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三十年,愿为麻风而疯

坚守三十年,愿为麻风而“疯”四川卫生人才记基层麻风病防治医务工作者成斌

选择去麻风村,成斌开始“疯”了

宜宾市屏山县西部边缘的夏溪乡康福村,幅员面积亩,三面环山,地势陡峭,交通十分闭塞,悬空跨越西宁河的50米铁索桥,至今还是康福村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这里先后收治麻风病员86人,现有留院监测病员6人,工作人员5人,成斌就是其中的一名医务工作者。麻风病曾经是高致命传染疾病,在旧社会,患了麻风病的人通常要被活活烧死。成斌与麻风病的结缘,还得从30年前说起。年成斌刚从卫校毕业,就从卫生局领导那里得知,他和几位同学医院工作。能留在县城,而且是在全县最高的医疗机构——医院工作,这是很多卫校毕业生梦寐以求的愿望啊。其他几位同学得知这一消息,都高兴极了,唯独成斌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当晚通夜失眠,辗转床上,思绪万千。成斌为什么高兴不起来呢?这还得从成斌的儿时说起。当时医疗条件十分落后,“麻风病”被人们看作是高度传染的不治绝症,人们谈麻色变,望而生畏。成斌家就住在康福村对面的建设村,从小上山砍柴、割猪草、牛草,经常去康福村,亲眼目睹了被病魔折磨得苦不堪言、死去活来的麻风病人。在成斌幼小的心灵就深深地打上了同情麻风病人的烙印。他们那狰狞的面孔、畸残的身体和痛苦不堪的表情,不时在成斌的眼前晃动。想到这些,成斌毫不犹豫拿起钢笔,郑重写了一份自愿去康福村工作的申请。第二天,当成斌申请去康福村的消息一传开,很多人都被成斌的这一决定惊呆了,他们觉得成斌的选择不可思议。好心的同学纷纷前来劝说,麻风村的医务人员先后有6人想方设法调走了,医院工作这么难得的机会不要,却选择去那种交通闭塞、与世隔绝,随时有染上麻风病危险的麻风村,真是“疯”了。对于同学发自内心的关心与关爱,成斌打心眼里感谢他们,但是成斌还是毅然决定了去康福村。当时成斌心里藏着一个梦想:要为这些麻风病人解除痛苦,让康福村变成幸福村。面对无数挑战,成斌“疯”得有盐有味年8月10日,成斌来到康福村,正式踏上了从事麻风病工作的人生征程。上班的第一天,时任领导曾玉文院长并没有安排成斌去病区查房,而是陪他谈了一天的心。曾院长谈到了年自己只身一人来到夏溪乡创办康福村,患上“空洞型肺结核病”,也无法离开工作岗位去接受有效治疗的辛酸;谈到了群众对麻风病员和医务人员恐惧、歧视、拒而避之的现状;谈到了随时冒着垮岩、飞石、断路,唯一通道铁索桥经常被洪水冲断,去病区查房、急救病人的危险;谈到了抗麻工作者长期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特别是前村长罗德贵在一次为病人运输物资途中,不幸被突发的山洪冲走,献出了年仅38岁的宝贵生命。其女儿罗合英当时才十几岁,毅然接过父亲未完成的事业,踏上了献身麻风事业的工作岗位。曾院长告诉成斌,在麻风村工作,不仅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还要有应对各种情况的思想准备。第二天,成斌和几位老师一起爬山涉水去四个病区查房,看到百分之八十五的病员都有不同程度的畸残,有的口角歪斜、眼球突出呈“兔眼”,有的手指、脚指关节变形,甚至脱落;有的下肢、脚底溃疡几十年不愈,感染的伤口伴着恶腥臭。成斌带着整整12层的口罩,还是不断的恶心呕吐,连饭也吃不下。一天下来衣服被汗水湿透了一次又一次,全身酸痛难忍,晚上躺在床上无法入睡,时不时地发出低声的呻呤。晚上11点,曾院长送来了一杯糖开水,十分心痛地抚摸着成斌的头说:“小成,把它喝下吧,这样睡得好些。”那一刻成斌的心猛然酸痛起来,热泪夺眶而出,这杯水它更多的是凝聚着领导的关心、厚爱与希望和寄托,感受到前辈们那种工作的热情,对事业的执着,对下属的关爱。他们呕心沥血,默默无闻,无怨无悔的献身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成斌。也就是从那一刻起,成斌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为那些麻风患者减轻痛苦,哪怕用尽一生。年端午节前一天晚上,是成斌一生中最震憾的日子。凌晨两点,成斌听到山上喊话,说患者彭洪香自杀了。那天是彭洪香已经达到临床治愈标准后,出院回家监测,与亲人团聚的日子。这本应是让人感到无比兴奋的事,怎么会自杀呢?带着疑问,成斌与同事急忙赶去病区抢救。由于通往病区的铁索桥被洪水冲毁,他们只好在黑夜中摸索着抝绳过桥,一不小心双脚踏空,险些掉进30多米高的河中,幸亏被绳索卡住了双脚才幸免遇难。被同事们拉起后,成斌双膝有十厘米长的伤口,鲜血直流。简单处理了一下,等到赶往病区把病人抢救脱险后双膝已疼痛难忍,因未及时处理而感染,成斌腿上留下了一个永远的疤痕。年7月10日晚11点50分,病员谌光信因患肝硬化晚期突发病危,成斌和同事前往病区抢救,行走到“息气台”时,因下雨路滑,成斌不慎跌到悬崖边,幸运地被树枝卡住,险些掉下多米的悬崖,及时被同事救起,逃过一劫,但已造成踝关节严重扭伤。等到把病人处理完后,自己已是行动都相当困难了,被两位同事搀扶着艰难地走了一个多小时的山路才回到办公室,经一月的治疗才基本恢复。7年6月15日,成斌第三次到屏边彝族乡街基村十五组,对麻风病人阿苦阿牛(医院收治的病人),进行跟踪监测、送药、家属检查。返程途中,因山高路险,加之途经7个多小时的骑摩托车与歩行跋涉,已是精疲力竭,体力严重透支,驾驶的摩托车不慎翻车,右前臂被车严重烫伤,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才恢复。这是成斌身上又一痕迹。面对病人的伤痛,群众的恐惧,工作的艰险,成斌也曾犹豫过,怀疑过自己的选择,但一想到医者仁者心,作为一名医生,就是要为病人减轻痛苦。想到这些既承受着疾病的折磨,还要遭人歧视的患者,让成斌更加坚定了战胜麻风病的决心。这一坚守,就是30年。拒绝提拔调动,成斌还要为麻风“疯”下去年成斌有幸参加四川省皮肤病研究所举办的麻风病防治进修学习,对麻风病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业务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年,老院长曾玉文在麻防战线上奋斗了整整三十年后光荣退休,成斌从他手中接过接力棒。担任院长后的成斌,认真理清思路、制定长远规划,对全县个麻风病患者疫点进行了5至10年的流行病学调查,对其家属进行了百分之百的筛查。为摸清家底,使全县的麻风病防治工作做到早防预、早发现、早治疗。无论是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成斌和同事坚持每天为病区的每个患者检查一遍,每周去一次村组,给在家治疗的麻风病人发放药品,了解病情,填好记录。足迹踏遍了屏山县的每一个角落,一听声音就知道是哪一个患者,和每一个患者都成了朋友,对病人的身体状况和家庭情况了如指掌。每到一个村,成斌还不忘宣传麻风病的防治知识。他告诉大家,麻风病人并不可怕,病人只要服一周药后,基本上就失去传染性。只要坚持服药,少菌型麻风服半年的药,多菌型服两年的药,麻风病就治愈了,就是一个健康的人。康福村工作慢慢得到周边群众的认可、理解和支持。而成斌参加的宜宾市基本消灭麻风病防治研究也获得了宜宾市—年科技进步一等奖。0年,随着麻防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麻风病员先后治愈出院回家检测,屏山县的麻风病防治工作通过国家卫生部验收,达到了基本消灭麻风病的标准。昔日的“麻风村”由喧嚣归于平静,被人们淡出视野,逐渐遗忘……如今的康福村,只居住着6个麻风病治愈留院观察者,他们大多和家人生活在一起。村民们粮食富足,饲养了家禽家畜,栽种的茶叶、枇杷、李子等经济作物也初具规模,相继投产,日子过得比好多周边群众还要滋润。附近的村民也不再用歧视的眼光对待他们。今年,村民包德相的大儿子包小康参加高考,上了大专录取分数线,成了村里的大喜事。康福村从一个与世隔绝的“恐怖村”变成了让人感叹的幸福村。康福村的工作任务相对减少,成斌也先后两次兼任夏溪乡卫生院院长;新市镇卫生办主任;新市片区行政组组长。由于业务工作和管理成绩较突出,得到了领导与同事的关心和信任、上级的认可与重用,曾几医院任职,都被成斌婉言谢绝,。因为在成斌心中,一直有一个信念:只要县上还有一名麻风病病人,他就不离开康福村。







































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怎样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okm.com/wadwh/445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