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人员身穿防护足踝扭伤怎么办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医护人员夜以继日地奋战在一线。在保证工作高效有序进行的同时,该如何应对防护服下的足踝扭伤呢?
崴脚是什么?
崴脚是人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情,医学上称做足踝扭伤。这种外伤是外力使足踝部超过最大活动范围,令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甚至关节囊拉扯撕裂导致出现疼痛、肿胀和跛行的一种损伤。
穿上防护服后为何容易崴脚?
(1)佩戴护目镜后雾气覆盖屏幕,导致视线模糊。
(2)穿戴防护服后行动不便。
(3)防护服外加穿靴套后,脚底与地面摩擦系数降低,导致脚底着地稳定性下降。
关于崴脚有哪些错误认识?
错误一:不把崴脚当回事。在崴脚之后自行掰弄脚骨,刻意剧烈活动,以为“活动活动筋骨就行了”。
正确的做法:立即脱去防护服,就地取材抬高患肢,制动处理。
错误二:立即局部热敷。这是错误的!热敷会扩张血管,加速局部出血和肿胀。
正确的做法:立即冷敷,冰水混合后放于隔水的塑料袋内,外敷于踝关节损伤处。
错误三:踝关节扭伤没什么事,医院检查治疗。
正确的做法:到医院行放射、核磁检查,正确判定踝关节损伤程度。
崴脚后应该如何应对?
(1)分辨伤势
一般来说,如果自己尝试轻微活动,脚踝时不时剧烈疼痛,可以勉强走路,大多是扭伤,可以自己处置;如果自己活动足踝时有剧痛,不能持重站立和挪步,疼的地方在骨头上,医院去诊治。
(2)紧急处理
目标是:尽可能地控制疼痛和肿胀,可参照急性运动损伤的PRICE处理原则进行。
损伤后48小时内尽早实施以下措施:
Protection:保护可以使用石膏或者支具保护,使伤处不受进一步伤害。
Rest:休息(制动)停止活动,避免患侧下肢负重。
Ice:冷敷肿痛部位,用冰块、冰袋、冷制品等冷敷10~15分钟。注意不能冷敷袋直接接触皮肤,可用毛巾隔离。冰敷没有时间限制,每天数次(可每2小时1次),康复锻炼后、行走或感觉关节肿胀不适即可进行。
Compression:可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它可以阻止继续出血、预防严重的踝关节肿胀。
Elevation:尽量将小腿和踝关节抬起高过心脏水平。
(3)后续治疗
急性期的治疗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消炎镇痛类药物,也采用超声或者激光等理疗手段来控制肿胀和炎症。
(4)踝关节损伤的康复训练
拉伸训练:拉伸时伤腿在后,注意过程中保持背部直立。每组拉伸30秒,放松30秒,5~10组/日。
弹力带训练:坐位,伤腿置于身前,注意过程中保持腿部伸直状态,选择小重量的弹力带开始,10个每组,背伸和跖屈各3~5组/日,动作缓慢,全程活动。
本体感觉训练:采用平衡练习方法,可自行练习,也可以机器辅助下进行。双脚着地,健侧(好脚)发力踮起脚尖后撤离,仅患侧(扭伤侧)支撑,缓慢落回平地。10次为1组,每天3~5组,可视情况增加训练组数,注意保持支撑腿伸直(不要弯曲膝盖)。
来源:现代护理报
作者:新疆医院骨科中心史黎史凌云
责编:韩敬
中国医管第一报|权威医管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okm.com/wacs/10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