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气逍遥步五

第五节手经疏导式

接上式,两臂自然下垂不动,双肩放松向前、向上、向后划立圆3圈(图61、62)。接着再向后、向上、向前划立圆3圈(图63、64)。上动不停,两掌上翘,指尖向前,掌心向下(掌和臂尽可能成直角),肩关节放松,向前推掌,臂和身体不可超过20度角(图65)上动不停,两臂慢慢后拉,至体侧后方,臂和身体不超过20度角(图66)。这样慢而不断地推拉3次后,转两掌心相对,以肩带肘,以肘带腕,以腕带指,腹前慢慢合拢,同时逐渐翘掌,指尖向下,成喇叭状(图67)。当两掌根相距1—2寸时,再以肩带肘,以肘带腕,以腕带指,向两侧慢慢拉开,同时逐渐屈掌,使两掌心斜向上如捧球状(图68)。

这样慢而不断地开合聚气3次后,两掌移至体侧后方,以肩带肘,以肘带腕,以腕带指,在体后慢而不断地开合聚气3次(图69、70)。上动不停,两掌经体侧慢慢上举,掌心向下,与肩同高(图71)。上动不停,右臂屈肘拢气,使掌心劳宫穴对准胸部膻中穴;同时,左臂平移至体侧前方,并逐渐转掌心向上,高与肩平(图72),接着右掌从膻中穴向左经云门、沿左臂内侧的手三阴经,经曲泽、郗门、间使、内关、劳宫等穴到左掌指端(图73)。上动不停,左掌转掌心向下,右掌继续绕经左手指端至左手背之上方,沿左臂外侧的手三阳经,经外关、支沟、曲池到肩偶穴(图74),右臂抬高过头沿颈后玉枕穴(图75),绕至体前膻中穴。

这样反复练习3—5次,意在右掌劳宫穴,并注意体察右手所到各部位的气感。然后右臂向斜前方伸出,并逐渐转掌心向上,与肩同高;同时,左臂屈肘拢气,使掌心劳官穴对准胸部腋中穴(图76)。上动不停,左掌从脑中穴向左经云门沿右臂内侧的手三阴经,经曲泽、郗门、门使、内关、劳宫等穴到右掌指端(图77)。接着右掌转掌心向下,左掌继续绕经右手指端至右手背之上方,沿右臂外侧的手三阳经,经外关、支沟、曲池到右肩穴(图78),左臂抬起过头,沿颈后玉枕穴(图79),绕至体前膻中穴,按上述要求反复练习3—5次。然后,右手掌心劳宫穴重叠在左手外劳宫穴上,掌心向内,置于膻中穴处(图80)。上动不停,两掌同时由上而下,逆时针方向(女子顺时针方向)进行螺旋形揉腹。动作要柔和连贯,意在两掌劳宫穴,最后停在脐下丹田处养气片刻,分手还原。

动作要求和意念活动

两肩向前和向后划立圆时,肩关节要放松,动作要圆活,要意想向上有天高,向下入地心,向前向后直至天边,划成极大的立圆。两掌前后拉地气时,要保持掌心向下,手臂伸直,要意想掌心在地下虚空和地气相接,以肩关节为轴,前后推拉,主要体察两掌推拉时的气感。两掌在体前和体后蠕动聚气时,要求肩催肘,肘催手,节节贯串(包括腕催指)。动作要轻松柔软,成弧形蠕动。并以意引气从肩向下直至指端。

手经导引,是按十二经循行路线自我导引的一种方法。意在运动手之劳宫穴,要求意随手行,气随手动(即外行内导)。要重点体察被疏导部位的气感,手之运行要缓慢连贯,手掌距身体约3—5厘米。两掌重叠自上而下螺旋揉腹时,动作要柔和连贯,意在两掌劳宫穴,以意引气归下丹田。

主要功用

两肩前后划立圆,有利于打开夹脊关和腋门,可促进全身气血流通。拉地气和蠕动聚气,可进一步加强周围气感,尤其是加强两掌的气感,为手经疏导创造条件。通过手经疏导法,可加速打通手三阳经和手三阴经6条人体主要经络通道,使体内真气加强,免疫力提高;同时为打通“大周天”奠定基础。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okm.com/wazz/1514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