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活小儿脾虚事就多,如何准
秋天刚到,医馆里的小病号就排满了各大老师的诊室,上至初中小学,下到还在襁褓里,有的刚开学没几天就又被爸妈“拎”进医馆,难道是免疫力的问题?
这时可能医生不止一次重复对你说:孩子脾胃不好,需要调理。想再多问医生几句时,发现排在后面的患者已经等得焦头烂额了。只好自觉地默默起身。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小儿脾虚就容易找事儿?
脾作为我们的五脏之一,中医讲: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他参与着身体内的水液代谢,能够很好的维持身体内的内环境平衡。
而且脾还参与着身体的消化和吸收,有将吸收水谷精微并将其传输至全身的功能。后天的营养物质是来源于脾的运化,如果脾胃虚弱,消化和吸收功能也会出现异常严重情况,影响着身体的健康,人体的营养状况就会变差。
一般孩子脾虚会在3个月到1岁期间表现明显,不是所有小孩都真的脾虚,但小孩的脾胃都肯定先天稚嫩,很多孩子的脾胃是后天喂养不当导致脾虚,再加上治疗不当,脾虚就加重了。
3个月后,随着小儿饮食量的增加,辅食的添加,饮食更加的丰富多元化,家长往往无法了解宝宝的需求,喂养过当,饮食过于精细,饮食生冷甚至饮食不规律,造成脾胃积劳成疾。这时候如果处理不当,会出现厌食、腹胀、腹泻、便秘等等的消化不良的表现,而脾虚日久,引起其他脏器的功能,就会出现反复的感冒、咳嗽、喉中痰鸣,甚至引发哮喘。
小儿脾虚的表现
1、虚脾便秘或者腹泻脾虚泻,因为不消化,往往是一吃就拉,一般拉的都是稀的,含有不消化的食物。另外一种情况就是脾气虚,不能把津液传送大肠,大肠就会变得干燥,从而形成便秘。、体质差容易感冒脾气虚,宝宝吃饭不好,时间长了,营养当然成问题,营养跟不上,体质自然而然的就变差,特别是习惯性感冒的宝宝,日常护理要特别照顾。3、脾虚不爱吃饭中医讲脾是一个助消化的脏器,而脾气就是行使该职能的主角,脾气虚,胃的消化功能就弱了,如果再让他多吃,更消化不了。所以宝宝不想吃饭,是有原因的。4、身体比同龄人瘦小这个问题也是脾虚一系列的问题中最令人担心的,脾虚导致吃饭不好,吃不好,怎么长得高?不过家长不用担心,只要通过专业的小儿推拿及时干预,就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5、体内湿气大中医讲,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意思就是说,只要和湿气有关的问题,都会和脾脏有关,因为脾脏是运化水液的,而湿是水液凝聚而成的,就是本来是有用的东西,但是脾没有把它运送到需要他的地方,最后变成了致病因素——湿气。6、一感冒就容易咳嗽脾气虚会导致宝宝经常感冒好理解,为什么会容易咳嗽呢?脾属土,肺属金,土生金,脾虚时间久了,当然会影响到肺气,肺气虚导致宝宝咳嗽就比较明显。7、脾气大就是宝宝平时不但不好好吃饭,而且脾气还特别大,也就是烦躁,中医认为这属于脾虚肝旺,肺脾气虚,金不克木,导致肝气过于强盛,出现脾气大的现象。8、晚上睡觉出汗多中医认为人体中的气具有固摄作用,脾气也属于气,除了可以固摄脏器、防止下垂外,还可以固摄津液,脾气虚,固摄津液功能失调,宝宝便会出现多汗的症状。9、爱流口水中医讲“脾在液为涎”,孩子脾虚的时候就容易“垂涎三尺”,经常流口水。10、面黄肌瘦形成疳积脾气虚引起运化失常,形成积滞。积滞日久,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无能吸收,最终形成疳积而导致面黄肌瘦。中医崇尚“治未病”,对照宝宝自身情况,要是有一定要注意起来了,别等生病了,才一个劲的去解决,未病先调理。
这边小编我也请教了小儿推拿方面的专家薛群亮老师,给各位父母讲解一下如何从日常推拿按摩中治疗宝宝脾虚,简单易学,满满干货记得收藏~
★补脾经拇指末节螺纹面,或拇指桡侧缘拇指桡(指的是拇指靠手掌外侧的那一条线。)侧缘自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为补,称补脾经。00-次(根据孩子情况辩证加减)能健脾胃、补气血,治疗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引起的食欲不振、肌肉瘦弱、消化不良、便秘、泄泻、腹胀腹痛等证,还可以用于透疹。补脾经作为小儿推拿常用保健操作法之一,还具有促进小儿生长、增强体质、有效预防疾病的作用。★清胃经手拇指侧外侧缘,腕横纹至拇指第二关节横纹。操作者左手虎口轻轻夹住宝宝左手虎口部位,充分暴露穴位点。右手以拇指外侧缘或指腹部接触宝宝胃穴处,在胃穴区域,向指尖方向推动。有一定的按压力,力量均衡柔和。-次(根据孩子自身情况辩证加减)注意:胃穴只清不补,所以清胃只有一个操作方向,就是向指尖方向推。这个穴位通常和脾经、肝经配合,调理脾胃功能。比如食欲一直不好,一般属于脾虚的问题,推拿的重点要放在补脾上,可以适当配合清胃,两者是有差别的。而消积食一般是选择清胃、顺运内八卦、板门穴位,它们可以配合使用,也可以交替使用。★清大肠食指桡侧缘,赤白肉际处。由指尖到指根属线型穴位。用推法。分补大肠、清大肠、清补大肠3法。自指尖推向虎口为补大肠,反之为清大肠;来回推之为清补大肠,亦称平补平泻。—次(根据孩子自身情况辩证加减)调整大肠功能,固肠涩便,止泻痢,退肝胆之火。可主治赤白痢疾,泄泻,便秘,脱肛,肛门红肿等。★顺运内八卦右手拇指自乾卦开始向坎卦(对小天心者)运至兑卦(指侧半圆的中点),为顺运八卦。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3处为半径所作圆周。-次。(根据孩子自身情况辩证加减)顺运内八卦能宽胸利膈,理气化痰,行滞消食。逆运则降气平喘。主要用于咳嗽、痰喘、胸闷、纳呆、腹胀呕吐,乳食内伤等症,多与推脾经、推肺经、揉板门、揉中脘等合用。★推/掐揉四缝穴四横纹(四缝)即食、中、无名、小指掌侧近端指关节处。将孩子左手四指并拢,以拇指端桡侧面着力,从食指横纹滑向小指横纹,或以拇指指甲分别掐揉,称掐四横纹。反复操作~次,掐揉5次(根据孩子自身情况辩证加减)。疳积、腹胀腹痛、气血不和、消化不良、惊风、气喘、口唇破裂。本穴推之能调中行气,和气血,消胀满;掐之能退热除烦,散淤结。多与补脾经、揉中脘合用。★揉二马手背无名指及小拇指掌指关节后凹陷中。用指尖端轻揉。到次。(根据孩子自身情况辩证加减)遗尿、虚寒泻痢、慢惊神怯、腹寒痛、厌食等。二马常配补三关、补肾阳共用以温补下元。★揉中脘:中脘位于肚脐直上4寸。:用一手大鱼际着力按摩该穴位。50-次(根据孩子自身情况辩证加减):中脘是调理脾胃的重要穴位之一,。中脘的作用可以总结为健脾和胃,通腑降气。按揉此穴可以防治胃痛、腹痛、腹胀、反胃、恶心、呕吐、泛酸、食欲不振及泄泻等消化系统的胃肠功能紊乱。健脾和胃,理气消食,多用于防治腹痛、腹胀、便秘、疳积等症。★按揉足三里小腿外侧,在外膝眼下3寸距胫(jing)骨前缘约1横指处。以拇指指端或螺纹面着力,稍用力按揉,称为按揉足三里。0-次(根据孩子自身情况辩证加减)具有健脾和胃、导滞通络、调中理气、强身健体的作用。明医介绍
-薛群亮-
中医儿科专家
中医小儿推拿专家
高级康复理疗师
坐诊时间
桐柏馆:周三上午,周一、二、四、五全天
主治范围:
针灸和推拿相结合对儿科疾病如:小儿积滞、泄泻、便秘、咳嗽、小儿发烧、小儿斜颈等;疼痛性疾病如:落枕、急性腰扭伤、痛经、肩周炎、颈椎病、腰肌劳损、腰间盘突出等效果显著;中医养生如:中医亚健康调理。
年进修于河南医院一医院,现跟随国医大师贺普仁传人范晓明老师学习。勤求古训,刻苦钻研,将牵引、针灸、理疗、正骨、中草药透敷等传统理疗手法融于一身。在小儿疾病的治疗上,更是得心应手。
领导说看完点个赞再转发
给我涨工资!( ̄︶ ̄)↗
红专馆
金水区经二路与红专路交叉口路南
预约-
桐柏馆
中原区桐柏路与汝河路交叉口北50米路东
预约-
未来馆
管城区未来路与商城路交叉口北50米路西
预约-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okm.com/ways/9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