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骨关节类功能食品分布及主要原料调研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明显增加的退行性关节疾病。该病是由于关节软骨的退化磨损引起的。
由于软骨在关节中起承重、缓冲、抗摩擦等重要的作用,其破坏导致关节功能减退或丧失。患者可出现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行走能力下降,有时关节内会发出响声,产生骨刺及手的掌指关节或指间关节处出现肿大结节,严重时关节会产生变形。
骨关节炎可以涉及全身所有的关节。常见的有膝关节、髋关节、脊柱(如颈椎和腰椎)等承重关节。
国内外初步调查显示,骨关节炎的总患病率约15%,40岁人群的患病率为10%~17%,60岁以上则达50%。而在75岁以上人群中,80%患有骨关节炎。骨关节炎的发病率具有性别差异,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且随着人口老龄化,患病人数还在不断增加。老年退行性骨关节病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目前,骨关节炎常规治疗主要是服用止痛药和非甾体类抗炎药,以缓解症状、缓解关节疼痛和改善关节活动为主。但药物治疗常伴有严重的副作用,且只能暂缓疼痛,无法逆转病理发展进程。
骨关节病多数是由于力学或生物因素导致关节软骨细胞、基质和软骨下骨质的正常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失衡造成的。某些营养素也可减轻骨关节病症状,并能减缓病程,且无副作用。
市场上针对OA的功能食品品种繁多,通过营养干预的方式改善骨关节炎症状和缓解骨关节炎病程也是一个重要方面。本研究旨在通过骨关节类功能食品调研,了解市场上骨关节类功能食品的基本现状,为骨关节类功能食品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产品信息收集
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京东商场、淘宝网、亚马逊、药店等途径,收集骨关节类功能食品注册资料、包装或说明书图片、购买样品,采集骨关节类功能食品信息。
1.2产品信息录入
对以上采集到的产品信息进行整理,利用excel文件录入产品名称、品牌、规格、食品类型、产地、生产商、适宜人群、食用方法、功能作用方向、产品配料等信息。
1.3产品分析
对以上采集到的产品信息进行分析,包括此类产品的食品类型、产地分布、原料品种及使用频率、国内外差异等多个方面。
2结果
2.1骨关节类功能食品分布情况
本研究收集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注册和网络在售的共计69个品牌80种骨关节类功能食品。其中进口食品41种,包括澳大利亚2种,德国3种,韩国2种,加拿大5种,美国23种,日本5种,台湾1种。中国大陆国产食品39种,包括普通食品5种,保健食品34种,见表1。
表1骨关节类功能食品产地及类型基本分布情况
80种骨关节类功能食品中,按照食品类别,片剂或压片糖果占51种,胶囊占29种,只有个别为粉状固体饮料和液体饮料;按照适宜人群,绝大部分为中老年人,部分适宜人群为免疫力低下者。不适宜人群一般为少年儿童、孕妇、乳母;按照功能作用方向,有31种在增加骨密度和改善骨关节两方面同时起作用,有49种仅在改善骨关节方面起作用。
2.2骨关节类功能食品主要原料分析
分析本研究中收集到的80种骨关节类功能食品的主要食品配料,并按照使用频率进行排序,结果见表2。
表2骨关节类功能食品主要原料分布
由表2可见,使用频率多的几种原料(≥10次)从高到低依次为:氨基葡糖、硫酸软骨素、钙、胶原蛋白、二甲基砜、维生素D、酪蛋白肽和维生素C。其中对骨关节改善起作用的有氨基葡糖、硫酸软骨素、胶原蛋白、二甲基砜、维生素C,对增加骨密度有作用的有钙、胶原蛋白、维生素D、酪蛋白肽、维生素C。
原料中,还有一些药食同源食材或是传统中药材的提取物,虽然使用频率不高,但也体现这类原料的特殊价值和食品制造商对这类原料的重视。如葡萄籽提取物有较好的抗氧化性。乳香和没药是传统中药中的活血祛瘀药,常搭配使用,具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作用。姜黄也是传统的活血祛瘀药,可活血行气止痛,现代研究认为姜黄的提取物姜黄素在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方面均有一定作用。
2.3骨关节类功能食品的国内外差异
声称方面,中国大陆产品中,声称“增加骨密度”的有26种,声称“增强免疫力”的有7种,其他5种无功能声称。且有功能声称的均为保健食品,无功能声称的均为普通食品,符合我国相关食品法规的要求。其他国家和地区产品中,只有4种产品包装上有声称,均与减轻关节疼痛、肿胀和炎症有关。
表3国内外骨关节类功能食品主要原料的使用频率对比
由表3可见,主要的出现频率高的原料国内外基本一致,如氨基葡糖、硫酸软骨素、钙、胶原蛋白等,可能与法规要求有关。其他原料的使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如二甲基砜在国内没有使用,酪蛋白肽在国外没有使用,透明质酸在国外使用较多,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法规的要求,如二甲基砜在国内不属于食品原料,乳香提取物属于药物范畴。
3讨论
骨关节炎是影响人类健康最常见的关节疾患之一。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致残性疾病,它主要侵害关节软骨、骨和滑膜组织,导致关节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的健康,影响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骨关节炎人群数量将逐渐升高,其防治己成为当今国际上的研究热点。
本研究通过骨关节类功能食品调研,收集整理了80种骨关节类功能食品的信息,从分析结果可见,这类食品常用剂型为片剂、压片糖果或胶囊形式,针对人群一般为发病率较高的中老年人,作用方向来说,有的兼顾增加骨密度和改善骨关节两方面,有的仅在改善骨关节方面起作用。
从骨关节类功能食品的食品配料来看,总体使用频率≥10次的原料有(从高到低排列):氨基葡糖、硫酸软骨素、钙、胶原蛋白、二甲基砜、维生素D、酪蛋白肽和维生素C。中国大陆使用频率≥10次的原料有(从高到低排列):氨基葡糖、硫酸软骨素、钙、胶原蛋白、酪蛋白肽。其他国家和地区使用频率≥10次的原料有(从高到低排列):氨基葡糖、硫酸软骨素、二甲基砜、胶原蛋白。
中国大陆的39种产品中,有34种为保健食品,而我国准许声称保健食品的功能目录中,与骨骼关系密切的只有“增加骨密度”,故而用的最多的食品配料中会涉及到钙和酪蛋白肽。而其他国家和地区,特别是美国和加拿大使用较多的二甲基砜,在我国并没有规定其可以用于食品原料,这可能是出现差异的原因。
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两种原料是氨基葡糖和硫酸软骨素。氨基葡糖和硫酸软骨素广泛存在于人和动物软骨、肌腱和韧带中,同时也是构成关节软骨的主要成分,能够预防和改善骨关节病,修复受损的软骨组织。
氨基葡糖能降低促炎症转录因子的浓度,增强软骨特定部位的韧性,并通过抑制水解酶的活性和减少脂质、蛋白质的氧化来阻止胶原蛋白变性。氨基葡糖通过刺激糖胺聚糖的生化合成及增加骨骼钙质的摄取量来提高骨与软骨组织的代谢功能与营养吸收,亦能改善及增强滑膜液的黏稠度,同时氨基葡糖也是蛋白多糖合成的基本物质,可特异性地作用于关节软骨,恢复软骨细胞正常的代谢功能,刺激软骨细胞产生具有正常多聚体结构的蛋白多糖,亦可抑制损伤软骨的酶如胶原蛋白酶和磷脂酶A2的活性。
本调研中氨基葡糖的化合物来源有8种之多。有研究认为,硫酸氨基葡糖相对于其他氨基葡糖制剂有更充足的证据证实能适当减少OA症状,并可能减缓病程。
Yoshimura和Momomura等分别对年轻男性足球运动员和自行车赛车手进行口服盐酸氨基葡糖实验,剂量分别为1.5g/d和3g/d,干预时间为3个月,之后检测受试者尿液中Ⅱ型胶原蛋白降解标记物和Ⅱ型胶原蛋白合成标记物的含量,结果发现口服氨基葡糖能减少Ⅱ型胶原蛋白的降解,促进Ⅱ型胶原蛋白的合成,从而达到保护关节软骨的目的。
硫酸软骨素通过抑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和信号调节激酶ERK1/2的活性,降低核转录因子kappaB(nuclearfactor-kappaB,NF-κB)的核易位,减少蛋白水解酶基质、炎症诱导酶(磷脂酶A2、环氧合酶-2、一氧化氮合成酶-2)及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的合成来发挥作用。
Bucsi等检测硫酸软骨素对骨关节炎的疗效,给予患者口服硫酸软骨素胶囊制品(mg/d),连续服用6个月后发现将近43%的患者症状明显改变,而安慰剂对照组仅有3%的改善,并且在20m相同距离内,服用硫酸软骨素的患者行走时间明显减少。
胶原蛋白是人体中存量最大的蛋白质,是皮肤、骨骼、肌肉、软骨、肌腱和韧带等组织的关键组成部分。胶原蛋白为肌肉骨骼系统提供基础结构,是决定身体活动能力的关键。骨关节炎是由关节组织(包括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的退行性病变引起的,软骨中95%为胶原蛋白。
迄今为止,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胶原蛋白不仅有维护骨骼结构和韧性、增加骨量和提高骨骼质量等作用,且有减轻关节炎患者的疼痛作用和抗炎能力,因此胶原蛋白有用于治疗关节退化疾病的潜质。研究显示,补充胶原蛋白多肽能改善运动员的关节疼痛,减少运动成绩下降等负面影响,有助于关节健康,并可能减少高危人群关节损害的风险。
二甲基砜是一种有机硫化物,是人体合成蛋氨酸、胱氨酸和含硫蛋白的硫的主要供应源之一。人的皮肤、头发、指甲、骨骼、肌肉和各器官均含二甲基砜。研究表明,生命体的含硫组织中85%的硫是由二甲基砜、二甲基亚砜同系物供给。
对关节炎患者研究发现,患者软骨含硫量只有正常人软骨含硫量的1/3,而补充胱氨酸可减少关节炎发病率。由此可见,二甲基砜对骨关节的健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二甲基砜对关节炎的作用机制可能是关节连接处的滑膜由含硫蛋白和氨基葡糖等组成。含硫蛋白和氨基葡糖等有促进胶原蛋白产生、增加水的结合、帮助修复损伤软骨的功能,可使受伤软骨恢复正常,滑膜液更浓,更有黏性,从而加强对关节面的保护,减轻关节面的摩擦,减少痛苦。
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对食物的认识逐渐加深,植物提取物特别是功能性植物提取物在功能食品中的应用逐年增多,品种也日渐丰富。在骨关节类功能食品的调研中,还有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功能食品的配料中出现了多种药食同源食材或传统中药材的提取物,虽然使用频率不高,但其作用方向不容忽视。在此次调研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两种传统中药材来源的配料分别是乳香提取物和姜黄素。
综上,骨关节类功能食品以补充关节软骨缺乏的营养物质为主,同时考虑到抗炎、抗氧化等多个方面。
来源:陈朝青,李菁菁,伍敏晖,张燕,韩丽丽,何梅.国内外骨关节类功能食品现状分析.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系统营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ookm.com/wacs/10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