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松动术
点击↑↑↑蓝字 本书由国内多位资深康复治疗师根据其多年经验结合国内外较新、较丰富的关节松动治疗技术编写而成。全书共分12章,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掌握关节松动术治疗关节功能障碍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包括功能解剖、物理检查评估、关节松动术和循证实践等,详细阐述肩关节,肘关节,腕、手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足关节,颞颌关节,颈椎,胸椎和腰椎。是一本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循证与临床经验相结合,集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于一体的参考书。目录第1章关节松动术概述1第一节关节运动的概况1一、关节运动的基本概念1二、关节松动术的基本运动3第二节SOAP评定的原则5一、主观资料5二、客观资料6三、功能评估7四、计划9第三节关节松动术的实施步骤9一、评定9二、患者的体位10三、治疗侧关节的体位10四、固定10五、关节松动术的等级或剂量10六、治疗时作用力的部位10七、治疗运动的方向11八、治疗的开始及进展11九、治疗运动的速度、节奏和持续时间11十、再次评定11第四节关节松动术的主要流派12一、Maitland关节松动术12二、Kaltenborn关节松动术13三、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14第五节关节松动术的循证医学与循证实践15一、循证医学与循证实践15二、循证物理治疗实践的特点16三、关节松动术的循证实践16四、关节松动术的作用17五、适应证和禁忌证17第2章沟通与物理治疗的关系19第一节沟通在物理治疗工作中的作用20一、适应新的医学模式的需要20二、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20三、提供有效的康复服务20四、减少医疗纠纷20第二节物理治疗工作中沟通的基本原则21一、以“患者”为中心原则21二、互动原则21三、鼓励原则21四、关爱原则21五、尊重原则22六、诚信原则22七、目的性原则22八、连续性原则22九、明确性原则23第三节物理治疗师在治疗工作中与患者的沟通23一、物理治疗师在首次接触患者过程中的沟通23二、物理治疗师在物理治疗过程中的沟通24第四节循证实践25第3章肩关节27第*节功能解剖27一、胸锁关节28二、肩锁关节28三、盂肱关节29四、肩胛胸壁关节30五、肩肱节律31第二节物理检查评估32一、主观资料32二、客观资料33三、功能评估36第三节关节松动术60一、盂肱关节60二、肩胛胸壁关节64三、肩锁关节65四、胸锁关节66第四节循证实践69第4章肘关节71第一节功能解剖71一、骨学71二、关节学73三、动力学75第二节物理检查评估77一、主观资料77二、客观资料78三、功能评估80第三节关节松动术91一、肱尺关节91二、肱桡关节92三、桡尺近端关节93第四节循证实践94第5章腕、手关节96第一节功能解剖96第二节物理检查评估99一、主观资料99二、客观资料99三、功能评估第三节关节松动术一、全腕关节二、远侧桡尺关节三、桡腕关节四、腕中关节五、腕骨间关节六、豌豆骨七、腕掌关节八、掌骨间关节九、掌指关节十、指骨间关节十一、拇指第四节循证实践第6章髋关节第一节功能解剖第二节物理检查评估一、主观资料二、客观资料三、功能评估第三节关节松动术一、自动态关节松动术二、助动态关节松动术三、被动态关节松动术第四节循证实践第7章膝关节第一节功能解剖一、胫股关节二、髌股关节三、上胫腓关节四、半月板五、膝关节的运动特点第二节物理检查评估一、主观资料二、客观资料三、功能评估第三节关节松动术一、胫股关节二、髌股关节三、胫腓关节第四节循证实践第8章踝足关节第一节功能解剖一、踝关节组成二、踝关节运动学三、足部关节组成四、足部关节运动学第二节物理检查评估一、主观资料二、客观资料三、功能评估第三节关节松动术一、下胫腓关节二、踝关节和距下关节三、跗骨间关节四、跗跖关节、跖间关节五、跖趾关节第四节循证实践第9章颞颌关节第一节功能解剖一、骨结构与牙齿构造二、肌肉解剖构造及其功能三、张口与闭口的肌肉控制第二节物理检查评估一、主观资料二、视诊三、触诊及测量第三节颞颌关节紊乱症的治*技术及关节松动术一、颞颌关节(颜面区域的软组织技术)二、口腔内直接筋膜技术三、口腔内颞颌关节的操作治疗:关节松动术四、患者自我治疗第四节循证实践第10章颈椎第一节功能解剖一、颈椎骨性解剖二、颈椎间的联结三、颈部周围的肌群及活动范围四、颈椎生物力学第二节物理检查评估一、主观资料二、客观资料三、功能评估第三节关节松动术一、上颈段关节松动术(C0~C2)二、下颈段关节松动技术(C2~C7)第四节循证实践第11章胸椎第一节功能解剖一、关节结构解剖学二、关节运动解剖学三、肌肉解剖学第二节物理检查评估一、主观资料二、客观资料三、功能评估第三节关节松动术一、后前向中央椎体松动二、旋转后前向椎体松动三、后前向单侧椎体松动四、后前向单侧肋椎松动五、胸椎旋转(T2~T12)(以右侧为例)六、胸椎牵引七、椎体间关节松动C3~T3(侧屈摆动)八、椎体间关节松动T3~T10(后前向)第四节循证实践第12章腰椎第一节功能解剖第二节物理检查评估一、主观资料二、客观资料三、功能评估第三节关节松动术一、腰椎关节生理运动的松动技术二、腰椎关节附属运动的松动技术第四节循证实践在线试读第1章关节松动术概述 关节松动术(jointmobilization)是一类用于改善关节功能障碍如关节活动受限、疼痛的手法治*技术,它是康复治*技术中的基本技能之一。目前康复治疗中常见的关节松动技术有Maitland松动术、Kaltenborn松动术和Mulligan松动术。 第一节关节运动的概况 一、关节运动的基本概念 按关节运动轴的数目和关节面的形状分类如下。 1.单轴关节(图1-1)只能绕1个轴运动,包括屈戍关节和车轴关节,后者又称圆柱关节。①屈戍关节:关节头呈滑车状,另一骨为相应的窝。运动环节绕冠状轴在矢状面做屈伸运动,如肱尺关节、指关节。②车轴关节:一骨关节头呈圆柱状,另一骨为相应的环状窝。运动环节只能绕自身的垂直轴做回旋运动,如桡尺近侧和远侧的关节。 图1-1单轴关节A.单轴关节示意;B.肱尺关节。图中的一条直线代表旋转轴(引自:NeumannDA.KinesiologyoftheMusculoskeletalSystem-FoundationsforRehabilitation.2nded.:31.) 2关节松动术 2.双轴关节(图1-2)可绕2个运动轴运动,包括椭圆关节和鞍状关节。①椭圆关节:关节头是椭圆体的一部分,关节窝为椭圆形的凹面。运动环节能绕冠状轴在矢状面做屈伸运动,绕矢状轴在冠状面做内收、外展运动,如桡腕关节。②鞍状关节:两骨关节面呈马鞍状,并做十字形交叉接合。运动环节可绕冠状轴和矢状轴做屈伸运动和内收、外展运动,如拇指腕掌关节。 3.多轴关节(图1-3)可绕3个运动轴运动,包括球窝关节和平面关节。①球窝关节: 图1-2双轴关节A.双轴关节示意;B.桡腕关节。图中的2条直线代表2个旋转轴(引自:NeumannDA.KinesiologyoftheMusculoskeletalSystem-FoundationsforRehabilitation.2nded.:32.) 图1-3多轴关节A.三轴关节示意;B.髋关节。图中的3条直线代表3个旋转轴(引自:NeumannDA.KinesiologyoftheMusculoskeletalSystem-FoundationsforRehabilitation.2nded.:32.) 关节头为球体的一部分,关节窝较浅,头与窝松弛相接。运动环节可绕3个基本轴做屈伸、收展、回旋和环转运动。运动幅度大,是*灵活的一种关节,如肩关节、髋关节。②平面关节:此种关节面可看作直径很大的球体的一部分,但两骨的关节面曲度很小,接近平面,大小一致,关节囊紧张而坚固。这种关节运动范围很小,故又称微动关节,如肩锁关节、骶髂关节。 二、关节松动术的基本运动 关节松动术的基本运动类型为生理运动(physiologicmovement)和附属运动(accessorymovement)。 1.生理运动是指关节在生理范围内完成的运动,可以主动完成,也可以被动完成,如肩关节的外展、内收、前屈、后伸、内旋和外旋(图1-4)。 图1-4肩部复合结构运动(引自:MageeDJ.OrthopedicPhysicalAssessment.6thed.:.) 2.附属运动是在关节生理范围之外,解剖范围之内完成的一种被动运动,是关节发挥正常功能不可缺少的运动,通常自己不能主动完成,需由他人或健侧肢体帮助完成。例如,一个人不能主动使膝关节中的胫股关节分离,但借助于他人或上肢,则可以轻易地完成胫股关节的分离。关节的附属运动主要包括滑动、滚动、旋转、压迫、牵拉和分离等运动(图1-5)。 (1)滑动(slide):从一个骨表面滑向另一个骨表面,两骨表面形状要一致,如果骨表面是曲面,两骨表面的凹凸程度就必须相等。骨的角运动中,滑动的方向是由关节面的凹凸形状决定的(凹凸定律)。凹凸定律:运动的关节面为凸面时,滑动的方向与骨的角运动方向相反;运动的关节面为凹面时,滑动的方向与骨的角运动方向一致(图1-5)。 滑动手法可以缓解疼痛,若与牵拉手法一起应用,还可以松解关节囊,使关节放松,改善关节活动范围,此法应用较多。 (2)滚动(roll):从一个骨表面转到另一个骨表面。两骨的表面形状可不一致;滚动的方向与关节面的凹凸形状无关,常与骨的角运动方向相同。功能正常的关节不产生单纯的滚动,一定伴随着滑动和旋转。 (3)旋转(spin):骨围绕机械轴进行的旋转运动。此运动常与滑动和滚动一起进行,人体内能产生旋转的关节,如股骨屈曲伸展时股骨头的旋转等。关节面上进行的运动是滚动、滑动和旋转的组合运动。如果两个关节面比较符合,一个关节面向另一个关节面运动,滑动的比例较大;如果两个关节面不甚符合,一个关节面向另一个关节面的运动,滚动的比例较大。 图1-5关节的常见附属运动:滑动、滚动、旋转A.凸面对凹面的运动;B.凹面对凸面的运动(引自:NeumannDA.KinesiologyoftheMusculoskeletalSystem-FoundationsforRehabilitation.2nded.:9.) (4)挤压( (5)牵引和分离(distraction):当外力作用于骨长轴使关节远端移位时,称为长轴牵引。当外力使构成关节两骨表面呈直角相互分开时,称为关节分离(图1-6)。长轴牵引和分离的*大区别是长轴牵引时两骨的关节面可以不分开;但分离时两骨的关节面必须分开。此手法可减轻或消除疼痛。 第二节SOAP评定的原则 康复医务人员在实施关节松动术之前,必须通过恰当及全面系统的评定才能对患者肌肉骨骼系统的功能障碍作出完整的评估。检查评估是为了评定患者功能障碍的状况,也是监测患者关节松动术治*的效果。 在物理治*中,康复医务人员掌握康复治*专业知识和临床康复技能是至关重要的。其中,如何提高康复医务人员的临床思维能力及分析、判断和解决临床康复问题的能力,也是国内康复医务人员共同关心的问题。 目前国内外公认的评估记录方法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医学记录方法,即SOAP评估记录。研究证实:SOAP评估记录方法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且简单实用。SOAP包含4个方面:主观资料(subjective,S)、客观资料(objective,O)、评估(assessment,A)和计划(plan,P)。SOAP评估记录法可有效地帮助检查者解决问题,也用于培养康复医务人员的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分析、判断和解决临床康复问题的能力,同时SOAP评估记录法的理念在物理治*实践中也发挥重要的作用。本章节简单地介绍SOAP组成部分。 图1-6盂肱关节的挤压和分离(引自:NeumannDA.KinesiologyoftheMuscu-loskeletalSystem-FoundationsforRehabilitation.2nded.:.) 一、主观资料 主观资料(subjective,S)主要是患者提供的资料,包括患者主诉,一般情况(如年龄、职业等)、疾病发生发展情况、当前症状、个人病史、家族病史等。主观资料的获得主要通过临床问诊,临床问诊实质是资料的搜集、思考、质疑并整合患者提供的相关信息以得出康复评估和治*方案的临床推理过程。临床推理不仅仅是康复治*学科需要理解的概念,更是康复医师和治*师需要学习的临床技能。康复医务人员在评估时,需明确以下问题:患者的年龄、性别、从事的职业、什么部位出现症状、如何损伤的、症状程度及持续时间、哪些姿势或动作会加重或减轻症状、是否影响生活自理能力、是否影响睡眠等。 举例一:患者的年龄。许多疾病是与年龄呈相关性的。例如,不同年龄导致腰痛疾病的种类不同:①小儿和青少年导致腰痛常见疾病为先天性畸形、脊柱侧弯等。②中青年导致腰痛常见疾病为腰肌劳损、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症(图1-7)等。③老年导致腰痛常见疾病为腰椎骨性关节炎、腰椎管狭窄症、骨质疏松等。 举例二:患者的职业。不同职业导致疾病的种类不同。例如,不同职业与膝关节疼痛的关系:①跑步运动员导致膝关节疼痛常见疾病为“跑步膝”(即髌骨软骨损伤)。②篮球运动员导致膝关节疼痛常见疾病为“篮球膝”(即髌腱末端病)。 图1-7椎间盘突出A.椎间盘突出矢状面;B.椎间盘突出水平面(引自:NeumannDA.KinesiologyoftheMusculoskeletalSystem-FoundationsforRehabilitation.2nded.:.) 二、客观资料 客观资料(objective,O)是指康复医务人员在康复评估过程中所观察的信息,即主要是通过视诊发现患者的功能障碍与所观察信息的相关性。检查者在观察患者姿势时,尽量明确以下问题:从前面看,鼻、胸骨剑突和肚脐是否在一条直线上;从侧面看,颞骨外缘、肩峰、髂嵴、膝关节和外踝稍前方是否在一条直线上,骨盆是否处于中立位置,即骨盆前倾角大约30°(图1-8);肢体是否存在畸形;肢体位置是否对等和平衡(图1-9);是否存在红、肿、热;患者对功能障碍的态度;患者是否愿意活动;患者活动时的表情等。 举例一:肢体是否处于中立位:如从侧面观察腰椎,腰椎呈现前凸,骨盆倾斜角增大,可能存在的肌肉失衡为腰部伸展肌群和屈髋肌群变紧张,腹部肌群与伸髋肌群变松弛。 举例二:肢体位置是否对等和平衡:如从后面观察肩胛骨,两侧肩胛骨下角距离脊柱的距离不等长,一侧肩胛骨下角向外旋并远离脊柱中线,可能存在的肌肉失衡为斜方肌下部纤维、菱形肌较对侧薄弱(图1-10)。
基础临床按摩疗法:解剖学与治疗学的结合(第3版)+解剖列车(第3版)全国治疗白癜风最好专科医院北京中医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okm.com/wacs/8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