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开兰,走出心中的九道丫口

白癜风难治吗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529/6288655.html

年底,打工归来的项开兰在自家屋后干活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未满周岁的女婴被火烧伤,长大后左手畸形受到歧视。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又被误当作麻风患者公诸于众。在文山州皮防所的帮助下,她勇敢走出家门接受了部分免费治疗。她想和同龄女孩一样拥有一双健康美丽的手,用它们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她叫项开兰,家住丘北县天星乡布红村委会九道丫口自然村,苗族。18岁,本该是满面笑容跟着小伙伴嬉戏打闹的年纪,项开兰却依然形单影只。她不敢接近他人,也不愿意别人靠近自己,这一切,只因幼时那场意外造成的身体伤害和心理阴影。

不速之客莅临偏远山村,十岁女娃稀里糊涂“被出名”

九道丫口,是座落在丘北与砚山交界处山坳里的一个小山村。年,马六塘麻风康复村及周边村寨的20名麻风康复者陆续迁到这里,被外界的人称为“麻风村”。经过多年的繁衍生息,目前全村有12户65人,尚有年老、残疾10名康复者居住村内,近年来已无新病例发生。村里土地贫瘠,人均耕地面积0.98亩(大部分为石旮旯地),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

志愿者镜头下,幼时项开兰的左手是这样的

年,项开兰在这片土地上出生。这个女孩走入大众视野,源于年12月在网上流传的一个帖子。当时,一批志愿者到村里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还将村容村貌、村民身体和生活状况等照片发在网贴上,呼吁社会消除歧视,关心帮助麻风患者。其中就有项开兰及其左手的图片,她的左手手指全部往掌心方向勾,且手指之间、手指与手掌互相粘连在一起,形似半握拳,又小又丑。项开兰被“定性”为麻风患者,消息在网络上不胫而走,她稀里糊涂地“被出名”了!

“本来村里的人大都知道我小时候被火烧伤过,但看着左手的样子越来越丑,再加上一些风言风语,真的有人害怕了。”项开兰用手捋了捋右额头前的一撮头发,苦笑着说。由于自卑,她时常习惯性地放下额前的头发,遮盖起大半个脸。

左手残疾源起幼时烧伤,歧视、不便如影随形

提及项开兰情况的网贴发出来没几天,就引起了文山州皮防所所长杨荣德的注意。多年的行医经验,让他一眼就看出这个女孩得的不是麻风,应该是外伤致残。出于医务工作者的本职,他决定亲自到九道丫口村一趟。当时,上山进村的路只容得下牛车通行,杨荣德一行就徒步进村问诊。

“都怪我没看管好小娃,害苦了她。”项母罗云芬自责地说,小开兰的左手是被火烧伤后变成残疾的。据她回忆,那是农历腊月二十九,天气寒冷,当时火炉里的柴火燃得不是很好,她将年仅4个月大的小开兰安坐在火炉边,就到屋后取柴了。突然听见孩子大哭,再跑回屋里时,只见女儿稚嫩的左手已杵在火堆里被烧伤。心急如焚的母亲没有多想,立即用冰冷的水降温,硕大的血泡冒出来,没过几天,血泡破裂,疼得女儿哭哑了声。家徒四壁的项家人只买了些便宜的药膏、托人找几副草药对付,小开兰的伤口痊愈不再疼痛后,大家就没再把这事放在心上。

随着开兰慢慢长大,她的左手跟同龄人长得很不一样,甚至同自己右手的发育步调也不一致。身体上的“与众不同”使一些人将她看作“异类”。她的堂哥项开明说:“在学校,开兰遭到同学歧视、打骂,很少有人跟她玩,我和我弟常为她出头,但除了告诉老师也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由于家里经济捉襟见肘,项开兰只上到小学二年级就辍学回家。离开学校,她同样过得不快乐。村里有人骂她残疾,有人说她得了麻风病。她上街赶集时常遭别人白眼,有一次父母带她去吃东西,刚一坐下,就把同桌的人吓跑了,老板只好把他们赶去一处角落里用餐。小开兰的左手不方便活动,系鞋带、干家务都很费力。慢慢长大,村里的同伴有的外出打工,有的嫁人了,有的刺绣手艺不错,她觉得自己什么也做不好。

罗云芬医院咨询过,想为女儿做手术。但昂贵的费用对这个破落的家庭而言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吓得他们连动手术的念头都不敢再有了。

了解查明项开兰的病因、病情后,杨荣德建议项家带她上文山接受免费治疗。

在州皮防所两度接受手术,病情有所好转

年初,项开兰终于在文山州皮防所(当时的皮研所)入院治疗。她被诊断为烧伤疤痕挛缩畸形、左拇指掌指关节陈旧性脱位。医生为她做了疤痕祛除松解手术,将粘连的手指慢慢打开、分开……

手术只是第一步,州皮防所医生又从专业角度,向项家人、九道丫口村里、发帖的志愿者解释了麻风病的症状、特点及其与外伤致残的区别,澄清了项开兰系麻风致残的误传。

第一次手术见效后,年,项开兰去了外省打工。因为左手和年龄的缘故,她只能进私人小作坊,工资比别人要少很多。类似的遭遇,她在发给杨荣德的手机短信里都有提及。

年8月,项开兰接州皮防所通知回乡,接受第二次手术。为了帮助拇指恢复功能,她的左手拇指被缝在右下腹一个多月。那段时间,她疼得几天吃不下饭,上厕所、洗脸洗头发全靠右手,期间还两次挣裂了伤口,以致出血。医生既恼火她不遵医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恢复,又怜惜她得多忍受一些额外的疼痛。

为了让项开兰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年春节前,杨荣德又特意带着她的主治医生、州皮防所皮肤外科主治医师李子祥进村入户,为她检查术后恢复情况、教授自我恢复方法、评估病情并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李子祥为项开兰检查术后恢复情况

急需更好的康复治疗,费用成了大问题

年2月11日,记者跟随杨荣德一行进入九道丫口村。汽车在平坦的公路上短暂行驶后,迎来了漫长的山路颠簸之旅。距丘北县城53公里、距天星乡政府所在地28公里、距布红村委会8公里,到九道丫口村真是路弯坡陡。几番周折,终于到了进村的山脚下。冬日的蒙蒙细雨,让路况本就不好的山路变得湿滑,遇上来车也难以避让。而这条路,村民们每次步行几小时去赶集都要经过。

据悉,九道丫口村附近没有水源,最近也要到村委会所在地取水,人畜生活用水几乎都靠小水窖蓄水。一进村,大伙的手机就没了信号。天气略微放晴的时候,坐在项家的堂屋里,时而能见到光线透过屋顶的瓦片和墙壁射进来,几扇用旧化肥口袋制成的“门”在房间的门框里摇曳,“窘迫”是这个家的代名词。它的主人甚至都没有一个自家的厕所。

“来,用左手使劲捏捏我的手腕。很好,现在恢复情况还不错,你在家该干什么还得干。”刚一坐定,李子祥就一边示范一边叮嘱项开兰不能闲着,要经常活动、锻炼左手,干活时最好带个手套,避免伤口与外界过多的摩擦。

李子祥教项开兰如何借力水瓶锻炼左手功能

为了展示自己的术后恢复效果,项开兰拎起镰刀、锄头,背着背篓就干活去了。挖地、砍芭蕉花……这些以前碰都不敢碰的重活,她如今干起来一样也不含糊。经详细检查,李子祥认为,项开兰左手外形、功能都恢复得不错。如果顺利的话,再经过两三次手术,左手功能就能恢复80%左右。李子祥特意交代项开兰,过完年出去打工一定先到皮防所检查身体情况,出门换了电话号码一定要告知医生。言语间透着慢慢的慈爱。

眼看畸形的左手有望恢复健康,项开兰终于有点儿勇气设想自己的美好生活。她有三个心愿,一是治好左手,二是出门打工补贴家用、长长见识,当然第三个就是找一个合适的对象成家。毕竟,在同民族的女孩中,她认为自己已经算得上大龄未婚剩女了。

记者了解到,以项开兰目前的状况,想要恢复如常人,还需要更多、更好的康复治疗技术,而这一切面临的将是费用问题。父母仅靠种地为生经济拮据,家中又尚有多个年幼的弟弟妹妹嗷嗷待哺,项开兰下一步的康复治疗或将就此陷入僵局。希望爱心人士帮帮这个可怜的女孩。

--------分享新闻网--传递正能量--------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okm.com/wazz/120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