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君,我该怎么远离你
很多家长会咨询瘢痕什么时候治疗最好,那咱们今天先聊一聊瘢痕形成的因素,瘢痕的临床表现及分类,瘢痕的治疗等,全面了解瘢痕,一起来赶走瘢痕君!
一:成长的烦恼之家长烦恼篇----影响瘢痕形成的因素
1.遗传学因素:病理性瘢痕尤其是瘢痕疙瘩呈现家族性发病,遗传因素发挥了重要作用。
2.损伤部位和张力不同部位的创面愈合后瘢痕形成程度有所不同,如下颏、胸骨前、三角肌、上背部、肘、髋、膝、踝关节、足背等活动部位,是增生性瘢痕的好发部位,而眼睑、前额、背部下方、前臂、小腿、外生殖器和乳晕等部位,创面愈合后瘢痕形成程度较轻。研究表明,运动部位之所以容易形成增生性瘢痕,与该处皮肤张力大、活动多有关。张力牵拉导致瘢痕反复破裂、出血,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纤维增多。
3.年龄瘢痕疙瘩在儿童青年人比较常见,而在老年人则较少。即使在同一部位,年龄不同,瘢痕厚度也有所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儿童青年人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体内各种激素分泌及组织生长旺盛,创伤后反应性强。同时年轻人皮肤张力大,易发生瘢痕增生,而老年人皮肤松弛,皮肤张力小,胶原纤维反应低下,增生性瘢痕发生率低。
4.皮肤色素皮肤色素和瘢痕疙瘩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皮肤色素是色素激素作用的结果,而色素激素最易激起组织反应,形成瘢痕疙瘩。如有色人种尤其是黑人,瘢痕疙瘩的形成几率明显高于白人;在人体色素集中的部位,瘢痕疙瘩形成几率也比较高,色素少的部位如手掌或足底,瘢痕疙瘩较少见。
5.感染创面发生急性或慢性感染,刺激成纤维细胞功能紊乱,且成肌纤维细胞数量增多,导致胶原过度沉积且紊乱排列,形成肉芽组织及瘢痕组织。
6.异物灰尘、滑石粉、植物纤维、线结和某些化学物质可刺激伤口局部组织增生,加重瘢痕产生程度。
7.其他切口与皮肤表面的角度、创面的深度、创面修复的时间、移植皮片的厚度与瘢痕形成程度有关。
当切口垂直于皮肤表面时,瘢痕形成程度较轻,反之较重;创面的深度达到真皮网状层,可产生增生性瘢痕,如仅伤及真皮浅层,则瘢痕形成几率较低;创面修复的时间越长,瘢痕产生的几率越大;皮片移植的厚度越厚,创面成肌纤维细胞数量越少,皮片挛缩越轻,瘢痕形成程度也越轻。
二:成长的烦恼之家长烦恼篇----瘢痕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1.表浅性瘢痕多见于擦伤,为皮肤浅表感染后形成。其外观稍粗糙,可有色素变化,表面平而软,无功能障碍,一般不需处理,必要时可行离子束、手术、激光、微针等修复。
2.凹陷性瘢痕瘢痕表面凹陷,范围广泛者常伴有皮下组织、肌肉骨骼等粘连或缺损,有功能障碍,与神经粘连者可发生疼痛,需行离子束、手术、激光、微针等修复。
3.萎缩性瘢痕又称不稳定性瘢痕,瘢痕较硬,局部血管少,呈淡红色或白色,表皮极薄,基底部有大量胶原纤维,深部组织紧密粘连,不能耐受摩擦与负重。此类瘢痕易反复破溃、感染,形成经久不愈的慢性溃疡,晚期可导致恶变。应及早切除瘢痕,修复创面。
4.挛缩性瘢痕严重破坏功能,多见于深度创面自行愈合者。瘢痕挛缩引起各部位功能畸形,如不及早松解瘢痕挛缩,往往导致关节僵直、脱位、器官移位,发生于青少年则可影响发育,因此应尽早手术。
5.增生性瘢痕多见于深II度烧伤和浅II度烧伤及中厚皮片供皮区创面自行愈合后。瘢痕厚且硬,色红或紫色,时有痒痛感。瘢痕表面为萎缩型上皮所覆盖,瘢痕内有大量结缔组织增生,毛细血管扩张,并有炎性细胞浸润及肌成纤维细胞。一般持续6个月或更久,以后充血减退,毛细血管减少,瘢痕渐趋柔软、平坦,痒痛症状缓解或消失。治疗应结合部位、功能影响及患者主观愿望确定,可选择离子束、手术、激光等修复,手术一般于瘢痕稳定后进行,但若发生于功能部位,影响功能,则应尽早手术。
6.瘢痕疙瘩又称蟹足肿,于烧(创)伤甚至未引起病人注意的极轻微损伤后形成,是以皮损后真皮异常纤维增生反应为特征的病理性组织。好发部位为身体上半部,如头、颈、胸骨正中、肩和上臂,眼睑、乳晕和阴茎等处少见。外观形态不一,有时呈带状与皮纹平行,范围一般都超过原病变,瘢痕组织边缘明显突出于其界限外,呈粉红色或紫红色,软骨样硬度,无弹性,血供差。偶有痒痛感,搔抓后易破溃,或其中的皮脂腺和毛囊感染致脓肿、窦道,形成经久不愈的溃疡。瘢痕疙瘩不同于增生性瘢痕之处在于其超过皮损边缘呈浸润性生长,无自限性,单纯手术切除后易复发,必须辅以放射治疗等综合手段,有良性真皮肿瘤之称。
目前临床上将增生性瘢痕、萎缩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统称为病理性瘢痕。此外根据瘢痕形态还可将瘢痕分为线状瘢痕、蹼状瘢痕、桥状瘢痕等。
三:成长的烦恼之家长烦恼篇----瘢痕的预防和治疗
一、手术治疗
常规外科手术切除是临床瘢痕治疗的常用方法之一。手术时机一般选择在瘢痕成熟后,此时瘢痕变软而平坦,充血消退。但在功能部位的瘢痕,一旦影响功能,应尽早实施手术。瘢痕切除后,可以予以直接合、“Z”或“W”成形术、组织移植(皮片、皮瓣)或软组织扩张术,改善病损部位的外观及功能。手术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掌握无菌、无创、无张力操作的原则。应当注意的是手术切除后瘢痕仍存在一定的复发率,尤其是瘢痕疙瘩,复发率可高达45%~%,且手术有可能刺激原有病变和周围皮肤,使病变范围扩大、病情加剧,因此手术后辅以加压疗法、放射治疗等综合手段治疗是目前公认的方法。
二、非手术治疗
离子束治疗:离子束治疗是近几年新兴的瘢痕治疗的首选物理治疗方法,其不同于激光、放射等,为纯物理治疗方式,不需要注射药物,无射线副作用,其基本原理是产生微等离子作用于瘢痕。(表皮修复)异化的瘢痕表皮受到微等离子剥脱损伤后,启动了皮肤创伤修复机制,剥脱点宽而浅,通过皮损周围正常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迁移及分化进行修复受损表皮,从而使瘢痕外观接近正常皮肤。
对比上面的图片,孩子疤痕变薄变软,腰部能够挺直
(真皮修复)离子单极产生的热效应一方面刺激成纤维细胞在正常调控下合成新的胶原纤维及基质,一方面可以使瘢痕组织中原有排列紊乱的胶原纤维进行重排,随着新胶原纤维的新生、重新排列,达到填充缺损的组织空隙、组织重塑的结果。(修复周期短)当离子束接触皮肤后,由于吸收系数极高,能量快速传递到真皮深层,气化剥脱的深度很浅,同时因为采用了像束(Pixel)技术,只剥脱了治疗区域的部分表皮,组织移行很快,所以修复期很短。减少了弹力加压治疗的周期及外用药物的使用时间,已经得到国内外的公认,但由于其价格昂贵,所以未能普及。2.加压治疗弹力加压是目前临床上瘢痕防治的有效手段之一。其机制在于持续压力作
用下局部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导致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如血管数量减少,管腔变窄,内皮细胞变性,限制了瘢痕增生。加压疗法应遵循尽“早”、“紧”、“久”的原则。“早”即创面愈合后尽早开始加压;“紧”即内层要紧,以维持一定的压力;“久”即创面愈合后6个月内应持续应用。终止加压的标准为瘢痕变软、颜色变浅。
四:成长的烦恼之家长烦恼篇----瘢痕什么时候治疗最好
对于创伤、烧伤后病人形成畸形或留有瘢痕的治疗,原则上,一般待瘢痕较稳定成熟后,再进行整形,一方面手术效果较好,另一方面减少术中出血。增生性瘢痕一般在6个月~2年后,瘢痕渐趋成熟,变软而平坦,颜色变浅,充血消退。因此,创伤、烧伤病人再次手术时机最好在6个月或1年以后,待瘢痕软化、稳定之后再行手术,效果较好。
但如果影响患者的功能和生活时,则不应等待,应及时切除瘢痕,松解挛缩,纠正外翻,松解周围组织并进行皮片游离移植或皮瓣的转移修复。如:对于上下眼睑,瘢痕挛缩可导致眼睑外翻,不能完全闭眼,结合膜外露,使角膜失去保护,如长期不矫正,多继发慢性结膜炎、睑板和结合膜肥厚、角膜溃疡、白斑,严重者可导致失明。又如手烧伤或外伤,创面愈合后形成增生性瘢痕,常不能维持正常功能位;尤其是手背瘢痕,挛缩后可牵拉掌指关节背屈,甚至引起关节脱位,严重手部挛缩者,功能障碍日久,还可出现废用性肌肉萎缩和骨质脱钙,所以应早作处理。
赞赏
人赞赏
如何治好白癜风北京去哪里医院看白癜风好转载请注明:http://www.mookm.com/wacs/5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