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贴士网球小达人
大家好吖~我是圆滚滚的绿豆豆——网球菌,春天到了,欢迎大家打网球场来打我吖~
现代网球运动诞生于19世纪的英国伯明翰,最初被称为是“草地网球”,此后网球运动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年首个大满贯赛温布尔登锦标赛创立,随后是年的美网、年的法网以及年的澳网,即网球四大满贯赛事。
小伙伴们要开挂,首先得有装备吖,首先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和我的小伙伴,网球拍。
球拍选择
参数一:拍面大小(HeadSize)
球拍拍面大小是指球拍线床的大小。
参数影响:
小线床的球拍力量集中,更灵活和精准,但更需要使用者的主动发力,同时也增加了“打不准”的机率。
大拍面球拍的甜区相对更大,更易接到球,可以很好地减震,但对球的控制程度不如小拍面,且力量会分散,威力不够大。
参数二:净重(Weight)
净重是指球拍未穿线拿在手里静止时感受到的物理重量。
参数影响:
在其他参数相同时,重量大的球拍在击球势能越高,让击球有很好的速度和穿透性,但过重的球拍不利于挥拍,最好在购买时试试手感。
参数三:拍柄尺寸(GripSize)
拍柄尺寸指的是球拍拍柄的大小。
参数影响:
拍柄越小越灵活,拍柄越大越笨重。但并不是说手很大的人却选了个1号柄(一般推荐的最佳距离是大拇指与食指之间有一竖指的距离)。
参数四:球拍材质(Material)
指球拍从拍头处到拍柄前端的所用材质。网球拍的材质一般有合金、碳纤维+合金、全碳纤维三种。
参数影响:
目前主流拍,大多用全碳纤维球拍,其更易损,但重量分布和减震性更好。
最后为大家附上一张传说中的葵花宝典——USRSARacquetMap。(美国穿线师学会球拍地图)
球拍地图横轴:球拍的“力量/控制”指数。具体的计算公式是:拍长指数(注1)×拍头面积×球拍弹性×挥重÷。横轴表示了球拍是力量倾向还是控制倾向。
球拍地图纵轴:表示球拍的灵活性,主要为球拍的挥重。越往上挥重越轻,挥速越快。横纵轴将其分为四个区:
左上为快速力量区,球拍挥速快,球拍力量大;
右上为快速控制区,球拍挥速快,球拍控制好;
左下为稳定力量区,球拍灵活性差,球拍力量大;
右下的稳定控制区,球拍灵活性差,球拍控制好。
球拍地图中,每一个点都由球拍编号、拍长代码(拍长指数)和弹性代码(a代表软拍,硬度小于60;b代表中等软拍,硬度为60~64;c代表中等硬拍,硬度为65~69;d代表硬拍,硬度为70~74;e代表超硬拍,硬度≥75)组成。
从此妈妈再也不用担心你不会选网球拍了~
下面就介绍一下我——网球菌吧,大家好,我是萌芽熊的弟弟,结束了~
好了好了,下面网球菌不能再皮了,不然要挨打咯,下面要划考试重点了,有了球和拍,如何打呢?
网球规则
比赛赛制与规则概览
网球比赛分为单打和双打两种形式。球员用网球拍将球击过网,落入对方的场地上。每位球员的目的都是尽力将球打到对方的场地上去。就这样一来一回,直到有一方将球打出界或没接到球为止。在正式比赛前,需要确定比赛由谁先发球。整个比赛中,双方球员轮流发球。发球员在发球前应先站在端线后,中点和边线的假定延长线之间的区域里。发出的球应从网上越过,落在对角的对方发球区内。每局第一分球记为15,第二分球为30,接下来为40。每局比赛中,至少要比对手多2分球才能结束该局比赛。双打新规则内只多一分就可以赢。
网球运动赛事,分为男子团体,女子团体,男子单打,女子单打,男子双打,女子双打,男女混双。知名的赛事有澳网,法网,温网,美网,男子团体——戴维斯杯,女子团体赛——联合会杯,奥运会。
具体基本规则
一、发球
(一)发球前的规定
发球员在发球前应先站在端线后、中点和边线的假定延长线之间的区域里,用手将球向空中任何方向抛起,在球接触地面以前,用球拍击球(仅能用一只手的运动员,可用球拍将球抛起)。球拍与球接触时,就算完成球的发送。
(二)发球时的规定
发球员在整个发球动作中,不得通过行走或跑动改变原站的位置,两脚只准站在规定位置,不得触及其他区域。
(三)发球员的位置
1.每局开始,先从右区端线后发球,得或失一分后,应换到左区发球。
2.发出的球应从网上越过,落到对角的对方发球区内,或其周围的线上
(四)发球失误
未击中球;发出的球,在落地前触及固定物(球网、中心带和网边白布除外);违反发球站位规定。发球员第一次发球失误后,应在原发位置上进行第二次发球。
(五)发球无效
发球触网后,仍然落到对方发球区内,接球员未作好接球准备;均应重发球。
(六)交换发球
第一局比赛终了,接球员成为发球员,发球成为接球。以后每局终了。均依次互相交换,直至比赛结束。
二、通则
(一)交换场地
双方应在每盘的第1、3、5等单数局结束后,以及每盘结束双方局数之和为单数时,交换场地。
(二)失分
发生下列任何一种情况,均判失分。
1.在球第二次着地前,未能还击过网。
2.还击的球触及对方场区界线以外的地面、固定物或其他物件。
3.还击空中球失败。
4.故意用球拍触球超过一次。
5.运动员的身体、球拍,在发球期间触及球网。
6.过网击球。
7.抛拍击球
(三)压线球
落在线上的球都算界内球。
三、双打
(一)双打发球次序
每盘第一局开始时,由发球方决定由何人首先发球,对方则同样地在第2局开始时,决定由何人首先发球。第3局由第1局发球方的另一球员发球。第4局由第2局发球主的另一球员发球。以下各局均按此序秩发球。
(二)双打接球次序
先接球的一方,应在第1局开始时,决定何人先接发球,并在这盘单数局,继续先接发球。双方同样应在第2局开始时,决定何人接发球,并在这盘双数局继续先接发球。他们的同伴应在每局中轮流接发球。
(三)双打还击
接发球后,双方应轮流由其中任何一名队员还击。如运动员在其同队队员击球后,再以球拍触球,则判对方得分。
四、计分方法
(一)胜一分
遇到下列情况时,判对方胜1分:
1.发球员连续两次发球失误或脚误时。
2.接球员在发来的球没有着地前用球拍击球,或球触及自己的身体及所穿戴的衣物时。
3.在球第二次落地前未能还击过网时。
4.还击球触及对方场区界线以外的地面、固定物或其它物件时。
5.还击空中球失败时。
6.在比赛中,击球员故意用球拍拖带或接住球,或故意用球拍触球超过一次时。
7.“活球”期间运动员的身体、球拍(不论是否握在手中)或穿戴的其它物件触及球网、网柱、单打支柱、绳或钢丝绳、中心带、网边白布或对方场区以内的场地地面。
8.还击尚未过网的空中球(过网击球)。
9.除握在手中(不论单手或双手)的球拍外,运动员的身体或穿戴的物体触球。
10.抛拍击球时。
11.比赛进行中,运动员故意改变其球拍形状。
(二)胜一局
1.每胜1球得1分,先胜4分者胜1局。
2.双方各得3分时为“平分”,平分后,净胜两分为胜1局。
(三)胜一盘
1.一方先胜6局为胜1盘。
2.双方各胜5局时,一方净胜两局为胜1盘
(四)决胜局计分制
在每盘的局数为6平时,有以下两种计分制。
1.长盘制:一方净胜两局为胜1盘。
2.短盘制(抢七):决胜盘除外,除非赛前另有规定,一般应按以下办法执行。
(1)先得7分者为胜该局及该盘(若分数为6平时,一方须净两分)。
(2)首先发球员发第1分球,对方发第2、3分球,然后轮流发两分球,直到比赛结束。
(3)第1分球在右区发,第2分球在左区发,第3分球在右区发。
(4)每6分球和决胜局结束都要交换场地。
(五)短盘制的计分
1.第1个球(0:0),发球员A发1分球,1分球之后换发球。
2.第2、3个球(报1:0或0:1,不报15:0或0:15),由B发球,B连发两分球后换发球,先从左区发球。
3.第4、5个球(报3:0或1:2,2:1,不报40:0或15:30,30:15),由A发球,A连发两球后换发球后换发球,先从左区发球。
4.第6、7个球(报3:3或2:4,4:2或1:5,5:1或6:0,0:6),由B发1分球之后交换场地,若比赛未结束,B继续发第7个球。
5.比分打到5:5,6:6,7:7,8:8……时,需连胜两分才能决定谁为胜方。但在记分表上则统一写为7:6。
6.决胜局打完之后,以方队员交换场地。
(六)赛制
实行淘汰赛。一场比赛中,男子比赛除大满贯赛事和部分大师系列赛决赛采用五盘三胜制以外,均使用三盘两胜制。女子比赛全部采用三盘两胜制。
五、场地规则
(一)球场
球场应为长78英尺(23.77米)宽27英尺(8.23米)的矩形。中间由一条挂在最大直径为1/3英寸(0.8厘米)粗的绳索或钢丝绳上的球网分开。
(二)球网
球网粗绳索或钢丝绳最大直径为1/3英寸(0.8厘米),网的两端应附着或挂在两个网柱顶端,网柱应为边长不超过6英寸(15厘米)的正方形方柱或直径为6英寸(15厘米)的圆柱。网柱不能超过网绳顶端1英寸(2.5厘米)。每测网柱的中点应距场地3英尺(0.米),网柱的高度应使网绳或钢丝绳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为3英尺6英寸(1.07米)。在单双打两用场地上悬挂双打球网的进行单打比赛时,球网应该由两根高度为3英尺6英寸(1.07米)的“单打支杆”支撑,该支杆截面应是边长小于3英寸(7.5厘米)的正方形方柱或直径小于3英寸(7.5厘米)的圆柱。每侧单打支杆的中点应距单打边线3英尺(0.米)。球网需要充分拉开,以便能够有效填补两根支柱之间的空间,并有效打开所有网孔,网孔大小以能防止球从球网中间穿过。球网中点的高度应该是3英尺(0.米),并且用不超过2英寸(5厘米)宽的完全是白色的网带向下绷紧固定。球网上端的网绳或钢丝绳要用一条白色的网带包裹住,每一面的宽度介于2英寸(5厘米)到2.5英寸(6.35厘米)。在球网、网带及单打支杆上都不能有广告。
(三)球场线
球场两端的界线叫底线,两边的界线叫边线。在距离球网两侧21英尺(6.4米)的地方各画一条与球网平行的线,为发球线。球网与每一边的发球线和边线组成的场地再被发球中线分为两个相等的区域,为发球区,发球中线是一条连接两条发球线中点并与边线平行的线,线宽须为2英寸(5厘米)。每一条底线都被一条长4英寸(10厘米)、宽2英寸(5厘米)的发球中线的假定延长线分为相等的两个部分,由一条短线分隔,该短线为“中点”,它与所处的底线呈直角相连,自底线向场内画。除了底线的最大宽度可以不超过4英寸(10厘米)以外,所有其他线的宽度均应在1英寸(2厘米)到2英寸(5厘米)之间。所有的测量都应以线的外沿为准。
(四)永久固定物
网球场地上的永久固定物不只包括球网、网柱、单打支杆、网绳、钢丝绳、中心带及网带,以下情况也算永久固定物,如球场四侧的挡板、看台、环绕球场固定或可移动的椅子、以及观众,以及所有场地周围和上方的配套设施,还有出于各自预定位置的裁判、司网裁判、脚误裁判、司线员和球童。(ITF说明:为使本规则充分执行,“裁判员”的含义为,坐在球场裁判席的裁判,以及所有在比赛中协助裁判执法的工作人员)
如果广告位于球场后侧司线的椅子后面,则广告中不能包括白色或黄色。浅色只有在不干扰球员视线的情况下才允许使用。(ITF说明1:在戴维斯杯、联合会杯和国际网联主办的巡回赛中,对于底线后侧和边线两侧区域大小的具体要求分别包括在各项赛事的相关条款中。ITF说明2:对于俱乐部和业余选手,底线后侧场地距离至少为18英尺(5.5米),边线侧面距离至少10英尺(3.05米))
六、比赛设备规则
(一)球
场上用球外部需要由纺织材料统一包裹,颜色为白色或黄色,接缝处需无缝线痕迹。用球的尺寸需要符合附录一第四条中的要求(球的检测在规则三中有具体说明),重量要介于2盎司(56.7克)和2又1/6盎司(58.5克)之间。在从英寸(厘米)的高度向混凝土地面作自由落体运动时,反弹的高度应该介于53英寸(.62厘米)和58英寸(.32厘米)之间。当在球上施加18磅(8.公斤)的压力时,向内发生弹性形变应该介于0.22英寸(0.厘米)和0.29英寸(0.厘米)之间,压缩后反弹形变的范围应该介于0.英寸(0.8厘米)和0.英寸(1.08厘米)之间。这两种形变数据应该是以球的三个轴测试后得到的平均值。在每一种情况下任何两个数据之间的差异不能大于0.03英寸(0.厘米)。
如果在海拔英尺(米)的高度进行比赛,就需要采用另外两种特殊用球。第一种是除弹跳高度要介于48英寸(.92厘米)和53英寸(.62厘米)以外,还要使球的内压大于外部气压,其他方面则与上面的描述完全相同,这种球通常被称为增压球;第二种球除弹跳高度要在53英寸(.62厘米)和58英寸(.32厘米)之间外,还要使球的内压大约等于外部的气压,并且能在指定的比赛场地的海拔高度保持60天以上,其他方面则与上面的描述完全相同,这种球通常被称为零压球或无压球。
所有关于球弹跳、尺寸和形变的测试,都需要符合附录一规定。
国际网球联合会将对任何关于某种球或样品是否符合上述标准,或是否可以被批准用于比赛的问题进行裁决。这种裁决有可能是国际网联本身主动进行的行为,也可以依据所有真正感兴趣的人或包括任何选手、器材生产厂商或国家网球协会,以及她们的会员的申请来进行。这类申请与裁决应该按照国际网联的审查与听证程序来进行。
(ITF说明:所有按照本网球规则进行的比赛中所使用的网球,必须列在由国际网联颁布的ITF官方批准用球的名单上。)
(二)球拍
不符合下列要求的球拍不允许在按照本规则进行的比赛中被使用:
1.球拍的击球面应该是平坦的,由连接在球拍框上的拍弦组成统一规则,拍弦在交叉的地方应该是相互交织或相互结合的;拍弦所组成的试样应该大体一致,中央的密度特别不能小于其它区域的密度。球拍的设计和穿弦应使球拍正反两侧在击球时性质大体保持一致。
拍线上不应有附属物或突出物,除非该附属物仅仅并且非常明确的是用来限制和防止拍弦磨损、撕拉或振动的,而且它的尺寸以及位置也必须是合理的。
2.从年1月1日起,在职业比赛中使用的球拍拍框的总长度(包括拍柄)不能超过27英寸(73.66厘米)。从年1月1日起,在非职业比赛中使用的球拍拍框的总长度(包括拍柄)不能超过27英寸(73.66厘米)。在此之前,非职业比赛送使用的球拍的最大长度为32英寸(81.28厘米)。拍框的总宽度不能超过12又1/2英寸(31.75厘米)。穿弦平面的总长度不能超过15又1/2英寸(39.37厘米),总宽度不能超过11又1/2英寸(29.21厘米)。
3.拍框、包括拍柄都不能有附属物和装置,除非该附属物仅仅并且非常明确的是用来限制和防止球拍磨损、破裂、振动或是用来调整重量分布的,而且它的尺寸以及位置也必须是合理的。
为了跟上国际的潮流(budangxiaobai),让我们一起学猫叫(zhuanyeshuyu),喵喵喵喵喵~,不然你都不知道别个说了啥子
?Racket网球拍
?Love0分(出自法语)
?Grandslam指连续赢得Wimbledon\U.S.Open\FrenchOpen\AustralianOpen四大赛事
?Groundstrock球落地弹起后再击球最基本的打法(抽球)
?Vollry截击Smash扣球
?Kill杀球.使对方无力防守之球
?Lob吊高球.
?Dropshot吊小球
?Forehand正手拍
?Backhand反手拍
?Topspin上旋球
?Backspin下旋球
?Serve发球
?Net触网球
练球与防护
好辣~小伙伴快来一起练球吧~,网球菌就抖抖肚子里那点基本小技能吧。如何从网球小白变成网球小达人捏?
道路千万条,学习第一条,问问自己为什么要学网球?一般来说,学习网球有两个目的,一是强身健体,享受网球的乐趣,二是赢得比赛成为高水平的选手。第二步是解码我要如何才能获得这项技能?首先得翻阅大量的网站、视频和书籍1.选好装备2.要学会打网球首先要懂得网球的规则3.作为初学者一定要学习正确的动作打下良好的技术基础,不要养成一些错误的习惯。掌握各个基本动作(正反手、截击、削球、发球)和步法(气动步法,分腿垫步、侧滑步、交叉步)4.培养球感。第三步就是训练,纸上谈兵终觉浅,要在球场上灵活的运用你所学到的知识,就要不断的训练。在训练中不断地修正身体姿势。第四步是融合在基本的姿势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就可以尝试两人练习对打。两人对打是对前期所学知识的一个重新修正和整合。
你们想来打网球菌可以,但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哟~我就大方地告诉你一些防护tips吧~
网球运动会造成哪些损伤?
网球运动中的损伤可以分为两大类: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急性损伤主要包括骨折、扭伤、肌腱断裂;慢性损伤主要是长期过度使用导致微细损伤,而出现的一些损伤性炎症。慢性损伤原因包括长期不合理的运动造成过度负荷,或者慢性肌肉平衡破坏,如肌肉紧张变硬或者肌肉疲劳力量减弱等,最终引发肌肉、肌腱、韧带甚至是关节软骨等微细损伤累积。
网球运动损伤的常见病症
网球肘:肘关节外上髁局限性疼痛,持续性酸痛。并影响伸腕和前臂旋转功能。约三分之一的病例疼痛放射至前臂、腕部或上臂。部分病例有夜间疼痛。
肌肉痉挛:因体力不支、天气太冷而引起的肌肉僵直;或者天气太热、出汗过多而使盐分损失过多,导致痉挛部位的肌肉突然伴有疼痛和无法控制的僵硬感。
肌肉拉伤:由于准备活动不充分,部分肌肉的生理机能尚未达到适应运动所需的状态,训练水平不够、肌肉的弹性和力量相对较差等都会造成肌肉拉伤。网球运动常见的拉伤部位大腿内侧肌、小腿三头肌和上臂肌肉。
关节脱位:在网球专业训练中经常发生关节脱位,以手部指间关节或掌指关节脱位较多见,出现关节畸形、交锁、活动受限。
跟腱断裂:网球运动员在进行激烈训练、比赛时强烈急停、变向;或者由于跟腱韧带劳累过度,易引发跟腱断裂,表现为足部剧烈撕裂疼痛。
跟腱炎:跟腱负荷太重,足部韧带脆弱;扁平足;击球时脚的位置不正确;鞋子不合适(多是网球鞋太大);网球场地面坚硬等,易导致跟腱炎。跟腱炎抬脚时脚疼痛;脚后壁肿胀。
踝部韧带拉伤断裂:运动中剧烈变向或者鞋子不合适或网球场上表面起伏不平或踩球所致踝部韧带拉伤断裂,表现为踝部剧烈疼痛。
腰疼:脊柱负荷过重;腰部肌肉紧张过度;脊柱出现畸形或锥间盘突出,易导致腰疼,表现为腰部僵直,突发性锐利疼痛;脊柱突出,以至大腿失去知觉肌肉无力。
网球运动损伤如何办?
首先防患于未然,注意运动损伤防范
1.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准备活动的目的就是通过一定的活动来提高中枢神经的兴奋性,使身体在进入剧烈运动以前,增强肌肉的活动能力、韧带的弹性和伸缩幅度,动员各器官的功能,为正式练习做好机能上的准备。在做准备活动时,要循序渐进。应慢跑,活动关节和肌肉牵拉,感到全身发热,微微出汗就可以了。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才能有效的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2.掌握正确的网球技术
网球运动的技术动作经过数百年的不断改进和发展,已趋于科学、合理和成熟,基本符合人体的生理学和形态学特征。实践证明,正确掌握网球运动的各项技术动作,是有效预防身体损伤的关键。要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初学网球的学生最好在教师指导下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逐步进行练习,一般应按正手击球、反手击球、发球、截击球的顺序来练习和掌握基本技术。在网球运动中未掌握正确技术动作,未形成良好的动力定型前,练习强度不宜过大,以便最大限度的保护肘关节和肌体的安全。
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网球运动者要充分认识身体损伤所带来的后果,充分了解和掌握预防身体损伤基本知识和方法,认识到做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并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不大力乱击球、狠发球,发现身体损伤后应及时休息和治疗。此外,运动时的衣服要舒适、易洗,运动时的网球鞋必须合适脚的大小,并与地面的支撑面较合理。运动过程中,要随时注意自我保护,如跳起击球落地时要屈膝缓冲,以防挫伤膝关节,以手触地时一定不能直臂撑地,以防骨折或脱臼。
4.努力提高身体素质水平
网球运动要求参与者具备良好的速度、力量、灵活和柔韧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实践证明,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作为基础,是很难提高网球技术水平的,也很容易在激烈的网球运动中造成身体受伤。因此,要积极加强速度训练、力量训练、耐力训练和柔韧性练习等,进一步提高身体素质,以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5.护腕
打网球的时候,手腕是很重要的一个关节,需要控制击球的方向,也需要传递身体的力量,而打网球的时候需要的力度是比较大的,一不小心就有可能会受伤,带上护腕能够减少手腕的翻转,防止腕关节扭伤,而且手腕处还可能长时间运动可能会患上肌腱炎,带上护腕能够预防这些疾病。
6.护肘
肘关节在打网球的时候也是很重要的部位,如果没有掌握好打网球的姿势,会出现手肘疼的现象,长时间下去还可能患上“网球肘”,手肘是比较坚硬的部位,但是常见的运用肘部,会发生关节疲劳,护肘能够对肌腱产生束缚,降低受伤的可能性,还具有减轻疼痛的作用。
7.护膝
网球是一项全身运动,需要全身的协调,膝盖也是可能会受伤的部位,在来回跑动接球的过程中,膝盖起着重要作用,护膝能够减少受伤的可能性,不小心摔倒也能避免擦伤,护膝是体育活动中比较常见的。
运动损伤治疗与康复
网球运动一旦发生损伤,现场的紧急处置是否能够正确及时,关系到之后的康复效果和重归球场的时间,从这一点讲每个人都应该掌握一些基础的现场紧急处置措施。基本原则就是:停止运动,迅速进行局部冷敷和加压包扎,抬高患肢。
网坛那些事儿
要开始打网球了,怎么能没有榜样的力量呢?接下来带领大家领略一下网球菌经常在赛场遇见的大明星们,吼吼
根据官方公布的男子网球世界排名,纳达尔以高出费德勒分的微弱优势,位居排行榜第一名。
女子网坛新星辈出,看看排名前20的名单,也许只有大威还算是一个“老人”了,你的偶像排在什么位置呢?哈勒普暂居第一。
当然值得一提还有我们的娜姐登上了海外的《网球》杂志,《网球》杂志评选的这50人里,男女球员各占25人,今天率先公布了男子和女子的第25位人选,女子NO.25是中国的李娜,男子方面则是前世界第一、美国大炮罗迪克。
李娜在中国乃至亚洲网球选手中属于攻击力比较强的类型。由于其上肢力量突出,相对于其他亚洲选手而言,可以打出更具威胁的底线进攻球。从击球风格来看,李娜属于攻击型底线相持型打法。其反拍更是曾被誉为世界前五的水准。李娜并不善于处理强烈的上旋球以及比赛中和赛季不同阶段状态起伏大是李娜的弱点。
接下来看看世界十大最佳网球运动员们迷人的模样~
10.安德烈阿加西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获得8个大满贯单打冠军,在年退休了,他漫长而成功的职业生涯证明他的实力。
9.莫妮卡塞莱斯
她拥有53个职业头衔,其中包括9个大满贯单打冠军,她的记录令人印象深刻。
8.伊万·伦德尔
作为场外保留角色,伦德尔曾一度保持着排名第一的周的纪录。
7.约翰·麦肯罗
7个大满贯单打冠军和71个职业冠军,包括3次温布尔登冠军,证明了他的技术和运动能力。
6.玛蒂娜·纳芙拉蒂诺娃
玛蒂娜·纳芙拉蒂诺娃是网球大师之一,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20世纪8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在女性的比赛占主导地位,她以18个大满贯单打冠军头衔结束。
5.拉斐尔·纳达尔
他被称为“粘土之王”,迄今为止有17个大满贯赛事冠军。
4.小威廉姆斯
她拥有72个职业头衔,包括23个大满贯单打冠军。
3.皮特桑普拉斯
他只赢得了四个大满贯冠军中的三个。但他14次获得大满贯单打冠军的总体记录令人称奇。
2.施特菲·格拉夫
她拥有出色的步法,共计获得了令人惊叹的94个奖项的职业生涯,包括8个大满贯单打冠军,她最大的成就是历年金色大满贯。
1.罗杰·费德勒
费德勒与纳达尔一起,是网球运动的传奇人物之一。拥有91个职业头衔,包括20个大满贯冠军。
最后网球菌奉上自己喜欢我《网球王子》的帅照^-^和叮嘱,打网球记得带水杯,及时补充水分,好了,网球菌要回去抱着杯子(jiangbei)喝水了,你们慢慢去打怪升级吧,嘿嘿~~
来源:体育部
审核:任澎
体育部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okm.com/wacs/8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