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医疗队运动外伤处理宣讲
应急医疗队运动外伤处理宣讲
疫情期间的我们,也不忘组织队员们巩固急救的知识和方法。基于让大家都有机会可以回顾我们一年来的所学,在需要我们的场合能实时应用,我们展开了这次外伤处理技能的宣讲活动!
来看看我们是怎么进行的叭!
周六晚,应急医疗队再次召开了在线例会,这次例会主题的重要性完全不亚于CPR,是一般人心中好像有点懂却又朦朦胧胧的---外伤处理。
大家对于外伤处理这个词有什么感觉呢?止血?包扎伤口?
Emmmm…可以说是对了,又可以说是只对了一半…具体来说到底是要怎么判断伤口、处理伤口(包括初步治疗和包扎)就由下面我们来为大家介绍吧~
首先我们要了解到,运动造成的外伤究竟有哪些呢?又要如何判断呢?常见的运动损伤种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关节扭伤
2.鼻出血
3.擦伤
4.拉伤
5.抽筋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一一介绍这些伤害造成的可见特征、病因,以及他们的初步处理方式,为医院医护人员团队争取最多的时间和防止病情急速恶化!
关节扭伤----
在外力作用下,关节骤然向一侧活动而超过其正常活动度时,引起关节周围软组织如关节囊、韧带、肌腱等发生撕裂伤,称为关节扭伤。患处疼痛肿胀、损伤严重时发生组织缺血,出现皮肤颜色改变(呈青色至青紫色),活动严重受限,损伤处有明显压痛,伴随牵扯样、撕裂样疼痛。
处理方法----
制动:积极有效实施严格制动,避免或减少受伤肢体的活动,抬高受伤肢体。
冷敷:损伤发生24小时内,采用冰袋或冷冻喷雾(一般用于迅速缓解剧痛)。
热敷:损伤发生48小时后,可用热水袋等对患处进行热敷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药物:外用云南白药气雾剂喷涂损伤处,先喷红瓶(制冷止痛作用)再喷白瓶(活血散淤)不能用酒精、红花油或膏药之类的,因为这些都会使患处变热,会加重出血和肿胀。
并且要采用踝关节8字包扎法:
1.从脚的前部开始,一只手抓住绷带一端,将绷带从脚外侧绕过内侧,然后到脚底,转两圈。绷带要包住脚三层,每层与上一层重叠1/2。绷带每一圈都要拉紧,要牢固,但不能太紧。绷带每一层都要拉的平直,不能朝不同的方向。
2.包扎脚踝。第三圈缠完后,把绷带拉到脚前,绕过脚踝内侧和后侧到另一边,回到脚背和脚底。绷带应该在脚和脚踝之间形成八字,把脚后跟露出来。
3.重复八字缠法。再缠两次八字,绷带每次和上一层重叠一半。缠完后,绷带应包住整个脚和脚踝。
4.固定绷带。把绷带的最后一段延长一点,用小金属叉固定绷带末端。
鼻出血----
一般情况下,天气干燥或机械性损伤(如车祸、跌伤、拳击伤及挖鼻等)是造成鼻出血的常见原因。而其他因素还有很多,如鼻腔感染、鼻部肿瘤、鼻腔异物,以及血液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等都会造成流鼻血。
血液从单侧或双侧鼻腔流出,血液颜色鲜红或暗红,出血量不一。
处理方法----
立即坐下,若鼻腔内有血凝块(或是有异物堵塞),应马上用力呼气将其呼出。
低头同时用手指捏紧双侧鼻翼或将出血侧鼻翼压向鼻中隔约10~15分钟(压迫止血法),同时冷敷前额和后颈部。
若出血不止,应往出血的鼻孔里填纱条(或是纸巾)。
若出血量大且难以止血,医院就医。
擦伤----
钝性致伤物与皮肤表皮层摩擦而造成的以表皮剥脱为主要表现的损伤,易发于膝部和手掌,损伤程度不一,大多较轻微。
处理方法----
1.创面止血:
一般的小伤口能自然停止流血,若未能自然止血,则可用清洁的布或绷带轻轻按压伤口止血,
若伤势严重,流血不止则应及时就医。
2.创面清洗:
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洗净其中的污物。注意清洗时应从伤口边缘向外清洗,以防感染。
若伤口中的污物无法自行清理干净,医院进行局部清创处理。若铁钉等尖锐不洁物品造成较深伤口,医院注射破伤风针。
3.创面消毒:
在创面使用3%过氧化氢进行消毒,同样从伤口边缘向外清洗,初步消毒后使用生理盐水洗去附着的过氧化氢,使用75%的酒精或碘伏进一步消毒。
4.后续处理:
在伤口局部涂抹红汞(红药水)或龙胆紫(紫药水),若伤口处需覆盖衣物也可敷以无菌纱布避免感染,关节附近的擦伤消毒后多采用消炎软膏或抗菌软膏涂擦,并用无菌纱布覆盖后进行包扎。
注意!
1.红药水和碘酊不要同时使用,两者生成的碘化汞,对皮肤有腐蚀作用。
2.面部伤口不宜用紫药水,以免面部皮肤着色。使用紫药水后不宜包扎。
抽筋----
由于运动前准备活动做得不够充分,肌肉突然从静止状态转到运动状态,一时不能适应,发生了挛缩,俗称抽筋。
处理方法----
1.手指抽筋:抽筋的手先握拳,然后快速张开,如此重复;
2.上臂抽筋:抽筋的手先握拳,然后弯曲小臂,再伸臂伸掌,如此重复;
3.大腿抽筋:将大腿和膝盖弯曲至腹前,双手环抱,再放开并将腿伸直,如此重复;
4.小腿抽筋:用手握住抽筋一侧的脚趾,用力后拉,另一只手向下压住膝盖,使腿伸直如此重复。
W
看完上面的损伤分析和处里方法,相信大家都对于运动损伤有更深刻的认识了,但是大家心中应该还有个疑问吧---
损伤的包扎方法就只有上面那几种吗?如果遇到不一样的状况该怎么办呢?所以,接下来我们要介绍的是运动中损伤常用的五种包扎法:
1.环形包扎法
2.螺旋包扎法
3.反折螺旋包扎法
4.“8”字绷带包扎法
5.回反包扎法
下面我们将
介绍这些包扎法的进行方式:
1
关于环形包扎法----
环形包扎法是各种绷带包扎中最基本的方法,一般用于额部,手腕部,肢体粗细相差不大的(如大臂,大腿下段,手指)等部位。
如何包扎----
1.将绷带打开,第一圈环绕稍作倾斜状,大致倾斜45度;环绕第一圈后,将第一圈斜出一角压入环形圈内环绕第二圈。
2.加压绕肢体4—5圈,每圈盖住前一圈。
3.最后将绷带多余的部分减掉,用胶布粘贴固定,也可将绷带尾端从中央纵行剪成两个布条,然后进行打结。
注意:
包扎时应用力均匀,由内而外扎牢。
2
关于螺旋包扎法----
螺旋包扎法多用于粗细相差不大的肢体、躯干处。
如何包扎----
1.先按环形法缠绕两圈。
2.从第三圈开始上每圈盖住前面一圈圈的二分之一左右呈螺旋形。
3.最后以环形包扎法结束。
注意:
包扎时应用力均匀,由内而外扎牢。
3
关于反折螺旋包扎法----
反折螺旋包扎法通常用于粗细相差较大的肢体部位(如小臂,小腿等),掌部、趾部等小创口的包扎。若伤口由生锈的物品刺破,如钉鞋,铁钉应打破伤风。
如何包扎----
1.先按环形法缠绕两圈固定。
2.然后将每圈绷带反折,盖住前圈三分之二。依次由下而上地缠绕。
3.折返时按住绷带上面正中央,用另一只手将绷带向下折返,再向后绕并拉紧;绷带折返处应避开患者伤口。
4.最后以环形包扎结束。
注意:
打折处应尽量避免患者伤口处
4
关于“8”字绷带包扎法----
手掌、踝部和其他关节处伤口常用“8”字绷带包扎法。
如何包扎----
1.包扎时从腕部开始,先在腕部环行缠绕一圈后再环形缠绕除大拇指外四指,包住掌指关节。
2.经手部和腕部“8”字形缠绕,约进行4次左右“8”字型环绕。
3.最后将绷带尾端在腕部固定。
直径不一的部位或屈曲的关节的操作步骤:
1.屈曲关节后在关节远心端环形包扎两周。
2.右手将绷带从右下越过关节向左上绷扎,绕过后面,再从右上(近心端)越过关节向左下绷扎,使呈“8”字形,每周覆盖上周1/3~1/2。
3.环形包扎2周固定
5
关于回反包扎法----
用于包扎没有顶端的部位如指端、头部、截肢残端。
如何包扎----
1.环形包扎两周。
2.右手将绷带向上反折与环形包扎垂直,先覆盖残端中央,再交替覆盖左右两边,左手固定住反折部分,每周覆盖上周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3.再将绷带反折环形包扎2周固定。
注意!
1.做每项操作时,都要确认现场环境是否安全,做好个人防护。只有现场环境安全了才可以进行救护。
2.包扎伤口动作要“轻,快,准,牢”。
包扎动作要轻,避免碰撞伤口,以免增加伤病人的疼痛和出血;包扎动作要快,以免造成伤口的进一步感染和病人痛苦;包扎部位要准确、严密,对准伤口切不宜漏伤;包扎要牢固,松紧适宜,以免妨碍血液流通和压迫神经。
3.绷带不能太松,不然会固定不住。
4.打结时,不要在伤口正上方,需避开伤口,也不要在身体背后。
5.在没有绷带而必须包扎的情况下,可用毛巾、手帕、床单(撕成窄条)等代替绷带包扎。
6.若伤口由生锈的物品刺破,如钉鞋,铁钉应打破伤风。
那今天的尾声,让大家康康我们努力宣讲的小哥哥小姐姐们唷(糟糕!是恋爱的感觉。。。)
01
02
03
04
05
右滑有惊喜哟!
最后的最后~希望大在看完这次推送后对外伤处里有更多的了解,也希望将来需要站出来的时候,你我都能勇敢运用所学,帮助身边需要的人!
「出品/西安交大红十字协会」
文字/应急医疗队张璨琁
排版/信息宣传部周春花
点击“在看”,给红会一个赞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mookm.com/ways/8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