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十大防护装备,你觉得哪种最风骚
NBA如沙场,沙场上厮杀的将士们都需要甲胄的防护,对于NBA球员,五花八门的运动保护器具是一种必备,更是一种时尚。然而,NBA的神奇之处就在于护具的启用、发扬或者被唾弃,都会在潜移默化中成为意识形态的一部分,NBA球员的运动护具往往被装备品牌加以复制随后成为球迷收藏的珍品。
1、牙套
作为身体接触力度极强的运动,NBA没有NHL或者NFL的诸多缓冲设施,为了防止球员们激烈撞击中导致咬伤舌头,牙套自然而然成为普及型护具。在NBA漫长历史中,牙套这种东西保护了无数球员的口腔,却也在不同场合成为影响视觉欣赏的绊脚石,举例来说,史蒂芬-杰克逊的黄色牙套相当恶心,总给人以满嘴烟斑的错觉,而肯扬-马丁的红白色牙套更导致血盆大口或者食人族的遐想。甚至,牙套在巴克利嘴里成为了恐吓工具。
2、头箍
头箍具有两大作用:第一,让长发不至于在比赛中遮挡视线;第二,防止汗水流入眼睛——但在NBA,头箍可不是长发男的专利,无数光头球员都带着头箍上场厮杀,对他们来说,头箍还是类似于“酷”“时尚”或者“集体主义”的代名词。姚明的头箍你觉得如何?
3、面具
汉密尔顿当然不是面具的始作俑者,这种工具的存在,显然可以保护球员的鼻梁与眼眶,不过副作用不可忽视,不论材质再精良的面具都存在透气性与散热性障碍,土耳其人泰格鲁曾经因为面部受伤而戴上过面具,短短一场比赛后泰格鲁便把面具扔掉,套用他的原话来说:这玩意儿罩在脸上简直难受透顶!
4、护目镜
中国球迷喜欢称呼霍里斯-格兰特为“眼镜蛇”格兰特,也喜欢成为詹姆斯-沃西为“眼镜蛇”沃西,护目镜的作用显而易见,首先,能让球员的眼睛不会受到伤害,其次,护目镜的镜框能阻止从上而下的汗水流入眼镜。不过,护目镜绝对不会成为普及型护具,毕竟没多少球员喜欢透着镜片看东西,而且这玩意儿的透气性并不如想象中的那样好,在眼眶大量出汗的情况下,镜片上一样可能出现气雾影响视线。
多数带着护目镜的球员外形都有点游泳运动员的样子,只有一位球员能将护目镜的佩戴转化为“酷”的装饰——大狗安东尼-卡尔,这厮膀大腰圆满脸黑社会神情,那幅护目镜更不同于常人,更像射击运动护目镜而不是游泳眼镜。
5、护腕
护腕保护手腕么?有理由相信这种论调,事实上,手腕关节活动角度与幅度都极大,小小一个护腕产生的保护作用自然有限得很。不过,护腕往往是球员心理慰籍的寄托,不少手腕有伤的球员都相信带上护腕就能活动如常。
中国古代镖师出行时镖车上多有“XX镖局”的旗帜,一则吓吓蟊贼,二则给自己壮壮胆。护腕的实际作用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球员们往往喜欢使用个性护腕,譬如本-华莱士的护腕上印有“禁飞区”字样,他相信这样有利于自己更好完成封盖任务,也算临战壮胆的精神标语。
护腕给球员心灵上的保护甚至大于手腕的保护力度,不妨回头看看,很多球员手腕受伤时开始佩戴护腕,伤势痊愈后照样不乐意摘下而佩戴整个职业生涯,追求的无非赛场信念的支撑。
6、护指
加内特带有护指,罗德曼甚至比赛时用橡胶护指圈将两个手指固定住,据他说这样有利于篮板控制,艾弗森也带护指,这倒不奇怪,“答案”身受多处重伤,手指也有过多次扭伤,带有护指会有一定保护作用。
即便如此,护指在多数球员来看仍然属于口碑两重天的东西,很多球员即便受伤都不太乐意戴上护指,由于多年来养成的投篮手型习惯,令他们觉得手指上骤然多一个圈影响瞄筐精度,这种理论倒也不是没道理。
7、护臂
艾弗森有很多伤,其中就包括胳臂肘,而他的护臂就是在手肘受伤时应运而生的护具——也许连艾弗森自己都没想到,这种类似于绷带的护具居然会迅速在球迷群体中成为炙手可热的装备,很多户外水泥地球场上能看到根本没有手肘伤势的孩子们都带着护臂打球。
8、护小腿
乔丹就穿着护腿出场,他的解释是对小腿保护的护具令其感觉到安全感,这不奇怪,NBA很多球员都会有对某一类保护器械的依赖性,而这类情况出现在乔丹身上就不仅是保护,而是天经地义,而且是人人应该追求的风尚。
9、护腰
阿朗佐-莫宁有一副精心打造的特制护腰,主要目的是帮助他在肾移植手术结束后重归赛场适应高强度对抗;类似的装备,也在另外一个换肾人肖恩-埃立奥特身上出现过,目的也是为了保护脆弱的肾脏。骚年,我看你有双麒麟臂,这个估计适合你!
10、长筒袜
长筒袜这种装备,在70年代的北美篮坛就风行一时,无从追究起源、发展、壮大等诸多繁琐因素,总而言之,长筒袜在80年代保持盛行、90年代也没没落,新世纪开始后更是凭借复古浪潮一举奠定经典护具的不朽地位。
坎比说:“我不穿长筒袜,这让我感觉自己像个娘们儿,但我从来不会否定队友们穿长筒袜的传统,他们认为长筒袜有利于保暖并且保护小腿胫骨。”
《以上均转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ookm.com/wadzz/12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