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试题一

白癜风症状都有哪些 http://www.sjqbdf.com/

1.耳颞神经阻滞应避免损伤的动脉是颞浅动脉

2.神经受刺激所致的疼痛性质的描述应当是牵涉痛、灼痛

3.关节囊、韧带、滑膜等急性损伤所致的疼痛性质的描述应当是酸痛、胀痛

4.采集病史方法首先要询问患者应当是主要病痛

5.根据疼痛发作的时间,夜间疼痛患者首先要警惕的疾病是肿瘤病变

6.肩锁关节脱位肩部形态应当是锁骨外端凸起并有弹性活动

7.先天性高耸症的肩部形态应当是肩胛高耸

8.平手提示应当是正中神经与尺神经损伤

9.餐叉样畸形提示应当是Colles骨折

10.患者对刺激的反应超过正常,应当是感觉过敏

11.在清醒状况下,对刺激全无感觉,应当是感觉缺失

12.某一神经的分支疼痛刺激可以扩散到另一分支,应当是局部性疼痛

13.椎体最小者,应当是颈椎

14.椎体最大者,应当是腰椎

15.脊柱软组织由髓核、纤维环和椎体面的软骨板组成,是连接椎体的微动关节,能保持和椎小关节稳定,维持椎间孔的大小。应当是椎间盘

16.神经阻滞的禁忌证是未明确诊断的疼痛

创伤、手术后急性痛、神经病理性疼痛,血管性疾病,非疼痛性疾病以及慢性退行性变如颈、腰椎间盘突出症均为神经阻滞的适应证。未明确诊断的疼痛,不合作的患者,局部感染,有出血倾向者,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为神经阻滞的禁忌证,未明确诊断的疼痛忌行神经阻滞以免掩盖病情。

17.颈椎椎间孔神经根阻滞术的适应证是颈神经支配区癌性疼痛颈椎椎间孔神经根阻滞术的适应证包括:颈源性头痛,颈椎病,颈、上胸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颈神经支配区癌性疼痛,颈部根性神经痛。

18.颈椎椎间孔神经根阻滞术禁忌证是颈部畸形颈椎椎间孔神经根阻滞术的禁忌证包括:颈部畸形;颈部巨大肿物;气管受压,移位,双侧同时阻滞。

19.膈神经阻滞术的并发症不包括:全脊麻

20.在颈椎椎间孔神经根阻滞术的注意事项中,描述不正确的是阻滞前多用阿托品,防止心率减慢在颈椎椎间孔神经根阻滞术中,因迷走神经阻滞可以造成心动过速,所以阻滞前应少用或不用阿托品。

21.颈浅丛神经阻滞术的适应证不包括肩周神经痛颈浅丛神经的主要分支包括枕小、耳大、颈横、锁骨上神经。其阻滞术的适应证包括:枕后神经痛、耳大神经痛、落枕、肌皮神经痛、锁骨上神经痛

22.臂丛神经阻滞术的并发症不包括喉上神经阻滞

23.臂丛神经阻滞术注意事项不包括:有时需辅助肘部桡神经阻滞

24.第6-8肋肋间神经阻滞的常用穿刺点定位是腋后线上,预定阻滞部位的相应肋骨下缘

25.第9肋肋间神经阻滞的穿刺点定位是第10肋上缘

自第9肋起,肋间神经不再位于肋沟内,而是位于下一肋上缘内侧,行肋间神经阻滞的常用穿刺点定位是自下一肋上缘垂直进针,至其深层注药。

26.腰大肌肌间沟阻滞可以治疗的疾病不包括腰内脏神经痛腰大肌肌间沟阻滞又称为腰丛神经阻滞,腰丛由第1、2、3腰神经前支的全部和第4腰神经前支的一部分构成约有半数的尚有肋间神经参加,主要分支包括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生殖股神经、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闭孔神经,还有坐骨神经、隐神经等参与,而腰内脏神经为腰交感干的分支。

27.患者,女,69岁。行骶管硬膜外间隙阻滞术时,为避免穿破蛛网膜,针尖由尾端向头端穿刺,不能超过:髂后上棘连线骶管穿刺时,针尖不能超过髂后上棘连线,即第2骶椎水平,亦硬脊膜囊终止部位。针尖超过此线,有误入蛛网膜下腔危险。

28.患者,男,40岁,因右侧坐骨神经痛行坐骨神经阻滞术,穿刺过程中患者出现向小腿、足部放射的刺痛或电击感,此时应当:稍退针,固定针头,回抽无血,注射消炎镇痛液5-8ml穿刺过程中患者出现向小腿、足部放射的刺痛或电击感,提示针尖接近坐骨神经,此时应稍退针,避免损伤坐骨神经。固定针头,回抽无血,注射消炎镇痛液5-8ml。

29.患者男,45岁,外伤后右季肋区疼痛,查体发现疼痛范围在T6、T7肋间,为达到完善阻滞效果,应选择阻滞的肋间神经是:T6、T7、T8由于肋间神经重叠分布,要求疼痛区域的上一位和下一位肋间神经同时阻滞,以保证完善的阻滞效果。

30.臀上皮神经阻滞术的常用传递点定位是:髂嵴中点下方2-3cm处臀上皮神经阻滞术的常用穿刺点定位是髂嵴中点下方2-3cm处

31.脑血管疾病后遗症患者应慎用的下肢神经阻滞是:腓总神经阻滞术脑血管疾病后遗症患者应慎用腓总神经阻滞术

32.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因慎用的下肢神经阻滞是:隐神经阻滞术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应慎用隐神经阻滞术

33.患者女,43岁,左侧髋部大腿内侧及膝关节内侧疼痛3个月,应选用的神经阻滞方法是:闭孔神经阻滞术

34.实施膝部胫神经阻滞术时,容易损伤的血管是腘动静脉膝部胫神经与腘动静脉解剖关系密切。

35.实施踝部胫后神经阻滞术时,容易损伤的血管是:胫后动脉踝部胫后神经与胫后动脉解剖关系密切。

36.实施踝部腓浅神经阻滞术时,容易损伤的血管是胫前动脉

37.踝部胫后神经阻滞术的适应证是:足趾前内侧疼痛

38.足背腓深神经阻滞术的适应证是足背第1、2趾相邻侧疼痛

39.隐神经阻滞术的适应证是内踝及足内侧缘、拇趾的皮肤疼痛、感觉异常

40.硬膜外阻滞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全脊髓麻醉全脊髓麻醉可使呼吸肌麻痹致呼吸停止,血压下降甚至心博骤停

41.下列对美沙酮的描述,错误的是不适于慢性疼痛美沙酮属脂溶性药物,生物利用度高,舌下或直肠用药吸收良好,也应注意药物蓄积中毒的风险,美沙酮对呼吸中枢有明显而较长的抑制作用,美沙酮在临床可作为强片类药物使用,由于口服用药后需30-69分钟产生镇痛效应,故特别适用于慢性疼痛的治疗,不适于急性爆发性疼痛。

42.下列关于阿片类镇痛药的分类,描述错误的是部分受体激动-拮抗剂可以与吗啡合用部分受体激动-拮抗剂不能与吗啡等完全激动剂合用,以免促发戒断综合征,或降低吗啡的镇痛效能。

43.关于痛觉感受器,以下选项错误的是痛觉感受器都是无髓鞘神经纤维,传导速度慢Aδ类神经纤维是髓鞘较薄的有髓纤维,传导束速度适中,C类神经纤维是无髓纤维,传导速度较慢。

44.牵涉痛是指:内脏痛引起体表特定部位的疼痛或痛觉过敏

45.关于疼痛的分类,以下选项中不正确的是根据目前对疼痛的研究,已可将疼痛精确分类,以指导临床治疗。疼痛涉及临床多个学科,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分类方法繁多,至今无法统一。

46.急性疼痛可引起的生理活动变化不包括:尿量增多急性疼痛引起机体的交感肾上腺系统的活动增强,导致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兴奋性增高,出汗增多,反射性肾血管收缩,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导致尿量减少,血小板黏附功能增强,纤溶功能降低,使机体处于高凝状态。

47.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病理性疼痛特点的是:患者痛域上升,产生痛觉过敏现象。疾病导致的病例变化可导致患者痛域下降,产生痛觉超敏和痛觉过敏现象。(机体由于病变原因而产生的异常疼痛感觉,根据疼痛的来源可分为炎症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可由自发性疼痛,病因去除有疼痛仍可能持续存在。)

48.交感源性疼痛的特点不包括疼痛程度与损伤的程度有明显相关性交感源性疼痛多为慢性疼痛,疼痛程度与损伤的程度或基础疾病的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50.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生理性疼痛的是偏头痛

51.关于疼痛的评估描述错误的是通过评估和测量,可以客观地得到患者的疼痛程度

52.以下不是年IASP制定的慢性疼痛五轴分类法的是疼痛持续的时间

53.以下不是按照疼痛所在的躯体部位分类的是:内脏痛

54.以下对刺痛的描述错误的是:是痛刺激冲动经外周神经中的Aδ和C纤维传入中枢的

55.以下对灼痛的描述错误的是多不伴有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变化

56.以下对酸痛的描述错误的是:经外周神经的B纤维传入中枢

57.患者,男,56岁,左侧面颊、鼻翼、下唇、舌尖电击痛半月,诊断为三叉神经痛。应选择的神经阻滞术是:半月神经节阻滞术

58.选择半月神经节阻滞术治疗,穿刺点定位是:经眶外缘的垂直线与同侧口角的水平线的交点

59.实施半月神经节阻滞术时,提示针尖刺中半月神经节中部的征象是患者出现上颌部剧烈疼痛

60.实施半月神经节阻滞术时,患者出现上颌部剧烈疼痛后,应当采取的措施是:立即停止进针

61.患者,男,36岁,因腰痛伴右下肢放射痛3个月入院,查体:直腿抬高试验右侧40°,右拇背伸肌力4级,腰椎CT示:L4/5椎间盘右后侧突出,约5mm,经患者同意行腰椎间盘胶原酶化学溶解术,采取小关节内侧缘入路,手术顺利。术后俯卧位:4-6小时

62.术后卧床4天

63.下床后,需佩戴腰围3个月

64.患者,老年女性,因右肩臂疼痛麻木半年余入院,查体:根据患者发病年龄,症状体征,首先考虑诊断为颈椎病,以下患者伴发症状中支持颈椎病诊断的是:咳嗽时可诱发右肩臂疼痛阵发性加重右上肢屈曲肌力稍差右肩臂痛觉减退

65.患者,老年女性,因右肩臂疼痛麻木半年入院,查体:C4/5椎间隙及椎旁压痛明显,放射痛(-),右肩关节外展受限,右侧喙突、肩峰下及肱二头肌长头处压痛(++)。查体发现患者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肱二头肌反射(+),三角肌及上臂外侧皮肤痛觉减退,考虑该患者哪一神经根受累C5

66.考虑该患者为何型颈椎病神经根型

67.对于该型颈椎病治疗原则正确的是该型颈椎病患者可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颈牵引物理治疗可行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疼痛症状严重时且由椎间盘突出引起的患者可行椎间盘微创手术治疗患者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工作者,可手术治疗

68.根据查体时发现患者右肩关节外展受限,右侧喙突、肩峰下及肱二头肌长头处压痛明显的体征,考虑可能合并何种疾病五十肩

69.患者,女,32岁,月经来潮时出现左侧头面部疼痛,程度较剧烈,可持续6小时左右,头痛发作前可伴有点状幻觉,头痛结束后幻觉消失。该患者考虑诊断为有先兆偏头痛,其症状中有诊断意义的包括:疼痛部位为单侧、左侧疼痛程度较剧烈,可持续6小时左右头痛阀组前伴有点状幻觉头痛结束后幻觉亦消失

70.偏头痛常有一些诱发因素,其中包括:激素作用:如排卵饮食因素,如富含亚硝酸盐的肉类睡眠因素,睡眠不足,或者睡眠过多行为和环境因素,强光注射,闪烁的灯光

71.国际疼痛学会年将偏头痛分为6种,包括无先兆偏头痛有先兆偏头痛可能为偏头痛前期的儿童周期综合征视网膜性偏头痛

72.关于偏头痛的治疗原则正确的是偏头痛的治疗一般采取分级治疗的方法首选治疗药物金字塔底部的药物,如索米痛片,阿司匹林等尽量去除头痛诱发因素治疗应注意个体化

73.偏头痛的预防性治疗可以降低头痛的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改善生活质量,预防性治疗的指征包括:1个月内2次以上发作造成劳动力丧失持续3天以上有药物禁忌证或对发作期药物治疗无效一周需应用终止发作药物2次以上偏瘫性偏头痛或少见的能产生广泛性神经系统紊乱或有永久性神经系统损伤危险的头痛发作。

74.偏头痛预防治疗常见的药物包括三环类抗抑郁药抗癫痫药物5-HT2受体拮抗剂COX-2抑制剂

75.患者,男,30岁,以间歇性跛行10余天,加重伴左腿夜间痛1周入院,患者10余天前出现间歇性跛行,起初并未在意,以为是搬重物扭伤腰所致,后来逐渐加重,并出现左腿皮肤温度降低,颜色苍白,夜间疼痛厉害,足背动脉搏动不清。下列哪些病史对诊断本病意义较大有长期大量吸烟史患者曾经患有左腿的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左小腿出现麻木,怕冷,刺痛

76.未明确诊断,目前应该做哪些检查皮肤温度测定电阻抗血流图测定多普勒超声血管测定动脉造影

77.根据以上病史,该患者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78.根据该疾病的演变和肢体缺血的程度,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可分为哪几期?局部缺血期营养障碍期组织坏死期

79.对于该患者可以采取以下哪些常用治疗方法一般治疗,患肢适当保暖中医中药及血管扩张药低分子右旋糖酐溶纤治疗前列腺素E

80.该疾病的中医中药疗法主要采用中药分型治疗早起以温经散寒为主二期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三期为清热利湿为主继发感染以清热解毒为主

81.该疾病常用的物理疗法有:肢体负压与正压交替疗法高压氧舱、提高患者的血氧含量

82.当上述常用治疗方法效果不佳时,可采用下列哪些微创治疗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和阻滞术运用乙醇破坏交感神经节的方法腰交感神经节脉冲射频动脉旁路移植术动脉血栓内膜剥除术

83.患者,男,15岁,时有腰背部疼痛,僵硬3个月,休息时加重,其祖父还有强直性脊柱炎,经骶髂关节摄片见管见面可疑模糊,无皮疹,无肠道和泌尿系统感染病史。由上述提供的病史,该患者应诊断为未分化脊柱关节病

84.根据纽约标准,患者骶髂关节X线分级为1级

85.针对上述临床表现,给予治疗措施应该是保持脊柱适当活动,如游泳、俯卧、体操、扩胸睡硬板床定期门诊随访非甾体抗炎药效果不佳时加用SASP或MTX等

86.一年后,复查骶髂关节X线片复查双侧关节面明显模糊,局部见硬化。按纽约标准此时骶髂关节分级为:2级

87.此时首选治疗药物是硫氨磺胺吡啶

88.男性,69岁,因右上肢疼痛半年余,加重3天于疼痛门诊就诊,患者曾于1年前因结肠癌行手术治疗,术后于右上肢行PICC输液治疗,半年后出现右上肢肿胀,移除PICC导管,改到左上肢行PICC,但在一次右上肢稍微用力后出现疼痛,难以忍受,曾口服止痛药物治疗,此后右上肢不敢被触碰,疼痛持续存在,时轻时重,严重时疼痛难忍,呈跳痛,放电样和严重烧灼样疼痛,影响休息和睡眠,查体可见右上肢前臂肿胀,下臂萎缩,触痛明显,被动体位,活动受限,X线片、骨扫描及磁共振等进一步检查排除骨转移。该患者诊断为:右上肢静脉栓塞反射性交感神经萎缩症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

89.反射性交感神经萎缩症诊断标准包括具备肢体外伤的诱因且与外伤不相称的肢体疼痛交感神经系统异常表现:血管功能障碍肢体活动明显受限,伴有组织萎缩或肥大X线、CT证实的斑片状骨质疏松核素扫描显示受累部位放射性浓集

90.该患者需要排除以下疾病颈神经根受压血管炎外周神经炎骨溶解症血栓性静脉炎及血管神经性水中等

91.该患者治疗措施包括受累肢体的保护性运动以防止失用性萎缩应用三环类抗抑郁药提高痛域,减轻疼痛帮助入睡非甾体类抗炎药交感神经阻断药物:哌唑嗪、可乐定,或采取交感神经节阻滞有活动性炎症的可以选用甾体类固醇药物

92.患者,男,45岁,对称性小关节肿痛伴晨僵3年,近3个月来症状加重,晨僵时间明显延长,并出现干咳,气短,活动后呼吸困难,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查体:双手腕关节、掌指关节肿胀,压痛(+),双手握力下降,双肘部发现无痛性皮下结节,两下肺可闻及啰音。可能的诊断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伴肺间质病变

93.还需那件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摄双手X线片,胸部HRCT,肺功能测定,ESR,CRP,RF,CIC,补体

94.请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满作用抗风湿药+泼尼松1mg/kg

95.患者,女,20岁,因头昏,乏力,面部水肿,多关节酸痛,脱发,口腔溃疡5个月,曾拟诊肾炎,疗效不佳,因贫血输全血一次,贫血反而加重,ESRmm/h,WBC4.5×/L,RBC2.5×/L,Hb50g/L,血小板5.5×/L,网织红细胞10%尿常规RBC5~8/HP,尿蛋白++++,透明管型+,颗粒管型+。最可能的诊断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肾病综合征。

96.一下哪像有确诊意义:ANA+,抗ds-DNA抗体升高,Coombs试验+

97.以下哪一项提示病情明显活动:溶血性贫血加重

98.女性,65岁,因糖尿病8年,足跟痛1年余就诊,患者于8年前确诊为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物后血糖控制良好,2年前出现脚后跟疼痛,疼痛呈针刺样疼痛,伴有烧灼感,疼痛逐渐加重,夜间影响睡眠。口服芬必得、双氯芬酸钠等非甾体消炎镇痛药物效果不佳,加用盐酸曲马多缓释片(0.1g/次,2次/日)疼痛稍缓解,此后病情逐渐加重,患者服药量渐加大至12片/日,且疼痛缓解不明显,严重影响患者睡眠,情绪.检查诊断:查体:T36.4℃、P85次/分、R20次/分、BP/90mmHg,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全身皮肤无黄染,肺叩诊清音,全服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肾区无叩痛,专科情况:意识清楚,反应灵敏,回答切题,配合好,言语正常,粗侧嗅觉、视觉、听觉正常。面部表情无刻板,语音无减低,语速正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直接及间接对光反射灵敏,双侧眼睑无下垂,无明显震颤,双上肢体肌容量正常,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双下肢体触及剧痛,尤以足跟明显,肌容量正常,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双侧跟、膝腱反射正常,双侧巴宾斯基征阴性。该患者可能的诊断为:糖尿病2型神经病理性疼痛

99.该患者药物治疗包括: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加巴喷丁或普瑞巴林等应用抗抑郁药如三环类药物,无羟色胺或去甲肾上腺素再提取抑制剂或促进剂,目的是提高痛域,减轻疼痛帮助睡眠非甾体类抗炎药、B簇维生素交感神经阻断药物:哌唑嗪、可乐定等。或采取交感神经节阻断可试用阿片受体激动剂:奇曼丁、美施康定、奥施康定等

.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可选用的有创治疗有:持续硬膜外阻滞镇痛连续交感神经节阻滞硬膜外腔吗啡泵植入脊髓电刺激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okm.com/ways/88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