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不言自图画
大美不言自图画
▲观瀑图
小哨兵
▲童年回想
村姑
▼蕉荫书香
陆羽品茶
村姑
于海东
金秋十月,北京上院举行的“笔墨自在心——穆永瑞中国人物画作品展”是穆永瑞人生七十的一次艺术大展,对朋友而言,一样是一次难得的鉴赏机会。
作为新闻美术速写大家,穆永瑞为首都的昨天留下了太多使人记忆犹新的京人、京事、京味儿。出自他笔下的全线条历史连环画《三十六计》、《资治通鉴》、《史记人物》等,至今为当代中国连环画界津津乐道。最为注视的“大速写”当属亮相中国美术馆的《曹雪芹》:六尺整纸之上,正埋头专心致志绘制老北京风筝的曹雪芹完全忘了世事变幻。岁月漂白所有的色彩,惟有线条清晰地保留下旧时民俗影象,垂直的线演化成搭在椅背上的长衫大褂儿,横长竖短的线叠摞成高高低低的书堆,惟有手上笔尖欲点未落,令画中人很是费心……或许是已完活儿的三个大风筝太精美,或许是画里画外的人物太着名,加上线描国画在净化笔墨时所产生出的特殊韵味,一经展出,马上就有风筝协会表明收藏意愿。
美在创新,难在自然。从新闻美术到国画创作,穆永瑞独辟“社会新闻、生活见闻、历史传闻”艺道一途,多年来笔无稍停。“小村姑”作为他的代表性系列作品,已成为中国画坛一个极具人性美的新人物形象。其中,被反复刊载的《村姑肖像》至今仍然甜蜜怡人,她那为人熟习的一侧眸、1好奇的清澈眼神,使人瞬间放下所有的心思,只想从苹果初红般的圆脸蛋上,多看一眼多琢磨一番能让她如此天真美好的生活境遇。为使笔下人物具有属于自己的审美观并自我提升,他在形象和性情创造上赋予了她们完全的自主性,自由自在,任性而活,因此看来疑画亦真。他画的多是背篓放羊带拾柴的小村姑,她们唯一的背景就是村里村外的山野大树,沿着“大京九”一路写生至今,属于她们这个年龄特有的天真、向往和希望深深感动了他,正是这画笔难仿的人性自然美,让人物晓得了如何以美面世,也让穆永瑞再难放下关爱之心。
“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理解,人物形象就不会自己活起来。”
在红色革命题材的创作上,穆永瑞一样喜欢以“小”见大。应多地革命纪念馆之邀精心绘制的小红军主题作品,不但显示出他独到的艺术视角,更将中国工农红军从小到大的初始阶段通过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再现于世。比起刚在土石墙上刷写完“红军万岁”大标语,转身以灰军装、八角帽、红五星尽显革命本质的小女兵,大树上手持红缨枪瞪大双眼的小哨兵,百倍警惕中,一样透出1抹青春弥漫的气味。用画笔为曾的革命历史开辟出一个展现红色大美的艺术空间,是穆永瑞在战争题
相比用艺术美化红色革命的青春色采,穆永瑞的历史人物画则多了满纸书卷气,所求一读一解一悟,劝学、明史、立人。百般《劝学》与三更《秉烛夜读》外,他的红衣达摩1扫传统笔下的情态,尝以
一笔1思想,一墨一变化。永瑞画心贵在可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okm.com/wacs/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