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不言自图画

大美不言自图画

▲观瀑图

小哨兵

▲童年回想

村姑

▼蕉荫书香

陆羽品茶

村姑

于海东

金秋十月,北京上院举行的“笔墨自在心——穆永瑞中国人物画作品展”是穆永瑞人生七十的一次艺术大展,对朋友而言,一样是一次难得的鉴赏机会。

作为新闻美术速写大家,穆永瑞为首都的昨天留下了太多使人记忆犹新的京人、京事、京味儿。出自他笔下的全线条历史连环画《三十六计》、《资治通鉴》、《史记人物》等,至今为当代中国连环画界津津乐道。最为注视的“大速写”当属亮相中国美术馆的《曹雪芹》:六尺整纸之上,正埋头专心致志绘制老北京风筝的曹雪芹完全忘了世事变幻。岁月漂白所有的色彩,惟有线条清晰地保留下旧时民俗影象,垂直的线演化成搭在椅背上的长衫大褂儿,横长竖短的线叠摞成高高低低的书堆,惟有手上笔尖欲点未落,令画中人很是费心……或许是已完活儿的三个大风筝太精美,或许是画里画外的人物太着名,加上线描国画在净化笔墨时所产生出的特殊韵味,一经展出,马上就有风筝协会表明收藏意愿。

美在创新,难在自然。从新闻美术到国画创作,穆永瑞独辟“社会新闻、生活见闻、历史传闻”艺道一途,多年来笔无稍停。“小村姑”作为他的代表性系列作品,已成为中国画坛一个极具人性美的新人物形象。其中,被反复刊载的《村姑肖像》至今仍然甜蜜怡人,她那为人熟习的一侧眸、1好奇的清澈眼神,使人瞬间放下所有的心思,只想从苹果初红般的圆脸蛋上,多看一眼多琢磨一番能让她如此天真美好的生活境遇。为使笔下人物具有属于自己的审美观并自我提升,他在形象和性情创造上赋予了她们完全的自主性,自由自在,任性而活,因此看来疑画亦真。他画的多是背篓放羊带拾柴的小村姑,她们唯一的背景就是村里村外的山野大树,沿着“大京九”一路写生至今,属于她们这个年龄特有的天真、向往和希望深深感动了他,正是这画笔难仿的人性自然美,让人物晓得了如何以美面世,也让穆永瑞再难放下关爱之心。

“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理解,人物形象就不会自己活起来。”

在红色革命题材的创作上,穆永瑞一样喜欢以“小”见大。应多地革命纪念馆之邀精心绘制的小红军主题作品,不但显示出他独到的艺术视角,更将中国工农红军从小到大的初始阶段通过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再现于世。比起刚在土石墙上刷写完“红军万岁”大标语,转身以灰军装、八角帽、红五星尽显革命本质的小女兵,大树上手持红缨枪瞪大双眼的小哨兵,百倍警惕中,一样透出1抹青春弥漫的气味。用画笔为曾的革命历史开辟出一个展现红色大美的艺术空间,是穆永瑞在战争题儿童白癜风的饮食材创作上的显著特点,我们看到,当红色岁月成为一种特定历史背景,革命并不是只有残暴两字,透过一个个宽皮带扎得牢牢的小身板儿和黑色短发衬托出的小脸蛋儿,军威仍然难掩纯真本性。正是人物形象和感情上的真实无虚,使得穆永瑞的“小红军”在还原历史同时,成为红色革命史诗中一个意气风发的美丽音符。

相比用艺术美化红色革命的青春色采,穆永瑞的历史人物画则多了满纸书卷气,所求一读一解一悟,劝学、明史、立人。百般《劝学》与三更《秉烛夜读》外,他的红衣达摩1扫传统笔下的情态,尝以治疗白癜风的特效药不动之形包含激荡之心。如面壁后的悟道新解令达摩祖师愈显境地通明,虽仍合目求索但已气度非常,感觉随时都会破壁而起,盛行天下。另外,他还在历史人物画构图上首创出“反黄金分割法”和一画多构式。前者人物常常处于黄金分割法的反向位置,导致形象格外醒目,或背蕉书写,或背山独思,巧将一身置之度外;后者可见丈2巨制《观瀑图》,一图多构所产生出的山象、松象、气象和人物形象的自生自立却又和谐一气,使历史、自然与人重构曾的旷古一瞬。惟有人物背后双松扶摇,一明一暗,中间半截松干鼎立,将另外一巨松几欲破画而出的风动之势稳稳撑起,复再细赏,整体构图中每一个局部都有自己的完善构图,云聚浩气之境,山立重开之界……

一笔1思想,一墨一变化。永瑞画心贵在可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okm.com/wacs/59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