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先养元,元气足,病自除附五十种常见
在不吃饭的情况下能活20天;不喝水能活7天;不睡觉最多支持5天;而在没有空气的情况下最多只能存活3分钟。所以,“气”对人体是多么重要!
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有“升降出入”四种形式。由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如动物的“生长壮老已”,植物的“生长化收藏”。
气是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使之得以交感相应。如:“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天地之精气化生为人。庄子说:“通天下一气耳”,全天下就是一个气。
中医学所说的元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的生成源自先天与后天。禀受于父母的精气,称为“先天之气”。肺吸入自然的清气,与脾胃运化水榖产生的水榖之气,合称为“后天之气”。元气命门、三焦和十二经脉到达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发挥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推动脏腑气化的作用。早在《内经》就指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为元气与正气的关系极为密切,“正气之蓄,即为元气”,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讲,元气的盛衰决定着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正气强盛,血气充盈,则人体内脏功能正常,外邪无从侵入,疾病也就无从发生。
各代医家总结元气有推动、温煦、蒸腾、滋养、固摄等功能。元气是人生命的源泉,元气通过三焦和经络充养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是五脏六腑功能的动力,也是人体新陈代谢以及各种生理活动,特别是心脏搏动和血液循环的动力。元气旺盛则健康,元气不足或者损耗则生病,元气耗尽则生命终结,人在临终前咽的最后一口气不是空气,也不是氧气,而是元气,否则持续人工吸氧就会延续生命,但是实践中我们做不到,元气没有了,生命也就真正的结束了。人的血液为什么会流动,都知道是因为心脏的搏动,心脏为什么会搏动,是依靠窦房结的电脉冲,即所谓心脏的自律性。而窦房结如果是个动力装置的话,那么原始动力又是什么?现代西医是无法回答的,中医完全可以回答,血液循环动力的源泉是生生不息的元气。有些病例在脑死亡以后心脏还在跳动,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元气的存在,其实这就是元气它没有耗尽的证据。
那么,元气如此重要,究竟如何补养呢?
元气补养方法:
元气是父母先天给予的,乃不可再生资源,极其珍贵。补养元气的前提是减少元气的消耗,然后再通过穴位按摩的方式尽量进行保养。大多数人往往缺乏养生的意识,在繁忙工作学习中导致了一些不良生活习惯。改善生活起居,调理内在身体平衡。五脏皆有元气,过度使用就会伤元气,用完再补,就不如减少消耗对身体有益。补养元气的方法有:
一,减少元气消耗:
1.保证睡眠充足,子时前入睡(11点前入睡)。次日1时处于熟睡状态最能帮助肝脏恢复元气。
2.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麻辣香锅、水煮鱼这些口感刺激的食物。还有含有咖啡因的饮料,也会消耗元气。
3.不吃寒食。寒凉的食物会调动胃的元阳之气去温化寒性的食物,从而导致胃寒,元阳被消耗。
4.减少过度用电脑。肝开窍于目,一整天对电脑屏幕则消耗肝的元气。
5.避免大音量噪声。肾开窍于耳,耳朵长时间受虐于大音量环境中则很容易消耗内在元气。
6.保持情绪的平和。怒则气上、哀则气消、乐则气乱、欲则气丧。
二,按摩穴位保养元气:
测量人体穴位用手指丈量,一寸:大拇指指关节宽度;一寸半:食指、中指合并在一起的指节宽度;二寸:食指、中指、无名指合并在一起的指节宽度;三寸: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合并在一起的指节宽度。
1.内关穴:
内关是三大长寿保健穴之一,掌腕横纹向下二寸,每天揉一揉内关穴可以养心脏,调睡眠,增长免疫力。当你元气不足,浮躁,睡不着觉时按摩此穴位会有所缓解。
2.关元穴:
关元是一个关住元气,使气不外泄的穴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三寸。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的地方。此穴位处柔软温暖说明身体健康,太凉则说明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低于30度则是癌症体质的潜在预警,太硬则说明有妇科问题需要加强注意调养了。每天睡前把手搓热揉一揉关元穴捂着入睡,可以很好的保养元气。
3.太溪穴:
太溪穴为足少阴肾经原穴,位于足内侧,内踝骨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肾藏元气,每天揉一揉太溪穴可滋阴补肾。
三,艾灸穴位保养元气:
1.30岁前灸“肺俞”保元气
年轻人户外活动较多,出汗后常常不注意保暖,又喜食冷饮,所以很容易感冒。固护肺气对青少年具有重要的保健意义。肺俞穴是肺脏之气出于背部之所,还是主宰全身在表之卫气,固护人体之正气不受邪气侵犯。
施灸频率不拘时灸,即感到身体不适或即将感冒时,或进食冷饮后施;随年壮灸,小儿可灸5分钟左右,青年灸15分钟左右。此外,转季灸,即每月灸两次,分别在转节气的前1-2天施灸。
2.30至50岁灸“足三里”养元气
步入中年,生活稳定,应酬繁多,思虑过度,运动不足,最伤脾胃。因脾胃损伤,不能充分运化水谷精微,水湿聚于中焦,大腹便便就出现了。灸“足三里”能调整消化系统使之功能旺盛,吸收营养增加能源,对全身各系统都有强壮作用。
艾灸方法同肺俞穴,频率可不拘时灸。“三里”是指理上、理中、理下。胃处在肚腹的上部,胃胀、胃脘疼痛的时候就要“理上”,按足三里的时候要同时往上方使劲;腹部正中出现不适,就需要“理中”,只用往内按就行了;小腹在肚腹的下部,小腹上的病痛,得在按住足三里的同时往下方使劲,这叫“理下”。
3.50岁后灸“关元”固元气
步入老年,肾气渐疲,元气渐亏,会出现腰膝酸痛、夜尿频多、健忘失眠、不耐疲劳、视力减退、听力衰减、脱发白发等症。《医经理解》记载:“关元,在脐下三寸,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人生之关要,真元之所存也。”该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艾灸方法同肺俞穴,最佳频率为一日一次,亦可不拘时灸。
五十种常见问题的按摩手法1、头冷痛,天热也得戴帽子,患者头部特别怕冷,一年四季都要戴帽子。病因为虚症,炙百会穴上星穴。 2、头冷痛,前额痛,受寒时疼痛加重,头部畏风怕冷,常要戴帽子,天冷鼻塞呼吸不利,可分辩气味,天热时症状消失,病因为气虚血瘀,炙百会穴,上星穴,拨揉风府风池穴。 3、头目昏沉,精神不振,全身无力,病因为心理压力过大,休息不到位,点揉后溪穴3分钟,后溪为督脉之会穴,上通头部可使人精神振作。 4、偏头痛,为少阳胆经循环不良,取小腿外侧,阳陵泉穴至光明穴,刮痧法或拨法,(泻法) 5、酒后头痛,点搡率谷穴,卢息穴,百会穴,拨揉后头斜方肌起止点心,浅拿肩井穴。 6、视物不清,好象被云雾庶住,病因为肝虚引起的症状,点揉太冲穴次。 7、声音嘶哑,病因为感冒咳嗽起因咽痛,捉拿法,强刺激大椎穴定喘穴,天突穴用捏揉法。手三里用擦法。 8、落枕,手部落枕穴,人中穴风府穴强刺激。 9、背痛,直取大椎穴旁开5分处,后溪穴,外关穴强刺激。病因为寒凝后背。 10、急性腰扭伤,直取承山穴双侧上臂扭伤穴,太冲穴强刺激.活动腰部。 11、腰痛环腰一周,带脉痛,直取胆经足临泣穴,外关穴强刺激活动腰部。 12、腰胀,眼胀,口苦,不想饮食,睡眠不好,病为带脉病,合并肝胆症状,直取足临泣穴强刺激。 13肾虚性腰痛,腰俞穴配太溪穴,一手上一手下,共同点揉。 14、岔气,直取肝经的太冲穴,患者张口,强刺激呼出声来。 15、臀部疼痛,直取脾经的五俞穴,病因为脾经所主之症。 16小腿胀痛,直取合谷穴,病因为六腑之症,寒瘀大肠。 17、双腿无力,腿足发麻,无力,不能正常行走,取三阴交穴后1寸(奇穴) 18、大腿股四头肌麻木,炙太渊穴,病因为肺所主之症。配放血法。 19小腿转筋,取膀胱经委中穴,承山穴,刮痧法,病因为寒瘀腓肠肌疗 20、足根痛,走路足根不能着地,病因为生殖系统寒症,内外踝关节下面揉法拍法。 21、感冒初期,流鼻涕,全头刮痧,点揉合谷穴,风府风池穴。 22、腹泻,病因为受寒引起腹泻,大便如水,一天几次,体温正常,隔盐炙,神阙穴,神效。 23、腹泻,食物中毒,足部反射疗法。肾、肾上腺、腹腔神经丛脾胃,结肠,肝胆反射区,加补糖水盐水。 24、夜尿多,肾虚,刮捏手小指,炙或点揉夜尿点。(小指末节中间) 25、痛经,点揉昆仑穴,太溪穴,拨揉踝后大筋,病因寒瘀肝脾任冲脉。 26、手指麻木,病为风寒瘀阻手指经络,炙少商穴外关穴。 27、手腕以下至手指稍麻木,病因为风寒如表络,炙太渊穴,全肘以下至指稍刮痧。 28、肩周炎,手臂不能上抬,取条口穴,承山穴,强刺激,病因为寒入阳跷脉。 29、肩周炎,人老体衰,筋脉失养,致使肩关节运动障碍,刮痧活血肩周,点揉强刺激天宗穴3分钟。 30、打隔,因暴饮暴食造成隔肌惊挛,取足反射区脑垂体,胃食道,胸膈反射区。 31、打隔,病因为交感神经兴奋,造成食道收缩性反应,点揉足大趾腹中间脑垂体反应区,强刺激。 32、肝瘀气滞,症状胸肋胀,食不下,取脾经络穴大包穴,胃经的不容穴期门穴,章门穴拿揉手法,消食化气。 33、胃痛,直取胃经的冲阳穴,历兑穴,强刺激,足部胃反射区腹腔神经丛用补法。 34、肠鸣腹胀,炙内踝下照海穴,配足部反射区腹腔神经丛,脾肾、肝、胆、结肠反射区。 35、胸痛,呼气吸气都痛,病因为生气所发,气会膻中,患者腹卧强口拨揉法强刺激承山穴至昆仑至太溪穴,患者痛时喊出声音来。 36、少儿突发性腹胀、腹痛,病因为脾胃不合,拇指指甲旁1分处放血一滴。(少商穴相对,指甲外侧) 37、小儿发热,足部反射区疗法,肾上腺,腹腔神经丛,结肠区揉法,全足搓捏,以双足双手出汗为度。多喝温开水. 38、大便困难,病因为长期用泻药,致使直肠神经丛麻痹,啄法使腰骶部发热,点揉承山穴,支沟穴,足部直肠,结肠反射区及腹腔神经丛脑垂体反射区。 39、便秘,点揉腕后心经神门穴至有便意,然后再排便,可减少心脑血管意外,病因为心肾不交,致使肾的司主二阴功能减弱。 40、便秘,病因为老年阴液亏损,体液从表皮肤散失过多,肺所主功能失调,大肠与肺表里不合,刮痧疗法,重点刮手食指双侧,配肺经大肠经五输穴。 41、旅途便意,点压手掌中心,胃肠肾反射区。 42、晕车,强刺激点揉风池穴特效。43、鼻出血,双手中指相钩加压5秒钟,儿童多见。 44、眼干,症状眼干无泪,强刺激攒竹穴,睛明穴,迎香穴风府穴,流泪为止。 45、气闭耳聋,病因感冒引起,取扑参穴,强刺激,特效。 46、隆闭,症状为小便点滴不畅或不通,取足反射区下腹部,腹腔神经丛,肾及肾上腺,加强前列腺,生殖腺反射区。 47、老年前列腺病,脐下中极穴,会阴穴,常按摩有特效。 48、突发性疝气,强刺激足反射区腹股沟3分钟,太冲穴1分钟。49、心脑循环不好,子午流注调理方法,中午11点至1点时点揉通里穴,神门穴,晚7点至9点揉曲泽穴,郗门穴,内关穴,大陵穴,拿揉腋窝淋巴。 50、防中风,全头刮痧保健,重点刮百会、太阳、风府、风池穴加刮手腕至指稍,足踝至趾稍,每天保健15分钟。
山东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合肥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mookm.com/wacs/4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