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枕闪腰急性腰扭伤怎么办一招自救不求

落枕、闪腰、崴脚.......

几乎每个人都遇到过这些生活中的“小意外”。

这些问题往往看起来并不严重,但是却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闪腰

现在有很多人都是整天坐在办公室里对着电脑办公,很少运动,到了假期会出去登山或者做一些户外运动,本想好好舒活舒活筋骨,结果一不小心腰闪了,真是又疼又扫兴。

闪腰用医学术语来说叫急性腰背部扭伤,一般表现为腰疼,不能下弯,转身时疼痛,甚至根本无法转身,不能做其他动作。

中医认为,闪腰是因为腰部肌肉、肌腱、韧带等受到剧烈的扭转而受伤,以致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脉络阻塞不通则痛。作为一种常见的外伤疾患,闪腰在青壮年中发病率最高,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可能转为慢性腰痛。

闪腰属于突发事件,一般情况下手边都不会正好备有药物,医院之前,有没有一些简单的方法可以应应急,缓解一下疼痛呢?

当然有,那就是手三里和委中这两个穴位,可谓是身上自备的“闪腰药”。

?手三里

按照“循经远端取穴”的原理,治闪腰并不在腰上找穴位,而是在四肢上找穴位。手三里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位置在前臂背面桡侧,阳溪与曲池的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的地方,具有通经活络、清热明目、调理肠胃的功效。闪腰的时候,可以弹拨手三里穴,能快速缓解腰部肌肉痉挛,减轻疼痛。

快速取穴:侧腕屈肘,在前臂背面桡侧,手肘弯曲处向前3横指,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按压有酸胀感。

弹拨的方法是将一只手的拇指深按于另一侧手臂的手三里穴,像弹拨琴弦一样地往返拨动。可以感觉到手指下的肌肉肌腱随着弹拨发出轻轻的弹响,同时伴有明显的酸麻胀感,甚至这种感觉会向肘及前臂放散。注意弹拨时不要让受伤的腰部受力,左右交替弹拨两侧的手三里穴,每侧每次1分钟,交替3~5次即可缓解症状。

弹拨手三里穴时如果旁边能有其他人配合轻轻按揉受伤者腰部两侧的肌肉,或者扶住伤者让其轻轻活动腰部,效果会更好。

?委中穴

委中穴也是治疗腰背疼痛的要穴,位于膝关节后侧,也就是腘窝处,腿屈曲时腘窝横纹的中点。

委中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合穴,膀胱经脉从头至脚,有两条支脉经过腰部,最终会合于委中穴,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循经取穴规律,决定了其治疗急性腰痛等病症的功能。

用力点揉委中穴,或者在此穴刺血拔罐,具有舒筋通络、散瘀活血、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起到通则不痛、强腰健膝的作用。

落枕

落枕往往起病急,突然发病。虽然诱因看似简单,可一旦落枕,又十分的不舒服,有些朋友可能需要1周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康复。

一不小心睡落枕了,有什么好药可以治?

恐怕谁也说不出一味专门治落枕的药来,通常大家都是自己揉一揉脖子,揉一揉肩膀,忍一忍,等着它自己好。有的人可能会去诊所,找医生做推拿。这里可以教大家自己治落枕,穴位并不在脖子和肩膀上,而是要在你的胳膊肘上找。

?治疗落枕——肘髎穴

这个治疗落枕的穴位就是肘髎。肘髎穴在手臂外侧,曲池上方的肱骨边缘处,具有舒筋活络的功效,可谓是我们身上自备的“落枕药”。

一边按揉患侧的肘髎穴,一边慢慢转头,做10分钟,一般能明显缓解。

快速取穴:屈肘,在曲池外上方1寸,肱骨边缘处。

为什么治落枕要找这个手臂上的穴位呢?

肘髎属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循行经过肩颈部,所以掐点刺激这个穴位可以疏调肩颈部经络的气血,迅速缓解颈肩部的肌肉痉挛,属于“循经远端取穴”的道理。

附:急性腰扭伤的针刺速效法:

急性腰扭伤的远道取穴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的远道取穴灵活多样,同时配合腰部动作,有利于症状缓解。以下是笔者列举的多种远部穴位和治疗方法,可供各位在临床中应用。(一)针刺手背“腰痛穴”“腰痛穴”又称“腰腿点”,是手背上的一对经外奇位。从名称看,我们就知道它是专用来针治腰痛和腰腿痛的。腰痛有急性和慢性之分,其发病原因又各有不同,腰痛穴主要是用于治疗急性腰扭伤。一般说来,针治急性腰扭伤,远道取穴比局部取穴重要。临床上先采用远道取穴,在取得针感的同时,让患者试行伸动腰部,加深呼吸,反复做些屈伸、下蹲、起立的动作,这样多数能使僵板疼痛的症状很快缓解;假如还有些僵硬,可适当再在腰部压痛部位选穴针刺,或拔火罐,或配合按摩,疗效会很满意。现称“腰痛穴”,其位置相当于原有奇穴“精灵”和“威灵”,共两个点:一点在2、3掌骨之间,在指总伸肌腱的桡侧,指掐时有酸胀感;一点在4、5掌骨间,与前者平列。针刺时可坐位取穴,避开浅静脉和肌腱,向骨缝间直刺,进针0.5-1寸,捻转,使出现明显的胀重感,留针10-20分钟,间歇运针,并伸展转动腰部,即见效果。(二)针刺“落枕”、“中渚”穴腰痛穴对治疗急性腰扭伤具有较好疗效,但这种特异性是相对的。我们取腰痛穴前边的两个穴位落枕、中渚,也能取得很好的疗效。中渚是手少阳三焦经穴,落枕是奇穴,又名“项强”,是以治疗项部伤筋而得名,但实际的适应证要更广些。(三)针刺“八邪”穴由中渚、落枕穴向前,从食指至小指的四个指缝间,有四个奇穴,叫八邪穴,也是治疗腰扭伤。针刺时病人手指分开或屈指,针体与掌骨平行,当指缝纹头处进针约1寸半。如取上都穴(二、三指之间),可透到落枕和腰痛穴的下边来加强针感。(四)针刺“后溪”穴小指后外侧的手太阳小肠经后溪穴更常用来治疗落枕和腰扭伤。取穴时轻握拳,在第五掌骨头后与中渚相平处进针,针向掌骨下,透过中渚,进针1寸许,捻转时有明显酸胀感。(五)针刺“合谷”穴选取手阳明大肠经合谷穴配合中渚穴,也可治疗腰扭伤。取合谷穴,要靠第二掌骨侧进针,这样会出现较强的酸胀感(在肌肉丰富处多产生酸感,近关节处多胀重感)。(六)针“孔最”、“闪腰”、“扭伤”穴除了手部穴位之外,取臂部的穴位是否也有效呢?臂部有几个奇穴,例如在曲池、手三里之间名为“闪腰”穴,曲池与阳池(腕关节部)连线的上1/4与下3/4的交接点名为“扭伤”穴等。看名称就知道这也是从治疗腰扭伤经验中总结出来。针这些穴位,同样要配合腰部的伸转动作。临床实践还说明选用臂部其他穴位如手太阴肺经孔最穴等也有效果。(七)针刺手背“腰痛穴”、下肢“扭伤穴”针刺下肢穴位也可治疗腰扭伤。在实践中还总结出下肢的“扭伤穴”,主治腰痛、坐骨神经痛等。对急性腰扭伤病人,以手背腰痛穴、下肢扭伤穴为主穴,配足太阳膀胱经殷门穴及手太阳小肠经后溪穴,治疗可获显效。扭伤穴位于殷门外侧1寸,直刺1?3寸,切勿向内侧深刺,以防刺及股动脉。为什么许多穴位都能治疗腰扭伤呢?穴位的作用有局部性的、有邻近性的、有整体性的。针刺手足部的穴位治疗腰扭伤,主要是通过整体效应而起到舒筋活络、调和气血的作用。针刺这些穴位都能取得明显的酸胀感,特别是掌腕关节附近一些穴位,那种胀重沉紧的针感,对于缓解腰脊部的痉挛有显著的作用。这些部位主要是手三阳经所分布,经络学说中阳经主外部,古代医书说过“荥、输治外经”和“输主体重节痛”。因此对躯体部急性病痛可选用阳经有关穴,特别推重“输”穴。后溪、中渚就属于“输”穴。下肢选穴也是选用阳经,主要是足太阳经的穴位。因为太阳行身之后,所以可取殷门、委中、承山、飞扬等穴。经外奇穴的选用也是出于同一道理。远道取穴是否需要左右交叉呢?各人的经验也不一致。有人曾做过动物实验:夹挤跟腱可以抑制丘脑束旁核痛敏细胞的持续放电,其抑制效应,与夹挤同侧的还是对侧的跟键并没有多大区别,但是以放电完全中止的时间长短来判断,则施加机械压力于对侧所产生的抑制作用要稍微大些。远道取穴是否都需要强刺激呢?从近年新发展起来的“腕踝针疗法”的经验看,于四肢部采用沿皮下浅刺留针的方法对于痛证也有效。腕踝针治疗急性腰扭伤就是取得跟腱外侧缘、平外踝上三横指处(下6点)进针,沿皮下向上方平刺约1.4寸。如症状部位在腰椎正中,针向可稍偏跟腱的中线斜刺,但不要刺入跟腱;如症状在腰外侧及髓关节部,可于腓骨后缘平外踝上三横指处(下5点)进针。不要求引起酸胀等针感,留针半小时。对于不适用强刺激的病人,可试用此法。从以上各例说明,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的远道取穴是灵活多样的。针灸书歌赋中就有“腰背委中求”、“腰连腿痛腕骨升”和“人中、曲池,可治其痿伛”(伛音与,指弯腰不能直)等记载,现在对这方面经验又有更多的发展了,各种不同的远道取穴法,多数是在取得针感的基础上又配合腰部的动作,这种动作很重要,有利于纠正扭伤的部位。针刺的强度也不宜过分,我们应根据病人的情况,适当运用这些方法。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okm.com/wazlyy/1105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