨起床或久坐后膝盖感觉发僵。随病情加重,患者可能会有平地走路疼痛,甚至关节变形等症状。
类风湿关节炎常见表现是双手指、腕、肘、膝、踝、足部关节对称性疼痛,常伴有早晨起床时关节僵硬感,未经规范治疗常出现关节畸形,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80%发病于35~50岁的中青年,女性多见,因此是“中青年女性致残杀手”。
强直性脊柱炎主要侵犯脊柱,多见于青壮年男性,是“青年男性致残杀手”。主要表现为夜间及早晨起床时腰痛,也可出现非对称性的下肢大关节炎,未经治疗出现脊柱畸形,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多有家族史,90%以上患者HLA-B27阳性。
痛风是长期高尿酸血症后尿酸盐晶体在关节沉积诱发关节炎,疼痛剧烈、红肿明显,初期可自然消退。间断发作,如不治疗转化为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后则变成持续性疼痛。除引起关节畸形外,痛风还可以引起肾功能不全、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痛风现已成为常见病,多见于成年男性和老年女性。
戴冽提醒,关节炎种类繁多,一般人通常难以准确辨别,因此出现关节疼痛和病变时建议用手机拍下当时关节情况,并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诊治,让医生为您提供专业的治疗建议,以免耽误病情,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在生活中,像汽车需要给车轮胎做定期保养,所以我们也要日常就做好关节的保养,日常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超重人群首要任务——减重
骨关节炎的发生与肥胖息息相关,因此减轻体重是骨关节炎患者的首要任务。减轻自身体重,就是减轻了膝关节的负重。
另外,我们也要减少手关节的负重,避免手提重物,尽量使用工具分摊重量。
●防寒保暖,做好安全防护
关节受寒会使关节周围的组织和血管收缩,造成血液循环不畅,加重骨关节炎的症状。我们要注意关节保暖,勿受风寒,及时增添衣服,同时可使用关节保暖护具。
做好安全防护,避免关节受伤,上下楼梯拉好扶手,下蹲时应该扶物借力,女性患者应避免穿高跟鞋。
●功能锻炼
正确适当的锻炼可以预防、延缓和减慢骨关节炎的进程。
有益的锻炼包括:游泳、散步、骑脚踏车、打太极拳、卧直腿抬高等活动。而不正确的过度锻炼可导致骨关节炎加重,如爬山、爬楼梯或下蹲起立等。注意急性期应适当减轻劳动强度、减少活动量,疼痛明显时卧床休息,以减轻症状。
●正确上下楼梯与跑步
膝关节是影响下身活动最重要的关节活动中枢。因此,平时做好膝关节保养,对于维持良好的行走能力非常重要。这里教大家上下楼梯或台阶时3个正确的小习惯:
1.让脚尖尽量往前。上台阶时尽量用脚尖顶住台阶,这样就能最大限度让膝关节往回缩,一般膝盖就不会超过脚尖了。
2.身体向前倾。当我们身体向前倾时,就能够增加屈髋的角度,让髋关节分担一部分膝关节的压力,同时让臀部的肌肉也发力,减轻膝盖的压力。
3.下台阶的时候脚尖绷直。前脚掌先落地,减少后腿吃劲的时间,同时让身体的重量通过小腿的肌肉化解掉。
这套方法适用于上下楼梯、台阶、爬山、走过街天桥等,不光老年人需要,年轻人也能及早避免膝盖损伤。不过对于已经存在膝关节损伤的人,要避免进行这种对膝盖冲击力强的运动。
喜欢跑步的人。跑步应该选择塑胶跑道,塑胶跑道软硬适中,对膝关节的冲击力小,而马路路面比较硬,对膝关节冲击较大,易造成膝关节损害,尽量避免。另外,跑步前,事先应准备好一双舒适的跑鞋,一般选足底稍软、弹性好,具备减震缓冲功能的最佳。
●均衡膳食,适当补钙
营养不良会造成骨质疏松、支撑关节的肌肉力量减退,对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也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饮食中注意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适量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补钙的最好时机是在每晚的临睡觉之前。
戴冽提醒,针对关节炎,我们需要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规范的药物治疗应对疾病,防止致残。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通讯员:黄睿、徐延卉、李谦华
编辑:方洪秀
责编:赵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ookm.com/wadwh/13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