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深深雨濛濛helliphelli
本文专业知识由福建中医药大学李灿东教授、福建中医药医院陈淑娇主任医师提供
经常听到一些人说
“这两天可能要下雨了”
很多人就纳闷儿了明明天气很好怎么会下雨呢难道这些人有预知能力?真相是这些人对天气的敏感程度非常高遇到阴天下雨腰腿就开始疼几乎比天气预报还灵验在中医看来这种情况就属于“痹(bì)证”中医对“痹证”的认识
“痹”即闭阻不通指人体肌肉筋骨、关节、经络因感受风、寒、湿、热等邪引起酸楚疼痛、麻木重着、伸屈不利或肿大灼热等症状根据风、寒、湿、热等致病原因不同及症状特点可以分为风痹、寒痹、湿痹和热痹等以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止痛为基本治则艾灸可以治疗“痹证”吗?
痹证是一种慢性疾病很多患者希望得到根治便采用坊间流传或各种广告的方法盲目治疗比如大家听说“艾灸对痹证效果很好”简单易行且经济适用大家便“艾不释手”艾灸确是中医治疗痹证的有效方法之一可通过温热刺激驱赶寒气、缓解疼痛达到疏通经络散寒除湿的目的对部分痹证的确有效但痹证病因多种多样症状不尽相同治疗方法各异如出现了关节局部灼热肿痛就不太适合用艾灸了所以一定要搞清楚适应症范围和使用方法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不要轻信偏方、秘方的广告效应中医如何防治“痹证”
1.药物治疗药物应在医师指导下因人、因时、因地有针对性的辨证施治,据风、寒、湿、热等邪的偏重,分别采取以祛风通络散寒、温经散寒除湿、除湿通络祛风、清热通络除湿等法,若痹证日久、痰瘀痹阻,当以祛风除湿散寒、补益气血肝肾或化痰祛瘀、搜风通络治之。
.针灸治疗痹证应根据风寒湿邪偏盛不同及发病部位,循经取穴和选取阿是穴。如膈俞、血海、肾俞、关元、阴陵泉、足三里、商丘、大椎、曲池等。
3.穴位按摩①按揉血海:屈膝,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髌骨上缘,二至五指向上伸直,拇指约呈45°斜置,拇指尖下是穴,以手指的指腹按压,每侧按揉3分钟,以酸胀为度,此穴适合“游走不定、关节酸痛不适的风痹”。②按揉关元:在下腹部,当脐下3寸,以手指的指腹按压,每侧按揉3分钟,以酸胀为度,此穴适合“关节疼痛剧烈,遇冷更严重的寒痹”。③按揉足三里: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以手指的指腹按压,每侧按揉3分钟,以酸胀为度,也可以轻用力,双侧各敲打下,此穴适合“关节肿胀、有沉重感的湿痹”。④按揉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可轻力敲打下,此穴适合“关节红肿热痛,遇冷觉舒的热痹”。4.中药贴敷法局部外用膏药,如当归、川续断、川牛膝、肉桂、白芷等适量制膏;或姜黄、羌活、白术、防己、甘草浸泡制酒,擦涂外用,以达疏风活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效。
5.食疗方法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薏苡仁治疗痹症的两种方法:一是薏苡仁为末,同粳米煮粥,日日食之;二是薏苡仁粉,同曲米酿酒,或袋盛煮酒饮之,治疗风湿痹之腰膝疼痛。
6.中药熏洗将艾叶、元胡、牛膝、桑枝、独活、防风、海桐皮、伸筋草、威灵仙等,置水中煮沸,薰洗时温度控制在38~40℃,一天一次,每次半小时,一周一疗程,连熏疗程。
7.预防调摄做好防寒保暖等预防工作,注意平时适量增加锻炼,增强机体御邪能力,改善阴冷潮湿的工作、生活环境,避免外邪入侵;同时控制自身饮食结构,注意不宜吃含高嘌呤的食品,预防痹证的发生。
本文提及的治疗方案不可私用务必请专业医师开具处方、指导使用痹证一般迁延难愈积极预防治疗是关键注意居住环境、生活习惯及心态等方面的改善才能在阴雨绵绵的日子里也可以浑身舒畅第四届“中国青年好网民”
优秀故事征集开始啦!扫描下方图片转载请注明:http://www.mookm.com/ways/11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