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华理师生的健康守门人

科学抗白北京中科技术精湛 http://baidianfeng.39.net/a_xcyy/180105/5981524.html
<

坚定信心勇毅担当

抗疫必胜

有这样一群人

疫情当前

他们坚守岗位、忘我工作

为守护华理师生健康连续作战

用行动诠释

大爱无疆、医者仁心

构筑守护平安校园的屏障

医院徐汇校区的

逆行者们

“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魏广斌

“同学,最近你去过哪些地方”“同学,近期你的体温监测情况如何”......近期,校医院党支部书记魏广斌每天都要不停地重复这些话。

发热排查工作是与疫情短兵相接的“前沿阵地”,魏广斌从不畏惧,勇担重任。校园闭环管理期间,他负责师生校内就医、发热学生排查转诊及排查后的健康管理工作,并协助开展核酸检测、防疫物资采购与分发等工作。

在校外医疗资源紧张、校内师生转诊就医不便、校医院人员紧缺的情况下,魏广斌迎难而上,带领9名学校医务工作者日夜奋战在校园疫情防控一线,医院门诊、夜间值班等工作,并随时处置和排查有发热、感冒症状的学生情况,及时联系将医院就诊。

又是一个忙碌的夜晚,晚饭早已凉透。魏广斌煮了一碗泡面,把凉掉的饭菜倒进泡面里,这样吃热乎一点,胃也舒服一点。家中八个月大的小女儿已经20多天没有见到爸爸了,视频连线时,女儿几乎认不出这是她的爸爸。他说:“等疫情结束,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抱抱我的小女儿。”

“医院党支部荣获过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作为支部书记,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校医院党支部会继续发扬奉献精神,持续做好徐汇校区1.12万余名师生的基本医疗保障工作,这是我们的责任!”魏广斌说。

一袭白衣,代表责任,也诠释着对生命的敬畏。

“有一种坚守叫站好最后一班岗”

李丹

3月26日下午,一名电话问诊2次的学生坐在李丹医生面前,他的扁桃体有些肿大发炎,担心会引起发烧,李丹立即进行查看,经过检查,发现只是单纯的扁桃体肿大。同时,她发现学生的情绪比较焦虑,就对学生进行了心理疏导,并给他开了对症的消炎药,嘱咐学生多喝热水、清淡饮食。最近一段时间,这样的画面经常在李丹医生这里出现。

疫情发生后,还有几个月就要退休的李丹,选择留在校园,坚持站好“最后一班岗”。每天早上8点,按照操作流程,李丹穿好防护服、戴好防护面罩,再仔细检查一遍全身,便开始了连续9个小时的门诊工作。

特殊时期,校医院主要采取电话问诊的方式,如有特殊情况,由保卫处安医院就医。“今天我接待了71次电话问诊、5次门诊,中午都没有休息一下。”最多的一天,她一个中午接了9次电话问诊。

说起最近的问诊情况,李丹娓娓道来:“有的孩子得了皮炎,或者眼睛红肿,我要仔细地询问清楚情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谨慎地开药。还有的孩子是常规性疾病,比如胃炎、关节扭伤等,我要了解他以前的用药情况,如果药房没有对症药品,还需要联系人员从校外配药,想方设法帮助孩子们。”

面对连续高强度的工作,她笑着说:“说心里话,真的很辛苦,不仅是身体累,心理压力也大。但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心中只有一个想法,服务好华理师生,为抗击疫情贡献一份力量!”

“顶风冒雨,竭尽全力”

周婧

24小时待命、持续奋战一线、昼夜加班,几乎是周婧老师近期的常态。即便是深夜遇上疾风骤雨,她也会连夜赶到校门口转运防疫物资。

医院一名普通的行政管理人员,周婧的工作繁多且琐碎。疫情期间,她更是肩负起全校医疗防疫物资的采购、搬运及配发工作。3月初,上海疫情防控形势日渐严峻,防护服、隔离衣等医疗防疫物资十分紧缺,为了确保校园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周婧多方联系供应商,抢购医疗防护物资,截至目前,徐汇、奉贤两校区已采购30余万件防疫物资,为学校疫情防控提供坚实的物资保障。

徐汇校区闭环管理期间,校医院面临人手严重不足的问题,周婧又主动承担了药房药品系统的入库入账,医院人员日常核酸检测统计、校外人员健康情况统计、办公室电话咨询等工作。

作为华理双职工,周婧的爱人也是保卫处的骨干老师。学校闭环管理初期,她对爱人说:“疫情当前,我的工作性质更需要我返回学校,家里就拜托你了。”谈及女儿,她几度哽咽,女儿是她最大的牵挂,因为身体原因每天都需要打针,现在只能通过视频连线指导家人操作。

3月24日是周婧老师的生日,也是她连续奋战在校园一线的第15天。她说:“校内校外很多同事都给我发来了生日祝福,我感到特别温暖。家人也跟我视频,说等见面后给我买个大蛋糕补过生日,这是我最难忘的一个生日!我相信,疫情终将散去,春暖花开必可期!”

“让学生安心,让家长放心”

郑彦

作为徐汇校区的主任医师,郑彦从3月6日起就日夜驻守在学校。准备采访她时,她正在穿防护服,计划对前几天发热的学生进行回访和复诊。

闭环管理期间,校内的医疗保障工作,需要先通过线上的初步诊断,医院进行治疗。熟知学生病情的郑彦,几乎能记住经手治疗的每个学生,并且十分关心学生的后续状况。

经过一整天的线上问诊,她的声音有些沙哑,“学生就像我们自己的孩子,在这个特殊时期,更要把医疗保障做好,不仅要尽全力解决学生身体的病痛,心灵的抚慰也尤为重要,要给学生安全感和关爱,让学生安心,让家长放心”。

谈起母亲,郑彦还是没能忍住眼泪。今年是母亲去世后的第一个清明节,她却因闭环管理留在了校内,很多事情无法亲自料理,这是郑彦对母亲最大的遗憾。

“守护同学们的健康

是我的天职”

张晓芬

接诊,流调,测量体温,发放试剂盒,导诊,换药……张晓芬的工作忙碌而繁琐,医院的护士,沉稳干练的她挑起了比平时重几倍的护理工作。人手最吃紧的几天,张晓芬24小时连轴转,根本顾不上休息。

“接到召回通知,还没来得及跟家里的小孩、老人做通工作,便匆匆收拾了些生活必需品赶回学校。”白天工作紧张忙碌,晚上睡在临时搭的诊疗床上,虽然条件艰苦,但这对于她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不少学生有春季过敏的症状,医院观察输液,有的学生过敏反应很严重,这都需要丰富的工作经验来处理。”张晓芬说。她凭借多年的经验,严格遵照医嘱对学生进行抗过敏治疗,根据过敏学生的状况给予及时有效的处理。

此外,张晓芬还承担了为发热学生进行注射治疗的工作。进入隔离点,让人有些担心,但身处校园抗疫一线的张晓芬却显得十分坦然,她说:“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守护同学们的健康是我们的天职。这个时候我不上谁上。”

“我还有更重要的任务”

许晓燕

才结束了隔离便主动请缨,回到学校投入医疗保障工作。“我可以!学校需要我在哪,我就在哪!”这是许晓燕的肺腑之言。

扎针一针见血,拆线又轻又快,严谨又细致的许晓燕,在学生群体中一直颇受好评。闭环管理期间,有学生需要伤口拆线、外科手术拆线的,她都能及时妥善处理。即便有着多年的外科和ICU工作经验,她仍事无巨细地与外科医生视频通话,通过线上诊断,确认好患病学生的详情之后,再用娴熟的技术快速为同学们处理好。

许晓燕的家中有正在上初中的孩子,工作休息之余,她才能抽出一点时间通过电话和视频关心一下孩子的学习。“很是顾念孩子,一有机会就会跟他视频通话,询问一下学业情况。”可一旦有新任务来了,她便立刻挂了电话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疫情尚未结束,许晓燕仍然不能回家。“只能麻烦家里老人多操心了,我还有更重要的任务。”她说。

“要付出更多的心血,

一点都不能大意”

虞苗根

虞医院退休返聘医师。作为一名67岁的“老将”,在收到闭环管理的通知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回到学校,支援校内医疗保障工作,还主动申请值更多的夜班,让女同志们能够得到更好的休息。

目前校外医疗资源紧张,校医院就是留校师生的健康“守门人”,必须24小时待命。“前几天夜班的时候接诊了一个学生,说心脏不舒服,我脑子里的弦立刻就绷紧了,带好器械、穿好防护服就冲到了现场。庆幸的是,经过听诊和检查,发现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我这才放下心。”虞苗根总说,“困难越多,越要付出更多的心血,一点都不能大意。”

每天穿上厚厚的防护服,线上诊疗、开药、线下面诊……他一样都不能少。偶尔碰上个别对闭环管理不理解的学生,他还总能耐心地开导和鼓励学生,在他这里看完诊,往往病痛解决了,心结也打开了。他面罩后和善又绅士的声音和乐观又坚定的眼神,让同学们感到很安心。

在华理校园里

还有很多这样的抗疫战士

他们冲锋在前、默默奉献

全力守护平安校园

定格了华理人战“疫”影像

让我们向他们致敬!

科学防疫一起来

无论你目前在家或是在校

同心战“疫”

核酸筛查自我防护要点

请牢记!

信息来源

后保处、上海疾控

原标题:《他们是华理师生的健康“守门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okm.com/wadzz/139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