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郎中中医大讲堂之肩关节周围炎

斑鸠菊注射液 http://m.39.net/pf/a_4618876.html

(二)针灸治疗法

10.循经三步法

(1)辨病经:根据肩关节疼痛部位确定病变经络。①手太阴肺经病变。肩前、腋前纹头上方疼痛,主要以肩臂后伸、后背上抬、外旋动作受限,点按局部压痛明显。②手阳明大肠经病变。肩峰下端、三角肌外侧疼痛,主要以肩关节上抬、肩臂外展上举动作受限,点按局部压痛明显。③手少阳三焦经病变。肩峰后下方、三角肌外侧后缘疼痛,主要以肩臂外展上举、后伸、后背上抬、屈肘抱肩动作受限,点按局部压痛明显。④手太阳小肠经病变。肩胛冈外侧下缘、腋后纹头上方、肩胛区疼痛,主要以肩臂屈肘抱肩、梳头动作受限,点按局部压痛明显。⑤多经病变。具备上述两组以上症状则确定为2条以上多经病变。

(2)循经诊察:在确定病经的基础上进行循经诊察,运用审、循、切、按、扪等传统经络诊察法查找病经在腕关节以上、肘关节以下段落的异常变化,包括审视外观、切候脉动、沿经循推、掌面触贴支肤等步骤,以寻找皮疹、色泽异常、经络脉动、硬结、条索物以及喜按、拒按、有无凹陷、麻木、酸胀、压痛、沿经皮肤润枯、温度情况等变化,将这些变化确定为病变经络的病理反应点。通常结节、条索物多为实,酸胀、麻木多为虚,疼痛拒按为实,喜按、皮温下降为虚。

(3)操作:第1步,选病变经络远端腕关节以下五输穴点刺,不留针。手太阴经病变取鱼际、太渊,手阳明经病变取三间、阳溪,手太阳经病变取腕骨、后溪,手少阳经病变取液门、中渚。以1寸毫针快速刺入所选穴位,进行小幅度提插捻转,针感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同时嘱患者活动患肩,约活动2-3分钟肩关节疼痛缓解或暂时消失后即拔针,让病人稍事休息。如为多经病变则增加相应穴位。第2步,选病变经络病理反应点针刺,选病变经络上2个最明显的病理反应点(腕关节以上、肘关节以下)针刺,采用1.5寸毫针直刺,通电15分钟。如为多经病变则增加相应穴位。第3步,病变经络循行肩关节局部穴位刺络放血拔罐,留罐10分钟。手太阴经病变取肩内陵、中府,手阳明经病变取肩髃、臂臑,手太阳经病变取肩贞、膈俞、天宗,手少阳经病变取肩髃、脯

会。以三棱针快速散刺所选穴位,刺络后拔罐10分钟。

11.芒针透穴法

(1)肩髃透极泉:医者摸准肩髑穴后,用双指押手法固定穴位,先垂直刺人0.6-1.0寸深,待病人产生酸重感后,稍停,再用重刺激手法向极泉穴方向垂直刺入3-4寸深,以针尖几将达于极泉穴为止。然后在固定的位置上,施用“烧山火”手法,不断捻转,使病人的酸感从上臂透过肘关节,再从肘关节透腕关节达于五指。此时传导敏感的病人,可以立刻感觉整个上肢发热出汗。进针的深度应根据病人的胖瘦强弱而定,刺激的轻重强度也要依照病人的耐受程度作标准,但必须使酸感达到五指后出针(不论虚证或实证均不留针,一般捻转1-2分钟即可)。出针后立即在原穴位上加拔火罐,10分钟后取下。

(2)条口透承山:用2寸毫针,由条口穴向承山穴方向刺入,施用捻转重泻手法,进针1.5-1.8寸,边捻针边嘱病人活动患肢,5分钟后起针。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12.火针治疗法

选穴:肩髃、肩前、肩后、天宗、臂臑、曲池。

操作:针刺时,嘱患者侧卧,医生左手持酒精灯,右手持火针柄,针头向下,在灯焰上烧红后迅速刺入穴内5分至1寸深。每次取3-4穴,并即刻敏捷退针,然后用于棉球揉按针孔。若活动受限,不能上举、外展、后伸者,加用毫针针刺对侧条口透承山;痛剧者,加用毫针针刺同侧扶突。隔日1次,6次为1个疗程。

13.头皮针疗法

(1)定位:患者取坐位或卧位,术者立于患者健侧。单肩患病,一般选用患肩对侧头皮的运动区、感觉区的中1/3和下1/3;双肩患病,取双侧头皮的运动区、感觉区的中1/3和下1/3.

(2)操作:选定刺激区,局部常规消毒。一般选用26-28号、长1.5-2.0寸的不锈钢毫针4根,两根针一组,分成两组。针与头皮呈左右,术者先用左手拇指端切按在患者患肩对侧头皮运动区中1/3上方,右手持一组针的其中一根,拇指与食中指夹持针柄,紧靠指甲运用指力使针尖快速刺入头皮下,由上向下竖刺深达帽状腱膜下层。另一根针沿该侧感觉区中13后方,由后向前横刺入头皮下,浅刺透过感觉区、运动区到达舞蹈震颤控制区帽状腱膜下层,与前根针布成“十”字交叉状。当针达到帽状腱膜下层时,指下感到阻力减小,然后将针与头皮平行继续捻转进针,分别刺入1.0-1.5寸,然后两针同时运针。这样即可躲避第一根针的阻碍,又起到了一针透多区的作用。

(3)运针:术者肩、肘、腕关节、拇指保持固定状态,食指呈半屈曲状,用拇指第一节的掌侧面与食指桡侧面夹持针柄,以食指的掌指关节快速连续屈伸,使针体左右旋转,旋转的速度每分钟应在-转,捻转持续2-3分钟,然后留针5-10分钟,再重复捻转。同法共反复3次即可起针。留针或捻转时嘱其活动患肢(重症患者可做被动活动),加强患肢功能锻炼,有助于提高疗效。一般经3-5分钟刺激后部分患者在病变部位出现热、麻、胀、凉、抽动等感应,出现此感应疗效通常较好。

(4)出针:行针15-30分钟后,刺手夹持针柄轻转松动针身,待针下无紧涩感,即可快速出针。出针后必须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

(5)疗程:一般前5次治疗每日1次,以后隔日1次。7次为1个疗程,休息3-5

日,再做第2疗程。

未完待续

花半秒钟就看透事务本质的人

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okm.com/wahl/1107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