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最重要的74个穴位讲解,老中医几十年

导读:耿恩广老师是针灸名家杨甲三先生的高徒,他以口述讲课的形式,在全身余穴中选讲了74穴,介绍了这些穴位的功效主治及具体操作方法,是他几十年临床积累下来的精华。小编把这本口袋书的精华都摘出来了,收藏吧~

1尺泽

1.急性胃肠炎:在尺泽附近的静脉放血。方法:暴露肘窝静脉,用碘酒消毒,再用酒精脱碘后,令患者掌心向上握拳,医者用掌由患者腕部向肘推3~5次,最后一次手要停在距静脉三横指处。捏紧前臂,使静脉怒张,另一手持三棱针对准静脉,缓慢刺入,以穿透管壁为限,再缓慢出针、血即流出,腹痛、恶心立止,操作完毕,患者屈肘止血。

2.膝关节病:直刺,有适当针感时,边捻针边叫患者活动膝关节;也可针完起针后叫患者活动膝关节。

2孔最

1.外感时可发汗(用远红外线照射该穴7~8分钟),或针刺捻转使周身微热。

2.鼻衄:直刺0.3~0.5寸,针感酸胀至鼻衄止。

3列缺

1.阴茎、睾丸、尿道病:弹拨或用针斜刺,使针感向肘方向传导。

2.慢性咽炎:配照海穴(针列缺时,针斜向肘,使局部酸胀,针照海要直刺0.3~0.5寸,使局部酸胀、每隔5分钟捻针1次)

4太渊

1.膈肌痉挛(呃逆):避开动脉直刺0.3~0.5寸,使局部酸胀。

2.脉管堵塞:针法同上。

5鱼际

1.支气管哮喘:用1寸针向掌心方向刺入0.3~0.5寸,使局部酸胀,哮喘会迅速平复,肺部哮鸣音消失,体表压痛消失。

2.岔气:针法同上。

6少商

1.咽喉肿痛:三棱针点刺放血。方法:消毒穴位,医者用拇指由患者的大鱼际向指端推3~5次,最后一次停在指关节处,捏紧拇指,另一手持三棱针对准穴位快速刺入,针孔要大,挤出血10~15滴,使血由暗红变淡为宜。

2.外感身疼无汗:用0.5寸针刺该穴,捻转使局部刺痛。

3.中风急救:配商阳、中冲、关冲、少冲、少泽,双手均刺,强刺激,或点刺放血。

7合谷

1.冷嗽:受寒后咳嗽日久不愈,胸闷憋气,咽喉不爽,针之用补法:即得气后拇指向前用力,操作5分钟,可迅速理气宽胸。

配穴:三阴交用泻法,效佳。

2.牙痛:强刺激止痛好。

3.止汗,发汗:配复溜,汗多可止,无汗可发,合谷、复溜双侧均针,以出现针感为度。

8手三里

消除针刺不当引起的后遗感。

方法:弹拨,如弹拨患者右侧之手三里时,医者与患者对面而立,用右手握住患者右手,使肘屈成90°,用左手的拇指弹拨患者右侧手三里穴处的肱桡肌,同时让患者活动不适之处,当即缓解或消失。

9曲池

1.降血压(1、2期效果较好):直刺,得气后提插捻转数次,患者当即头脑清爽出针。

2.上肢要穴,可治半身不遂,肩周炎:直刺,得气后提插捻转、留针30分钟,每过5分钟行针1次;或针曲池穴得气后起针,叫患者活动。

3.丘疹及面部痤疮:直刺得气后留针30分钟,5分钟行针1次,常配合谷,血海、三阴交,效更佳。

9内迎香

治红眼病。取穴:在鼻孔内上方的鼻中隔处。针法:清洁鼻孔,用三棱针由鼻孔的外下方向内上方刺入,有阻力时即出针,血即流出。

11四白

治近视眼:用1.5寸针先直刺入皮下,再将针身放平,沿皮向内眼角方向刺,有酸胀感时加大捻转力度,使眼流泪时出针。

12地仓

1.夜眠流口水:向颊车方向斜刺,得气后出针。

2.面瘫:向颊车方向用2寸针平刺,使局部酸胀。

13颊车

治面瘫:向地仓方向平刺,使面部酸胀。

14天枢

胃肠病主要穴:直刺,使酸胀感向下放散,留针30分钟,5分钟行针1次。

15水道

左侧水道穴治便秘:直刺使针下酸胀,留针30分钟,或强刺后出针。

16梁丘

治急性胃疼。急性胃疼时,此处多敏感,有压痛,针之胃疼可止。针感:局部酸胀。

17足三里

1.胃痛和泄泻:直刺以得气后强刺激,让患者深呼吸。

2.膝关节痛:直刺1~1.5寸,使电麻感至足。

3.鼻孔干燥:艾条灸20~30分钟。

4.贫血:直刺,得气后强刺激出针。

18条口

治肩周炎。患者此处常有敏感压痛,用2寸针直刺,得气后边捻转边叫患者活动肩部。

19陷谷

治上眼肌无力,睁眼困难。直刺0.3~0.5寸,出现针感后捻转,眼肌即可增强。

20隐白

治功能性子宫性出血。用1寸针向上斜刺,使出现刺痛感,留针20~30分钟

21公孙

常配内关穴治疗胃脘堵闷,不思饮食,急性胃疼及脐周病。方法:先针左内关得气后捻针使针感向上传至胸至胃,再针右公孙,得气后捻针使针感上传至胃,然后内关,公孙同时捻转后出针。

22三阴交

1.胁下痛:直刺1.2寸,使局部酸胀,胁下痛可止。

2.痛经:在三阴交穴或以下有敏感压痛点,即针此痛点,提插捻转,腹痛缓解。留针30分钟,5分钟捻针1次。

3.两足感觉迟顿:向后斜刺1.3寸左右,使电麻感至足。

4.阳痿:直针刺人,得气后留针30分钟,5分钟捻转1次。

5.舌硬、活动不灵活:直刺得气后,令患者活动舌体。

6.带下病:直刺得气后留针30分钟。

23地机

治急性胃肠炎。患者此穴有敏感压痛。直刺,得气后强刺激,留针30分钟,5分钟捻转1次。

24极泉

治胸闷,气短,心悸,悲愁不乐,半身不遂之手握不开。方法:弹拨,使电麻感至手,边弹拨边叫患者深呼吸。

25神门

镇静安神,治失眠。直刺0.3~0.5寸,使局部酸胀,留针30分钟。

26少府

治阴道瘙痒:直刺约0.3寸,得气后强刺激出针。

27后溪

1.对侧肩背,腰骶疼(因受寒引起的疗效更好)。方法:患者微握拳,暴露穴位,用1.5寸针直刺得气后拇指向前用力、努针,使周身发热,出针,活动肢体。

2.半身不遂之手握不开,针入后强刺激,大多患者手即伸开,或变软。

3.仰卧时手、足不自觉乱动:直刺强刺激,不留针。

4.落枕:直刺入后,边捻针边叫患者活动颈部。

28养老

治急性腰扭伤。针刺方向朝肘,边提插捻转边叫患者活动腰部。

29天宗

治急性乳腺炎。可针可灸,亦可点刺放血后拔罐。

30睛明

治各种眼病(目赤肿病,胬肉攀睛,迎风流泪,内眼角痒痛,夜盲,色盲,近视,远视);眼底病宜深刺(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视网膜炎)。

针法:将眼球向外侧推,暴露穴位,直针快人,不提插,宜快速捻转,针感使整个眼球发胀,如进针过程中,出现了刺痛,这是刺到了血管壁,不宜再进,应改换方向,起针时用棉球按压针孔数分钟。注意:针时患者不得转动眼球。

31攒竹

1.呃逆:指压由轻到重,至呃逆停止。

2.眉棱骨痛:先用1.5寸针直刺入皮下,将针放倒,向眉梢方向平刺1.3寸,用手压住针体,大幅度强刺激至疼痛缓解起针。

32通天

治鼻塞不通,鼻息肉。此处常有敏感压痛,用3寸28号针斜向前额方向,刺入2.5寸,强刺激,大多数鼻塞可通,留针30~50分钟,每隔5分钟捻针1次,巩固疗效。

33玉枕

治脚癣,脚烂足背肿起。用1寸针向下刺,得气后通脉冲电30~40分钟。

34大杼

1.颈椎病:直刺0.3~0.5寸,得气后,拇指向前用力努针,保持针感,活动颈部。

2.膝关节痛,骨痛:针法同上。

35肺俞

1.面部痤疮:点刺放血后,拔罐20分钟。

2.肺炎:肺炎病人此穴下常有圆形结节、压痛。

36厥阴俞

治牙痛。常规针刺无效时,有时会在厥阴俞附近出现敏感压痛,针之牙痛可止。

37膈俞

治急性胃痛。按摩推法:患者俯卧,医者用大小鱼际由患者的膈俞穴往下推,边推边按压,往返数次,至胃痛止。

38肾俞

治腿痛、腿沉不能盘。直刺1~1.2寸,使局部酸胀。

39大肠俞

治荨麻疹。用2寸针直刺1.5~1.8寸,提插捻转使局部酸胀后,留针30~40分钟。

40小肠俞

治膝关节痛。用3寸毫针直刺2~2.3寸,得气后提插捻转,并叫患者屈小腿数次后起针。

41委中

1.腰痛:慢性腰痛,针宜直刺到胫神经,使电麻感至脚;急性腰痛,委中穴点刺放血后拔火罐。

2.面部痤疮:委中点刺放血后拔火罐20分钟。

42秩边

1.小腹及胃部胀气,前阴痛,后阴痛,阳痿,二便闭,月经至期不下,二便失禁,泌尿系感染。

方法:(1)治小腹及胃部胀气时针尖宜朝向小腹,至小腹发胀时,用拇指向前捻针,使肌纤维缠住针体,用力抖动针体,使腹胀缓解或消失。(2)治前阴病变时,针尖宜向前阴方向刺入,使前阴有抽紧感;治后阴痛时针尖宜向肛门方向刺入,使肛门有抽紧感。

2.下肢疾患:宜用长针直刺,使电麻感至足。

43下承山

治坐骨神经痛,腰不能下弯。取穴:在承山穴下约三横指处。针法:用1寸针,刺入皮下即用雀啄术,边捣针边使患腿高抬;或边捣针边让患者弯腰。

44束骨

治肩胛内缘痛,肛门手术后疼痛,周身肿胀。针法:用1寸针垂直刺入0.8寸,捻转使局部酸胀。

45至阴

1.前额痛连及眼痛:用1寸针向上斜刺0.3寸,捻转强刺激。

2.矫正胎位:用灸法,7个月的孕妇疗效更好。每次灸20~30分钟,灸完后,膝胸位10分钟。

46涌泉

1.头顶痛:患者俯卧,用1寸针直刺入0.3~0.4寸,得气后捻针,强刺激。

2.呕吐:男用左涌泉,女用右涌泉,针法同上。

47太溪

治近视眼。1寸针直刺,使电麻感传至足心。

48照海

1.利小便,用于小便不通:直刺0.3~0.5寸,得气后捻转强刺激。

2.便秘:配支沟穴,针法:照海穴直刺0.4寸捻转使局部酸胀,支沟穴直刺0.8寸,捻转使局部酸胀,留针30分钟,每隔5分钟捻针1次。

49复溜

可止汗,配合谷穴治疗(见合谷条)。

50内关

1.急性胃疼:直刺使有酸胀感,并让患者深呼吸。

2.哮喘:针法同上。

3.心痛心悸,心律不齐:针法直刺,使穴下有酸胀感。

4.因情志变化引起的疼痛。针法:直刺0.3寸,深呼吸。

51关冲

治口苦舌干,三棱针点刺出血数滴。

52中渚

1.耳鸣:直刺0.3寸,捻转,留针20分钟。

2.脊间心后痛(两肩胛骨内缘区域):直刺0.4寸,边捻针边令患者活动肩胛骨。

53四渎

偏头痛。此类病人四渎穴常有压敏反应,针之止痛。

54翳风

1.牙痛:1寸针直刺0.8寸,得气后留针30分钟,5分钟行针1次。

2.面瘫:针同上。

55角孙

治腮腺炎。用火柴点着后,吹灭火,迅即对准穴位点压,迅即离开,如此操作3~5次,使皮肤有轻微烫伤(此法为一种替代灸法)。

56阳白

治周围性面瘫之闭眼困难。用1.5寸针由阳白穴向下平刺至眉棱骨,然后边提插捻转,边令患者闭眼,眼即能闭合。

57风池

1.偏头痛:针尖向对侧鼻尖直刺,得气后拇指向前上方捻针努气,使针感传至头侧。

2.治鼻疾(鼻塞不通,不闻香臭),眼疾(迎风流泪,目赤肿痛,目视不明),耳疾(耳聋,耳鸣,耳塞重听)。针法:鼻疾、眼疾针尖宜向对侧眼球刺,得气后拇指向前用力,捻针闭气使针感达病所;治耳疾时针尖宜向同侧眼睛方向针刺,拇指向前上捻针闭气,使针感传至眼。

3.上肢疾患(半身不遂,肩痛):针尖向对侧眼球刺,有局部酸胀感。

4.高血压:配肩井,由风池向对侧眼球方向刺,使局部酸胀,拇指向后上方捻动针柄,一捻一放;针肩井时针尖宜向外平刺,使肩部酸胀。

5.吞咽困难:针尖宜向咽喉部方向刺人,使局部酸胀。

58肩井

治乳痛(乳腺炎)、面瘫。针尖宜向后下方斜刺,注意切勿直刺过深,以防意外。

59居髎

治腰痛引起的翻身困难。患者侧卧屈腿,暴露居髎穴,用3寸针向膝方向斜刺,使局部酸胀。

60环跳

治下肢痛患。侧卧,屈上腿,伸下腿,暴露穴位,垂直皮肤进针,使电麻感至足。

61风市

治耳暴聋,慢性耳聋。耳聋患者在风市穴上下常有敏感压痛,针时若针感沿胆经上传至耳则效佳。

62阳陵泉

1.肩周炎:直刺1.3寸,使针感下传至足。

2.膝关节痛、下肢不遂:针法同上。

63悬钟

治落枕。边捻针边叫患者活动颈部。

64丘墟

治胸痛。用1.5寸针向照海方向透刺,缓慢进针,捻转不提插。

65太冲

治足重、步行困难。1寸针直刺0.6寸,使局部酸胀。

66蠡沟

治阴道痒。针尖向上平刺、捻转,即可止痒。

67关元

1.大补元气:每日针灸30~40分钟。

2.阳痿,手足不利:均用艾条每日灸30~40分钟。

68中极

治坐骨神经痛,痛经。用1.5寸针直刺,使局部酸胀,或向龟头传导,或向阴部传导。

69至阳、灵台

治胃溃疡,急性胃痛。此二穴常有敏感压痛,先压穴位片刻,问患者胃痛是否减轻,如已减轻,再针刺,使局部酸胀,胃痛可止,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

70大椎

1.外感高烧:先针使局部酸胀,再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拔罐20分钟。

2.老年初期白内障:放血拔罐。

3.畏寒症:艾条温灸每日30~40分钟。

4.癫痫:强刺激,或埋针。

71哑门

1.聋哑:患者正坐伏俯,医者站于身后,找准穴位,用1.5寸针,针尖向口方向刺入,当刺到1.2寸左右时,针下会产生弹性阻力,此时精神更要集中,当针下空时,患者即有电麻感传至手或足,迅即出针。

2.醒神清脑:精神受刺激引起的语言障碍,神志不清,痿软乏力,针法同上。

72素髎

1.小儿尿床:常规治法不效者针此穴,用1寸针,针尖向鼻中隔方向斜刺,使有酸胀感,流眼泪。

2.足跟痛、青光眼:针法同上。

73水沟

用于急救(突然昏倒,神志不淸)。用1寸针,捏起患者上唇、针尖向鼻中隔方向刺入,强刺激。

74龈交

治急性腰痛,痔疾(肛裂疼痛,便血,内外痔)。捏起患者上唇,暴露穴位,治腰疼时用三棱针挑刺;治痔疾便血可用1.5寸针斜刺,使上唇有酸胀感。

关于举办“全国微创穴位埋线(疼痛、减肥、美容专题)技术研修班”的通知

各级有关医疗机构及从业医师:

为了满足广大医务人员及针灸从业人员的要求,更好地推动和发展中医针灸的诊疗技术,加强全国各地区中医针灸医疗单位及其从业医师的交流与合作,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部主办,医院、医院承办,特面向全国推广举办“全国微创穴位埋线(疼痛、减肥、美容专题)技术研修班”将定于年1月7日-1月9日湖南中医药大学举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1、微创穴位埋线技术原理、操作方法及针对临床常见病症的治疗原则、辨证分型和处方配穴;

2、穴位埋线疗法在肥胖病、美容方面的诊断及治疗(痤疮、黄褐斑、除皱);

3、穴位埋线对常见疼痛病的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原理和治疗方法;

4、穴位埋线在内科病中的应用(呼吸系统疾患: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消化系统疾患:胃炎、胃溃疡;治疗高血压、脑血栓后遗症、失眠、干眼症、便秘、癫痫、振颤麻痹等);

5、穴位埋线调理与治疗妇科病、更年期综合症、亚健康及保健养生等方面的应用;

6、穴位埋线常用穴位的定位,埋线特点,注意事项;

7、穴位埋线治疗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精神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等;

8、穴位埋线疗法临床应用、指导、现场操作演示(发放埋线针具,学员亲手操作)。

二、

1、突出新技术!在原课程(美容、疼痛、减肥)班的基础上,突出了新科技、新进展的教学,所有新技术,均倾囊相授。

2、全国唯一将埋线医疗、埋线美容、穴位注射技术融为“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学员只参加一个学习班,就可以学到三种实用技术。

3、本班为精英教学模式,人数控制在30人左右,确保让每个学员都可以学会,专家和学员同台操作,“手把手”互动教学,直到学会为止,结业后即可独立开展工作。

三、

马立昌教授:主任中医师,教授,中华传统医学会埋线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长效针灸疗法项目主任,中民协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首席专家,河北省老科协埋线医学分会会长,北京华夏岐伯中医科学研究院顾问,河北省石家庄埋线医学培训学校校长,医院客座教授!

年,参编《埋线针疗学》任副主编,年主编《微创穴位埋线疗法》,编辑出版《微创埋线疗法》教学光盘1-6集,《人体背部望诊治疗图说明书》一套,年编辑出版《微创埋线实用技术》,年编辑出版《埋线美容塑形实用技术》。

四、培训对象:

凡从事骨科、疼痛科、针灸推拿科、针刀、软伤科、麻醉科、康复理疗科、医院、门诊、诊所的临床医生均可参加。

五、证书:

1.学员结业后颁发结业证,并由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授予国家Ⅰ类医学继续教育学分证书(10分);

2.请带2寸彩照4张,身份证复印件及职称证、学历证、执业医师证复印件(办理结业证、学分证明、上网认证用)。

六、培训事项:

培训时间:年1月7日—1月9日(1月6日报到)。

培训地点:湖南中医药大学

培训费用:人民币0元(包括:授课费、资料费、见习费、合影费、结业证书费)

提前报名并预付报名费者培训费优惠元,即总费用元.(报名费包含在里面)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也可自行安排。

报名方式及联系方式:王老师(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白癜风怎么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okm.com/wacs/452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