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偏瘫患者急性期要不要做康复训练
中风偏瘫急性期要不要做康复训练?
中风偏瘫急性期患者到底要不要做康复运动,这是一直以来存在争议的问题,那么作为临床康复医生,你该如何选择呢?到底要不要做、如何做?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患者在严重昏迷、呕吐、发热等危险症状得以改善,病情基本稳定时,应进行被动功能锻炼。通过大量临床观察,一般来说出血性中风患者7天,缺血性中风患者3天则可开始进行。
研究证明,若人体关节,尤其是大关节静止运动超过3周以上,肌肉和关节的疏松结缔组织就会变成致密结缔组织而致关节挛缩变形。患侧肢体的早期被动运动则可促进血液循环,维持关节韧带活动度,减轻痉挛及废用性萎缩,防止发生肌肉韧带挛缩,预防关节僵直引起的活动受限;并且,患者可尽早体会和察觉到正确的运动方式,为今后自己主动功能锻炼和恢复生活自理打下基础。
临床发现,尽早的功能锻炼,可使足部畸形减少;运动时,肘关节屈曲拘挛减少;肩关节活动范围高度受限制减少;多数患者今后依靠手杖即可达到步行水平以上:几乎无留置导尿管者。
患者肢体的被动功能锻炼,应在关节可活动范围1/2内进行,以后逐渐增大较为安全,并同时注意几点:①医护者的手法要缓慢、轻柔、稳健、有节律,使患者充分体会和察觉到正确的运动方式和肌肉收缩感;②被动运动要在关节正常活动范围内进行,若出现疼痛,不可勉强;③要固定好活动关节的近端关节,以防止发生替代运动;④对容易引起变形的关节(如指、肘、膝、踝等关节)或已有变形的关节要重点运动;⑤每个动作每次要重复5~20次;每天早晨在其他治疗前半小时进行,下午在午睡后1小时进行:晚上最好不进行,以免引起患者兴奋而失眠:⑥每天早晨进行功能锻炼前,应测试患者的血压,连续3天波动在上升或下降4kPa时应减量或暂停。下面我们以图文形式一一给大家分解,希望帮助更多的人。
上肢篇
01
肩关节前屈上举法[操作]患者仰卧,呈功能体位,两上肢置于体侧,掌心向上;医(护)者两手分别握其患肢腕部掌侧和肩部外侧;缓慢将患上肢伸直,并前屈上举约度,停顿3~5秒,然后缓缓收回呈起始位,重复操作5~10次。
[功效]主要锻炼屈伸肩关节肌群;防止发生肩关节粘连和肘关节拘挛。
02
肩关节外展内收法[操作]患者仰卧,呈功能体位,两上肢置于体侧,掌心向上,医(护)者两手分别握其患肢腕部掌侧和肩部外侧,缓慢将患上肢伸直,并外展上举约度,停顿3~5秒,然后,缓缓内收呈起始位;重复操作5-10次。
{功效]主要锻炼外展内收肩关节肌群;防止发生肩关节半脱位和肘关节拘挛。
03
肩关节内旋外旋法[操作]患者仰卧,呈功能体位,两上肢置于体侧,掌心向上,医(护)者两手分别握其患肢腕部掌侧和肩部外侧,缓慢展肩、屈肘均呈约90度,掌心向足;缓缓内旋肩,掌心向前下方,慢慢外旋肩,掌心朝上;重复操作5~15次,收回呈起始位。
[功效]主要锻炼内、外旋肩关节,屈肘关节肌群;防止发生肩关节粘连和半脱位,肘关节僵直。
04
肩关节前屈内旋法{操作]患者仰卧,呈功能体位,两上肢置于体侧,掌心向上;医(护)者两手分别握其患肢腕部背侧和肩部外侧,缓慢前屈内旋肩关节,屈肘,掌心向足,手背触及到健侧肩部为佳,然后缓缓收回呈起始位:重复操作5~10次。
[功效]主要锻炼屈曲、内旋肩关节、屈曲肘关节和前臂旋前肌群;防止发生肩关节粘连、肘关节僵直挛缩。
05
肘关节屈伸旋臂法{操作]患者仰卧,呈功能体位,两上肢置于体侧,掌心向上;医(护)者两手分别握其患肢腕部背侧和上臂前下位,缓慢屈肘,掌心向足:缓缓伸肘,掌心向上;重复操作5~15次。
[功效]主要锻炼屈伸肘关节,前臂旋前、后肌群;防止发生肘关节挛缩和僵直。
06
展肩屈伸肘法操作]患者仰卧,呈功能体位,两上肢置于体侧,掌心向上;医(护)者两手分别握其患肢腕部背侧和肩部,缓慢展肩呈约90度:缓缓屈肘,掌心向足,伸肘,掌心向上;重复操作5~15次,然后慢慢收回呈起始位。
[功效]主要锻炼外展肩关节、屈伸肘关节和前臂旋前、后肌群;防止发生肩关节半脱位和减轻肘关节痉挛和僵直。
07
腕关节掌屈背屈法[操作]患者仰卧,呈功能体位,两上肢置于体侧,掌心向上:医(护)者两手分别握其患肢腕部掌侧和第2~5手指掌侧,缓慢展肩屈肘均呈约90度,并固定之,掌心向足;缓缓屈腕、伸指;伸腕、屈指;重复操作5~15次,慢慢收回呈起始位。
[功效]主要锻炼屈伸腕、指关节肌群;分离腕、指关节共同屈伸运动,减轻其痉挛;防止发生肩关节半脱位。
08
桡腕关节尺屈桡屈法[操作]患者仰卧,呈功能体位,两上肢置于体侧,掌心向上;医(护)者两手分别握其患肢腕部掌侧和掌指,拇指在外;缓慢展肩、屈肘均呈约90度,并固定之,掌心向足;缓缓内收手、外展手;重复操作5~15次,慢慢收回呈起始位。
[功效]主要锻炼内收、外展桡腕关节肌群;防止发生吊腕,手指拘挛和肩关节半脱位。
09
拇指关节展收屈伸法[操作]患者仰卧,呈功能体位,两上肢置于体侧,掌心向上;医(护}者两手分别握其患肢腕部掌侧和第2~5指,缓慢展肩、屈肘均呈约90度,并固定之,掌心向足:缓缓分别外展、内收、屈曲、伸直拇指;重复操作5-20次,慢慢收回呈起始位。
(功效]主要锻炼展、收、屈、伸拇指关节肌群,对大脑功能起反射性调节作用,促使手指功能尽快恢复;防止发生肩关节半脱位和吊腕。
10
四指关节屈曲伸直法[操作]患者仰卧,呈功能体位,两上肢置于体侧,掌心向上;医(护)者一手握其患肢腕部背侧,另--手掌按在患指第2-5指端,缓慢展肩、屈肘均呈约90度,并固定之,掌心向足;医护者手掌缓缓上下揉动,患指关节随之屈曲、伸直;重复操作5~20次,慢慢收回呈起始位。
[功效)主要锻炼屈伸指关节肌群,对大脑功能起反射性调节作用,促使手指功能尽快恢复;防止发生肩关节半脱位和吊腕。
11
四指关节内收外展法[操作]患者仰卧,呈功能体位,两上肢置于体侧,掌心向上;医护者一手握其患肢腕部背侧,另一手指指腹对按在患指指腹,缓慢展肩、屈肘均呈约90度,并固定之,掌心向足;医护者手指内收、外展,患指随之收展;重复操作5-20次,慢慢收回呈起始位。
[功效]主要锻炼收展指关节肌群,对大脑功能起反射性调节作用,促进指功能尽快恢复;防止发生肩关节半脱位和吊腕。
下肢篇
01
髋关节外展内收法[操作]患者仰卧,呈功能体位,双下肢自然伸直;医护者一手握其患肢足跟部并稳定踝关节呈0度,另一手托膝关节下方并使膝关节伸直,缓慢稍抬患下肢,展髋(稳定健下肢不能随之运动)、收髋;重复操作5~6次。
[功效]主要锻炼外展、内收髋关节肌群;防止发生髋、膝关节挛缩,足垂内翻。
02
髋关节内旋外旋法[操作]患者仰卧,呈功能体位,双下肢自然伸直;医护者一手握其患肢足跟部并稳定踝关节呈0度,另一手托膝关节下方,缓慢屈髋、膝均呈约90度;缓缓内、外旋髋,重复操作5~10次,慢慢收回呈起始位。
[功效]主要锻炼屈曲髋、膝关节,内、外旋髋关节肌群;防止发生髋关节外撇,足垂内翻。
03
髋膝关节屈曲伸直法[操作]患者仰卧,呈功能体位,双下肢自然伸直:医护者一手握其患肢足跟部并稳定踝关节呈0度,另手托膝关节下方,缓慢屈髋、膝均呈约度,停顿3~5秒,然后缓缓伸膝,再慢慢伸髋;重复操作5-10次。
[功效]主要锻炼屈伸髓、膝关节肌群;防止发生髋、膝关节挛缩、僵直,足垂内翻。
04
踝关节背屈跖屈法[操作]患者仰卧,呈功能体位,双下肢自然伸直;医护者两手分别握其患肢足跟部和足底上位,缓慢伸足,停顿3~5秒,然后缓缓屈足;重复操作5~15次。
[功效]主要锻炼背屈、跖屈踝关节肌群;防止发生足垂内翻。
05
跟距关节外翻内翻法[操作]患者仰卧,呈功能体位,双下肢自然伸直;医护者两手分别握其患肢足跟部和足底上部,缓慢外翻足,停顿3~5秒,然后缓缓内翻足:重复操作5~15次。
[功效]主要锻炼外翻、内翻跟距关节肌群;防止发生足垂内翻,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
06
跖趾关节伸展屈曲法[操作]患者仰卧,呈功能体位,双下肢自然伸直;医护者两手分别握其患肢足背部并稳定踝关节呈0度和足趾末节,缓慢伸趾、屈趾;重复操作5~20次。
[功效]主要锻炼屈伸跖趾关节肌群,对大脑功能起反射性调节作用,促进足趾功能尽快恢复;防止发生足垂内翻。
扫码转载请注明:http://www.mookm.com/wadwh/12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