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学零玖

擅长临床白癜风研究的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503607.html
第二节成人推拿手法一、一指禅推法

以拇指着力,通过前臂的主动摆动,带动腕部的往返摆动,使所产生的力通过拇指持续地作用于治疗部位,称为一指禅推法。

拇指自然伸直,余指的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自然屈曲,以拇指端或罗纹面或偏锋着力于治疗部位,沉肩、垂肘、悬腕、掌虚、指实,前臂摆动,带动腕关节有节律地内、外摆动,使所产生的功力通过拇指,持续地作用于治疗部位。手法频率为~次/分。

1.一指禅指端推法以拇指指端着力,前臂摆动,带动腕关节及拇指掌指、指间关节做如上所述的联合动作(图6-1)。

图6-1一指禅指端推法

2.一指禅罗纹面推法以拇指罗纹面着力于治疗部位,做如上所述的联合动作。本法以拇指罗纹面着力于治疗部位,其余四指附着于肢体的另一侧,通过腕关节的摆动和拇指罗纹面的左右推揉,使产生的力持续作用于治疗部位(图6-2)。

图6-2一指禅罗纹面推法

3.一指禅偏锋推法以拇指偏锋部着力于治疗部位,做如上所述的联合动作。操作时拇指伸直并内收,腕关节微屈或自然伸直,腕部摆动幅度较小,紧推慢移(图6-3)。

图6-3一指禅偏锋推法

4.跪推法以拇指指间关节的背侧着力于治疗部位,通过腕关节的摆动,使产生的力持续作用于治疗部位(图6-4)。

图6-4跪推法

1.沉肩肩关节放松,肩部自然下沉,不要耸肩用力,不要外展。

2.垂肘肘部自然下垂。肘关节不要向外支起,低于腕关节,亦不宜过度夹紧内收。

3.悬腕腕关节自然屈曲,使拇指垂直于治疗部位。

4.掌虚手握成空拳,四指及掌部均应放松(如握鸡蛋)。

5.指实着力部位要吸定在治疗部位上。

6.紧推慢移紧推是指腕部的摆动频率较快,可达~次/分;慢移是指拇指在治疗部位上移动的速度要慢,指下不可出现滑动或摩擦。

7.蓄力于掌,发力于指本法产生的力应从掌而发,通过手指作用于患者的体表。

一指禅推法具有健脾和胃、宽胸理气、镇静安神、舒筋通络等作用。可治疗胃脘痛、冠心病、头痛、面瘫、颈椎病、关节炎等病症。

本法适用于全身各部穴位。指端一指禅推法接触面最小,易于施力,刺激相对较强。罗纹面一指禅推法接触面相对较大,刺激亦相对较平和,以上两者多用于躯干部、四肢部的经络腧穴。偏锋一指禅推法接触面小而窄,轻快柔和,多用于颜面部。跪推法接触面亦小,刺激却刚劲有力,多用于腹部。

1.指间关节的屈伸和腕关节的摆动要协调一致。

2.拇指在治疗部位上要相对固定。

二、法

以手背部小指侧着力,通过前臂的旋转和腕关节的屈伸运动,使着力部在治疗部位持续不断地来回滚动,称为法。

沉肩、垂肘,以小指掌指关节背侧为吸定点,手背部第4~5掌骨基底部背侧着力于治疗部位,肘关节微屈并放松,腕关节放松,通过前臂主动推旋,带动腕关节屈伸的复合运动,使产生的力持续作用于治疗部位。手法频率为~次/分。(图6-5)

图6-5法

附:滚法

滚法是用第2~5手指的近端第1、2指节及第1指间关节背侧突起部着力于治疗部位,前臂带动腕关节屈伸,使产生的力持续作用于治疗部位(图6-6)。

图6-6滚法

1.肩关节宜放松下垂,屈肘成°,上臂中段距胸壁约一拳远,松腕,示、中、无名指和小指的掌指关节屈曲幅度逐渐增加,其中无名指与小指应达到90°。

2.操作过程中,腕关节屈伸幅度应达到°,即前滚至极限时屈腕约80°,回滚至极限时伸腕约40°,使手背部1/2的面积(尺侧)依次接触治疗部位。

3.滚法对体表应产生轻重交替的滚动刺激,前滚和回滚时着力轻重之比为3∶1,即“滚三回一”。

4.操作时不宜拖动、碾动、跳动和摆动。拖动是由于吸点不牢而形成拖擦;碾动是由于吸点位置错误后,将滚动的中心点移到了小鱼际处,且手法操作频率过慢而形成碾压;跳动是由于前滚时推旋力过大,回滚时回旋力过小而形成跳弹;摆动则是腕关节屈伸幅度过小所致。

5.滚法在移动操作时,移动的速度不宜过快。即在滚动的频率不变的情况下,于所施部位上缓慢移动。

滚法具有缓解肌肉痉挛、消除疲劳等作用。多用于治疗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肩周炎、半身不遂等病症。主要适用于颈、肩、腰、背及四肢肌肉丰厚处。

使用本法时应注意腕关节的屈伸和前臂的旋转要协调一致。同时,也应注意在施用本法时着力部位要吸定于治疗部位上。

三、擦法

用指、掌贴附于体表施术部位,做较快速的往返直线运动,使之摩擦生热,称为擦法。擦法包括掌擦法、大鱼际擦法和小鱼际擦法。

以手掌的全掌、大鱼际、尺侧小鱼际着力于治疗部位,腕关节伸直,使前臂与手掌相平。以肘或肩关节为支点,前臂或上臂做主动运动,使手的着力部分在体表做适度均匀地直线往返快速擦动。

1.掌擦法用掌着力于施治部位,做上述往返直线快速擦动(图6-7)。

图6-7掌擦法

2.大鱼际擦法用大鱼际着力于施治部位,做上述往返直线快速擦动(图6-8)。

图6-8大鱼际擦法

3.小鱼际擦法用手的小鱼际侧着力于施治部位,做上述往返直线快速擦动(图6-9)。

图6-9小鱼际擦法

1.着力部分要紧贴体表,压力适中。

2.沿直线往返操作,不可歪斜。

3.往返的距离应尽量拉长,动作要连续不断。

4.速度要均匀且快,不可擦破皮肤。

擦法具有温经散寒的作用,治疗寒性疾病。作用于胸腹部能宽胸理气、止咳平喘、健脾和胃,治疗咳嗽、胸闷气喘、胃脘痛等病症。作用于背腰部能温肾壮阳、行气活血,治疗小腹冷痛、不孕不育、阳痿早泄等病症。作用于肢体能舒筋通络、消肿止痛,治疗外伤肿痛等病症。掌擦法接触面积大,产热低且慢,主要适用于腰骶、四肢部;大鱼际擦法接触面积小,产热较快,主要用于上肢及颈肩部;小鱼际擦法接触面积小,产热高且快,主要用于腰骶、肩背及四肢部。临床中根据治疗部位的不同要求,可分别选择全掌擦法、大鱼际擦法和小鱼际擦法。

1.治疗部位应充分暴露,涂适量润滑剂,如冬青膏、按摩乳等,以保护皮肤。

2.压力适中,若压力过大,则手法重滞,且易擦破皮肤。压力过小则不宜生热。

3.透热为度。因每一种擦法的着力面积不同,所以擦法产热的快慢强弱也不一样,但均以热达深层组织为度。

4.本法多用在最后。擦法操作完毕,不可再于所擦之处使用其他手法,以免擦伤皮肤。

5.术者要注意呼吸自然,不要憋气。

6.要注意保持室内温暖,防止患者着凉。

四、推法

以指、掌、肘着力于治疗部位上,做单方向直线推动,称推法。推法分为指推法、掌推法和肘推法三种。

1.指推法指推法包括拇指端推法、拇指平推法和三指推法。

(1)拇指端推法以拇指端着力于治疗部位,余四指置于对侧或相应的位置以固定,腕关节略屈。拇指做短距离、单方向直线推动。(图6-10a)

(2)拇指平推法以拇指罗纹面着力于治疗部位,余四指置于其前外方以助力,腕关节略屈。拇指向其示指方向做短距离、单方向直线推动。(图6-10b)

(3)三指推法示、中、无名指自然并拢,以指端部着力于治疗部位,腕关节略屈。前臂施力,通过腕关节及掌部使示、中及无名指三指做单方向直线推动。(图6-10c)

图6-10指推法

2.掌推法以掌着力于治疗部位,腕关节略背伸,使掌部做单方向直线推动。(图6-11)

图6-11掌推法

3.肘推法屈肘,以肘部着力于治疗部位,以肩关节为支点,上臂施力,做缓慢地单方向直线推动(图6-12)。

图6-12肘推法

1.着力部要紧贴体表,压力平稳适中,做到轻而不浮,重而不滞。

2.要单方向直线推进,速度宜缓慢、均匀。

3.应按经络走行、气血运行,以及肌纤维的方向推动。

4.非两手同时在身体两侧做推法时,应单手推。

推法有通经活血、化瘀消肿、祛风散寒、通便消积的作用。治疗腰腿痛、风湿痹痛、感觉迟钝、头痛失眠、腹胀便秘等病症。

指推法接触面小,推动距离短,适用于面部、项部、手部和足部;掌推法接触面大,推动距离长,多用于背腰部、胸腹部及四肢部。肘推法多用于背部脊柱两侧及下肢后侧。

1.在做推法时压力应适中,方向要正确。

2.为防止推破皮肤,可使用凡士林、冬青膏、滑石粉等润滑剂。

3.拇指端推法与拇指平推法推动的距离宜短,其他推法则推动的距离宜长。

五、拿法

以拇指和其余手指相对用力,提捏或揉捏肌肤,称为拿法,即“捏而提之谓之拿”。可单手操作,亦可双手同时操作。拿法可柔可刚,但临床所用以“刚”为多;刺激量较大时,每次每个部位所拿时间不宜过长。

以拇指指腹与其余四指指腹对合呈钳形,施以夹力,逐渐将捏住的肌肤收紧、提起放松,有节律地捏拿治疗部位。以拇指和示、中两指对合用力为三指拿法,拇指和其余四指对合用力为五指拿法(图6-13)。

图6-13拿法

1.手掌空虚,指腹贴紧治疗部位,拇指指间关节与其他四指指间关节相对用力。

2.动作要有连贯性。

3.用力由轻到重,不可突然用力。

拿法有舒筋活血、缓解肌肉痉挛、通调气血、发汗解表、开窍醒脑等作用。用于治疗颈椎病、肩周炎、恶寒头痛等病症。适用于颈、肩及四肢部,也是保健的常用手法。

操作时应注意以指面着力,忌以指端着力,否则易造成掐或抠的感觉,从而影响放松效果。

附:拿揉法

拿揉法(图6-14)为拿法与揉法的复合运用。操作时在拿法动作的基础上,使拇指与其他手指在作捏、提时增加适度地旋转揉动,所产生的拿揉之力连绵不断地作用于治疗部位。拿揉法是在拿中含有一定的旋转揉动,以拿为主、以揉为辅。操作时要自然流畅,不可呆滞僵硬。

图6-14拿揉法

拿揉法较拿法的力量更趋缓和、舒适、自然,用于颈椎病、肩周炎、四肢酸痛等病症。主要适用于四肢部及颈项部。

六、按法

以指或掌着力于体表,逐渐用力下压,称为按法。按法刺激强而舒适,常与揉法结合运用,组成“按揉”复合手法。分为指按法和掌按法两种。

1.指按法以拇指端或罗纹面着力,余四指张开置于相应位置以支撑助力,拇指垂直向下按压(图6-15),可双拇指重叠按压。

图6-15指按法

2.掌按法以单手或双手掌面置于治疗部位,以肩关节为支点,利用身体上半部的重量,通过上臂、前臂传至手掌部,垂直向下按压(图6-16)。

1.用力由轻渐重,稳而持续,使刺激充分达到深层组织。用力由轻到重,按而留之,再由重到轻。

2.在治疗部位上垂直下压,操作应缓慢且有节律性。

图6-16掌按法

3.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不可移动。

4.不可突施暴力。

按法具有放松肌肉、开通闭塞、活血止痛等作用。治疗腰痛、颈椎病、肩周炎、肢体酸痛麻木、偏瘫、头痛、胃脘痛等病症。

指按法适用于全身各部,尤以经络、穴位常用;掌按法适用于背腰部、下肢后侧及胸部等面积较大而又较为平坦的部位。

1.不论指按法,还是掌按法,其用力原则是由轻而重,再由重而轻,手法操作忌突发突止,暴起暴落。

2.诊断必须明确,要掌握患者骨质情况,避免造成骨折。

3.指按法接触面积较小,刺激较强,常在按后施以揉法,有“按一揉三”之说,即重按一下,轻揉三下,形成有规律的按后即揉的连续手法操作。

4.掌按法应以肩关节为支点。当肩关节形成支点后,身体上半部的重量很容易通过上肢传到手掌部,使操作者不易疲劳,用力沉稳着实。如将肘关节作为支点,则须上肢用力,既容易使操作者疲乏,力度又难以控制。

5.作用于背部时,不可在吸气过程中按压,以免造成损伤,同时应使患者俯卧于平坦、柔软的床上,患者的胸前不要有硬物(如扣子),以免损伤。

附:按揉法

按揉法是按法与揉法的复合动作。包括指按揉法和掌按揉法两种。

指按揉法是用手指罗纹面置于治疗部位,前臂和手指施力,进行节律性按压揉动。掌按揉法分为单掌按揉法和双掌按揉法。单掌按揉法是以掌部着力于治疗部位,手指自然伸直,前臂与上臂用力,进行节律性按压揉动。双掌按揉法则双掌重叠,置于治疗部位,以掌中部或掌根部着力,进行节律性按压揉动。要将按法与揉法进行有机结合,按揉并重,做到按中含揉,揉中寓按,刚柔相济,绵绵不绝。注意按揉法的节奏性,既不要过快,又不可过慢。(图6-17)

a.单掌按揉法

6-17按揉法

b.双掌按揉法

本法具有松肌解痉、行气活血、调整脏腑功能等作用。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背筋膜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高血压、糖尿病、痛经等多种病症。指按揉法适用于全身各部经络腧穴。单掌按揉法适用于背部、下肢后侧和肩部;双掌按揉法适用于背、腰、臀部及下肢后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okm.com/wadwh/1035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