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滑膜炎的死对头,轻松逼走积液肿胀
人体关节的用度很频繁,时间长了都容易出现老化的现象,很容易引起很多的关节疾病。
滑膜炎就是较常见的关节疾病,多是因为劳损而引起的。
滑膜对关节面具有润滑的作用,如果发生炎症反应了,就会给关节面带来许多的影响,可影响到日常的活动等,影响是很大的,大家要重视。
一、膝关节滑膜炎的表现症状
1、红:指的是关节外部的皮肤颜色发红,主要是因为机械性炎症,局部血液充盈而致。
2、肿:滑膜分泌关节润滑液的功能发生了紊乱。开始大量的分泌特别稀释的组织液,产生关节肿胀。
另外,如果滑膜炎反复发作,会导致滑膜本身的增厚,最终也会导致关节肿胀。
3、热:指的是皮肤温度增高。主要是瘀血引起的发热
4、痛:主要是因为关节肿胀所引起的胀痛。
二、滑膜炎的病因
滑膜是一层很薄的组织,但是它在作用非常大,能够很好的维持关节的正常功能。
正常的滑膜能够分泌少量液体,液体起着“润滑油”的作用,能使关节面在磨动时更滑润,防止关节损伤。
但是生活中某些原因,如骨质增生,关节退变,关节损伤,关节劳损等导致滑膜组织水肿,充血。
这会导致滑液过度分泌,但是滑液被吸收的很少,从而导致关节部位出现疼痛,活动受限现象,这就是滑膜炎疾病。
三、滑膜炎的预防
(1)避免关节过度活动及劳损
特别是双下肢剧烈运动者(如舞蹈演员、运动员、搬运工等)更要注意劳逸结合,防止组织损伤。直腿抬高可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关节积液吸收。
(2)关节内骨折时,尽可能使骨折端达到解剖复位的要求。
(3)控制体重,减轻关节的压力和磨损程度。避免受凉,注意保暖。
四、安全的方法
想要彻底摆脱滑膜炎,不妨试试艾灸,无痛安全,消融积液!
艾灸是中医传统疗法。《本草纲目》记载:“艾,外用灸百病,壮元阳,通经脉,行气活血”。
那么,艾灸如何调理滑膜炎呢?
中医学认为滑膜炎属于“痹症”范畴,关节滑膜炎分为外伤及慢性劳损两方面。
膝关节遭受骨折、脱位、韧带断裂、软骨损伤等床上后,都可使关节滑膜同时受损。
伤后积瘀积液,湿热相博,使膝关节发热、胀痛、灼热、肌肉拘挛,关节屈伸障碍,形成急性滑膜炎;
如受伤较轻,或长期慢性劳损,加之风寒、湿邪侵袭可使膝部逐渐出现肿胀,功能障碍,形成慢性滑膜炎。
调理滑膜炎的方法,西医学多认为,目前还没有能力使滑膜炎的病理逆转,患者只能使用止痛药、止痛针、抽积液等来缓解症状。
然而,素来强调整体施治、治病求本的中医学对此症早有研究,并以长于活血化瘀、祛风散寒、消肿镇痛、强筋壮骨的艾灸疗法的临床调理效果最为显著。
艾灸主穴:阿是穴(即病变部位用手按压时感觉有明显酸麻、疼痛处)。
艾灸配穴:可在与病变对应的部位或病变周围部位取穴,风市穴(直立垂手,中指指尖所指处)、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
众所周知,艾灸作为古老中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里面蕴藏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艾灸并非死板的养生,它也可以灵活多变,数千年的发展,艾灸的方式,时间,手法,取材等等一直在丰富,让人受益。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艾灸里面一种相当重要的灸法——隔盐灸!一、盐,一剂良药!许多人眼中,盐只是个不起眼的调味品,可有可无。中医看来,盐却是一剂难得的良药,食盐,咸寒,入胃、肾、巨细肠经,有涌吐、清火、凉血、除毒之功能。还能深层清洁、杀菌排毒、舒经活血、收敛皮脂腺,使用得当,可以发挥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盐:“调和脏腑、消宿物、令人壮健”。盐用途多样,除了炒菜调味,洗澡时加入盐水,可调理皮肤病;头痛时用盐擦擦舌头,喝点盐开水,可减轻头痛;脱牙流血时,含一口盐水,有助于止血;反胃和消化不良时,喝点盐水,也有助于缓解不良症状……当然,最重要的是,古人很早就将盐应用于艾灸中,便有了隔盐灸,这是临床上最常用的隔物灸之一。二、隔盐灸也称神阙灸:是用食盐作隔垫物而施灸的一种方法。隔盐灸可以用来灸很多地方,但最适合的莫过于肚脐,也就是神阙,神阙因为天然凹陷,适合拿来隔盐灸,故隔盐灸也有神阙灸的说法。神阙穴是人体唯一可以用手触摸的穴位,中医认为它能够连通内外,协调阴阳。隔盐灸不是现代人发明的,关于隔盐灸,最早记载于东晋的《肘后备急方》,主张用食盐填平脐窝,在上面置大艾炷施灸,以治疗霍乱(急性腹泻疾病)等急症。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中也有记载:“霍乱转筋,欲死气绝,腹有暖气者,以盐填脐中,灸盐上七炷,即苏。”三、隔盐灸神阙,有奇效!隔盐灸的作用肯定来自两点,一就是盐,二个就是艾。除了盐本身具备的药性外,现代研究也表明,盐有很高的渗透压,这一特性在艾灸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可以更快更强力地把艾热以及药渗透身体内部。做隔盐灸时,你会感觉身体暖烘烘的,不烫,但很温暖,不是表面,而是由内而外的透心热,不是一个点热,而是一团区域,一部分经络都在热,可见隔盐灸的强力。正是因为这个特点,隔盐灸有回阳、救逆、固脱之力,常用来调理一些急症,伤寒阴症或吐泻并作、中风脱症等,平时也可用来养生。古人就发现隔盐灸神阙可以拿来调理一些很棘手的问题:《附后备急方》治卒霍乱诸急方:“以盐纳脐中,上灸二七壮。”《令媛要方·卷二十八》治淋病:“着盐脐中灸三壮。”隔盐灸神阙的方法也很简单,首先:将干净的餐巾纸垫于脐窝中,用手指轻轻捣入,然后把纯净干燥的食盐填平肚脐,艾灸即可。不过要注意的是,食盐最好先炒一下,可以提升艾灸效果,也能避免盐粒艾灸时受热爆散引起烫伤。在现代中医上,隔盐灸的方法有了一定的改进,如在盐的上方或下方增加隔物。治疗的范围也有相应的扩大,可以用于治疗多种腹部疾病及其他病证。因为隔盐灸具有回阳救逆、温中散寒的作用,对亡阳脱证、四肢厥冷、急性腹痛、吐泻、痢疾、小便不利、腰酸背痛、关节炎、慢性胃痛、神经痛、畏寒症、落枕、痛经、产后腹痛等症有很好的疗效。四、隔盐灸,养肾倍棒!除了用来针对急症,去火消毒,隔盐灸还有一个厉害的地方,就是养肾。中医认为,五味对应五脏,酸、苦、甘、辛、咸,对应了肝、心、脾、肺、肾。咸味可以入肾经,滋养肾气,调节人体细胞和血液渗透、保持正常代谢的功效。呕吐、腹泻、大汗之后喝一点淡盐水,可以保持正常代谢。虽然"咸”并不专指盐,也可以是其他的物质,但盐毫无疑问最具有代表性,对于肾虚的患者,采用隔盐灸,盐的药性会直接与穴位接触,刺激经络,从而使得热力透达肾经,能够起到温肾养肾气的作用。身为现代人也很有福,盐在古代是比较珍贵的,有些人想吃都吃不到,更别提拿来做隔盐灸,所以能够做隔盐灸,也是一种幸福。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ookm.com/wazlyy/11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