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穴攒竹三间主持孙洪波纽
图片来自网络
攒竹,在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眉如竹叶,穴在眉内侧端凹陷处,为诸阳气攒聚之所,犹新竹之茂,故名攒竹。本穴具有宣泄太阳经气、祛风散邪、清热明目、通络止痛之功。用于治疗寒热头痛、眉棱骨痛、面赤颊痛、视物不明、流泪、目赤肿痛、雀目、眼睑瞤动、视网膜出血、视神经萎缩、尸厥。
2三间图片来自网络
三间,微握拳,在食指本节(第2掌指关节)后,桡侧凹陷处,为手阳明大肠经腧穴,乃本经脉气所注,为俞木穴。穴在食指之拇指侧(桡侧),本节后凹陷处,穴当本经第三个穴位,故名三间。本穴具有疏调大肠腑气、宣泄邪热、清利咽喉、消肿止痛之功。用于治疗目痛、牙痛、咽喉肿痛、肩背疼痛、手指及手背红肿、身热、胸满肠鸣、气喘、、大便不通、多卧善睡。
配伍使用
攒竹宣调太阳经气,祛风散邪,清热明目,通络止痛;三间疏调大肠腑气,宣泄邪热,清利咽喉,消肿止痛。攒竹以升清为主,三间以降浊为要。攒竹以解表为主;三间以清里。二穴配伍,一升一降,一清一解,相互制约,相互为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力益彰。
临床应用
主治:
1、视物不明,证属肝胆火旺者。
2、目赤肿痛(类似急性结膜炎)。
操作方法
攒竹:正坐仰靠或仰卧,于眉头边缘,入眉毛约0.1寸处取穴。沿皮刺,向下或向外斜刺0.3~0.5寸,也可三棱针点刺出血。
三间:侧掌,微握拳,在食指掌指关节后方桡侧,正当第2掌骨小头的后方,齿白肉际处。直刺0.2~0.3寸。亦可向后溪方向透刺。
经验
攒竹——三间配伍,出自《百症赋》:“目中漠漠,即寻攒竹、三间。”盖目中漠漠即视物不明。然视物不明,有肝胆火旺者,有肾水不足者。二穴配伍,以治前者为主,针刺用泻法,或三棱针点刺出血。
亦可于背部胸1~胸7、督脉和膀胱经经第一侧线刮痧,将瘀点点刺放血拔罐,亦有良效。还可口服牛黄清心丸,半丸,每日2次。
1
往期回顾
纽约中医论坛-申脉——照海支沟——照海四神聪—涌泉迎香——合谷神门——太溪风市——血海天府——合谷身柱——委中主持人简介
孙洪波,中医全科主治医师,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现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专业,现在上海从事社区针灸临床工作,擅长针药结合治疗颈肩腰腿痛、失眠、便秘、面瘫、中风后遗症、抑郁、焦虑等精神情志病等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对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脏躁病)等妇科病也有一定心得,工作至今诊治逾10万人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ookm.com/wadwh/11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